尾声
最后,我再重复一次,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 Android 开发人员,请集中精力,对基础和重要的事情做深度研究。
对于很多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而言,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不成体系的学习效果低效漫长且无助。 整理的这些架构技术希望对Android开发的朋友们有所参考以及少走弯路,本文的重点是你有没有收获与成长,其余的都不重要,希望读者们能谨记这一点。
最后想要拿高薪实现技术提升薪水得到质的飞跃。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有人可以带着你一起分析,这样学习起来最为高效,所以为了大家能够顺利进阶中高级、架构师,我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高手学习的源码和框架视频等精品Android架构师教程,保证你学了以后保证薪资上升一个台阶。
当你有了学习线路,学习哪些内容,也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了,理论看多了总要实践的。
进阶学习视频
附上:我们之前因为秋招收集的二十套一二线互联网公司Android面试真题 (含BAT、小米、华为、美团、滴滴)和我自己整理Android复习笔记(包含Android基础知识点、Android扩展知识点、Android源码解析、设计模式汇总、Gradle知识点、常见算法题汇总。)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对应用开发者而言,HarmonyOS 采用了多种分布式技术,使得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与不同终端设备的形态差异无关,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本。这能够让开发者聚焦上层业务逻辑,更加便捷、高效地开发应用。
近几年多端统一开发非常火。对于开发者而言,优秀的多端统一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适配的工作成本。以前端技术栈为基础的框架有腾讯 Hippy,滴滴 Chameleon,京东 Taro,阿里 Weex,脸书的 RN 及基于 RN 优化的携程 CRN,美团 MRN 等;以原生技术栈为基础的 Flutter 另辟蹊径,以 Native 侧性能优势小跑领先并在 web/desktop 方面逐步追赶。而 HarmonyOS 也支持开发者使用一端代码适配多端程序,相比传统基于 Java/Kotlin 系统安卓应用,在适配多端设备上将有绝对的优势。
对设备开发者而言,HarmonyOS 采用了组件化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设备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征进行灵活裁剪,满足不同形态的终端设备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
同 Fuchsia 一样,HarmonyOS 也是可根据终端的硬件能力及业务要求动态裁剪系统服务。
技术架构 vs Android
HarmonyOS 整体遵从分层设计,从下向上依次为: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和应用层。
系统功能按照系统 > 子系统 > 功能/模块 逐级展开,在多设备部署场景下,支持根据实际需求裁剪某些非必要的子系统或功能/模块。HarmonyOS 技术架构下所示。
内核层
内核层分为 内核子系统和驱动子系统,其作用在于向上层提供基础内核能力及统一调用入口。
内核子系统,HarmonyOS 采用多内核设计,支持针对不同资源受限设备选用适合的 OS 内核。内核抽象层(KAL,KernelAbstract Layer)通过屏蔽多内核差异,对上层提供基础的内核能力,包括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管理和外设管理等。
驱动子系统,HarmonyOS 驱动框架(HDF)是 HarmonyOS 硬件生态开放的基础,提供统一外设访问能力和驱动开发、管理框架。
系统服务层
系统服务层是 HarmonyOS 的核心能力集合,通过框架层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该层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系统基本能力子系统集:为分布式应用在 HarmonyOS 多设备上的运行、调度、迁移等操作提供了基础能力,由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方舟多语言运行时、公共基础库、多模输入、图形、安全、AI 等子系统组成。其中,方舟运行时提供了 C/C++/JS 多语言运行时和基础的系统类库,也为使用方舟编译器静态化的 Java 程序(即应用程序或框架层中使用 Java 语言开发的部分)提供运行时。
-
基础软件服务子系统集:为 HarmonyOS 提供公共的、通用的软件服务,由事件通知、电话、多媒体、DFX、MSDP & DV 等子系统组成。
-
增强软件服务子系统集:为 HarmonyOS 提供针对不同设备的、差异化的能力增强型软件服务,由智慧屏专有业务、穿戴专有业务、IoT 专有业务等子系统组成。
-
硬件服务子系统集:为 HarmonyOS 提供硬件服务,由位置服务、生物特征识别、穿戴专有硬件服务、IoT 专有硬件服务等子系统组成。
根据不同设备形态的部署环境,基础软件服务子系统集、增强软件服务子系统集、硬件服务子系统集内部可以按子系统粒度裁剪,每个子系统内部又可以按功能粒度裁剪。
框架层
框架层为 HarmonyOS 的应用程序提供了 Java/C/C++/JS 等多语言的用户程序框架和Ability框架,以及各种软硬件服务对外开放的多语言框架 API 。
同时为采用 HarmonyOS 的设备提供了 C/C++/JS 等多语言的框架 API,不同设备支持的 API 与系统的组件化裁剪程度相关。
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系统应用和第三方非系统应用。
HarmonyOS 的应用由一个或多个 FA(Feature Ability)或 PA(Particle Ability)组成。
其中,FA 有 UI 界面,提供与用户交互的能力;而 PA 无 UI 界面,提供后台运行任务的能力以及统一的数据访问抽象。
基于 FA/PA 开发的应用,能够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支持跨设备调度与分发,为用户提供一致、高效的应用体验。
vs Android 架构
HarmonyOS 架构以 4 层结构设计,而 Android 官网最新平台架构中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硬件抽象层独立后其系统为 5 层结构设计。
对齐 Android 架构
-
Harmony 内核层 对齐 Android Linux内核及硬件抽象层,都是基于内核定制提供底层功能及对外硬件接口;
-
Harmony 系统服务层 对齐 Android Runtime及原生 C/C++库,由于 Harmony 面向分布式应用设计,多了处理分布式任务/数据/总线模块及处理多语言运行时方舟模块。其他基础软件服务/硬件服务内容大致和 Android 相同,但 Harmony 面向多端设计,采用的子系统集管理方式来划分服务。
-
Harmony 框架层对齐 Android Java API Framework,这部分是上层开发者最关注的模块。Android 则提供了整个 OS 的功能集,可通过 Java/Kotlin 调用 OS 的功能集 API;Harmony 则提供支持多语言程序框架及Ability框架,可根据不同设备进行 API及系统组建 裁剪(你可理解为阉割)。Ability 就包含了 Harmony 提供的所有功能集。
-
Harmony应用层 与 Android 应用层从应用开发者角度来看基本无差异。
独有的技术特性
Harmony 有三个重要的技术特性:
-
硬件互助 资源共享
-
一次开发 多端部署
-
统一OS 弹性部署
对于产品服务商而言,第一,三特性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现在基于 HarmonyOS 实现多端互联,高效传输。同时可根据设备能力择优运行分布式任务及弹性部署服务功能。
对于产品开发商而言,第二特性无疑最有吸引力。无需为多端适配付出额外成本,做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硬件互助 资源共享
要实现多端互联就需要总线支撑。 Harmony 为多种终端设别提供了分布式软总线,为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统一的分布式通信能力,能够快速发现并连接设备,高效地分发任务和传输数据。
不同设备遵循 Harmony 提供的通讯协议与总线中枢通信,中枢包含了管理中心用于发现/连接/管理多端设备,同时数据与计算中心参与传输数据计算并由决策中心决定策略下发。
对于单一设备而言,实现不同设备资源融合,设备管理,数据处理,需支持分布式设备虚拟化。多设备间通过分布式设备虚拟化能够形成一个超级虚拟终端。
针对不同类型的任务,为用户匹配并选择能力合适的执行硬件,让业务连续地在不同设备间流转,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资源优势。
总结
最后为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Android相关知识点的原理以及面试相关知识,这里放上相关的我搜集整理的Android开发中高级必知必会核心笔记,共计2968页PDF、58w字,囊括Android开发648个知识点,我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2021年虽然路途坎坷,都在说Android要没落,但是,不要慌,做自己的计划,学自己的习,竞争无处不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相信自己,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虽然面试失败了,但我也不会放弃入职字节跳动的决心的!建议大家面试之前都要有充分的准备,顺顺利利的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