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Python最新让你的逼格瞬间提升的十个Python语法!

y = 5

x = -1 if y < 0 else 1

x

1

with - as

with 这个词儿,英文里面不难翻译,但在 Python 语法中怎么翻译,我还真想不出来,大致上是一种上下文管理协议。作为初学者,不用关注 with 的各种方法以及机制如何,只需要了解它的应用场景就可以了。with 语句适合一些事先需要准备,事后需要处理的任务,比如,文件操作,需要先打开文件,操作完成后需要关闭文件。如果不使用with,文件操作通常得这样:

fp = open(r"D:\CSDN\Column\temp\mpmap.py", ‘r’)

try:

contents = fp.readlines()

finally:

fp.close()

如果使用 with - as,那就优雅多了:

with open(r"D:\CSDN\Column\temp\mpmap.py", ‘r’) as fp:

contents = fp.readlines()

列表推导式

在各种稀奇古怪的语法中,列表推导式的使用频率应该时最高的,对于代码的简化效果也非常明显。比如,求列表各元素的平方,通常应该这样写(当然也有其他写法,比如使用map函数):

a = [1, 2, 3, 4, 5]

result = list()

for i in a:

result.append(i*i)

result

[1, 4, 9, 16, 25]

如果使用列表推导式,看起来就舒服多了:

a = [1, 2, 3, 4, 5]

result = [i*i for i in a]

result

[1, 4, 9, 16, 25]

事实上,推导式不仅支持列表,也支持字典、集合、元组等对象。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研究。我有一篇博文《一行 Python 代码能实现什么丧心病狂的功能?》,里面的例子,都是列表推导式实现的。

列表索引的各种骚操作

Python 引入负整数作为数组的索引,这绝对是喜大普奔之举。想想看,在C/C++中,想要数组最后一个元素,得先取得数组长度,减一之后做索引,严重影响了思维的连贯性。Python语言之所以获得成功,我个人觉得,在诸多因素里面,列表操作的便捷性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请看:

#Python学习群 592539176

a = [0, 1, 2, 3, 4, 5]

a[2:4]

[2, 3]

a[3:]

[3, 4, 5]

a[1:]

[1, 2, 3, 4, 5]

a[:]

[0, 1, 2, 3, 4, 5]

a[::2]

[0, 2, 4]

a[1::2]

[1, 3, 5]

a[-1]

5

a[-2]

4

a[1:-1]

[1, 2, 3, 4]

a[::-1]

[5, 4, 3, 2, 1, 0]>>> a = [0, 1, 2, 3, 4, 5]

a[2:4]

[2, 3]

a[3:]

[3, 4, 5]

a[1:]

[1, 2, 3, 4, 5]

a[:]

[0, 1, 2, 3, 4, 5]

a[::2]

[0, 2, 4]

a[1::2]

[1, 3, 5]

a[-1]

5

a[-2]

4

a[1:-1]

[1, 2, 3, 4]

a[::-1]

[5, 4, 3, 2, 1, 0]

如果说,这些你都很熟悉,也经常用,那么接下来这个用法,你一定会感觉很神奇:

a = [0, 1, 2, 3, 4, 5]

b = [‘a’, ‘b’]

a[2:2] = b

a

[0, 1, ‘a’, ‘b’, 2, 3, 4, 5]

a[3:6] = b

a

[0, 1, ‘a’, ‘a’, ‘b’, 4, 5]

lambda函数

lambda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匿名函数(了解js的同学一定很熟悉匿名函数)。匿名函数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就是仅在定义匿名函数的地方使用这个函数,其他地方用不到,所以就不需要给它取个阿猫阿狗之类的名字了。下面是一个求和的匿名函数,输入参数有两个,x和y,函数体就是x+y,省略了return关键字。

lambda x,y: x+y

<function at 0x000001B2DE5BD598>

(lambda x,y: x+y)(3,4) # 因为匿名函数没有名字,使用的时候要用括号把它包起来

匿名函数一般不会单独使用,而是配合其他方法,为其他方法提供内置的算法或判断条件。比如,使用排序函数sorted对多维数组或者字典排序时,就可以指定排序规则。

a = [{‘name’:‘B’, ‘age’:50}, {‘name’:‘A’, ‘age’:30}, {‘name’:‘C’, ‘age’:40}]

sorted(a, key=lambda x:x[‘name’]) # 按姓名排序

[{‘name’: ‘A’, ‘age’: 30}, {‘name’: ‘B’, ‘age’: 50}, {‘name’: ‘C’, ‘age’: 40}]

sorted(a, key=lambda x:x[‘age’]) # 按年龄排序

[{‘name’: ‘A’, ‘age’: 30}, {‘name’: ‘C’, ‘age’: 40}, {‘name’: ‘B’, ‘age’: 50}]

再举一个数组元素求平方的例子,这次用map函数:

a = [1,2,3]

for item in map(lambda x:x*x, a):

print(item, end=', ')

1, 4, 9,

yield 以及生成器和迭代器

yield 这词儿,真不好翻译,翻词典也没用。我干脆就读作“一爱得”,算是外来词汇吧。要理解 yield,得先了解 generator(生成器)。要了解generator,得先知道 iterator(迭代器)。哈哈哈,绕晕了吧?算了,我还是说白话吧。话说py2时代,range()返回的是list,但如果range(10000000)的话,会消耗大量内存资源,所以,py2又搞了一个xrange()来解决这个问题。py3则只保留了xrange(),但写作range()。xrange()返回的就是一个迭代器,它可以像list那样被遍历,但又不占用多少内存。generator(生成器)是一种特殊的迭代器,只能被遍历一次,遍历结束,就自动消失了。总之,不管是迭代器还是生成器,都是为了避免使用list,从而节省内存。那么,如何得到迭代器和生成器呢?pyrhon内置了迭代函数 iter,用于生成迭代器,用法如下:

a = [1,2,3]

a_iter = iter(a)

a_iter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000001B2DE434BA8>

for i in a_iter:

print(i, end=', ')

1, 2, 3,

yield 则是用于构造生成器的。比如,我们要写一个函数,返回从0到某正整数的所有整数的平方,传统的代码写法是这样的:

def get_square(n):

result = list()

for i in range(n):

result.append(pow(i,2))

return result

print(get_square(5))

[0, 1, 4, 9, 16]

但是如果计算1亿以内的所有整数的平方,这个函数的内存开销会非常大,这是 yield 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def get_square(n):

for i in range(n):

yield(pow(i,2))

a = get_square(5)

a

<generator object get_square at 0x000001B2DE5CACF0>

for i in a:

print(i, end=', ')

0, 1, 4, 9, 16,

如果再次遍历,则不会有输出了。

装饰器

刚弄明白迭代器和生成器,这又来个装饰器,Python 咋这么多器呢?的确,Python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武器,装饰器就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装饰器很强大,我在这里尝试从需求的角度,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装饰器的使用方法和制造工艺。假如我们需要定义很多个函数,在每个函数运行的时候要显示这个函数的运行时长,解决方案有很多。比如,可以在调用每个函数之前读一下时间戳,每个函数运行结束后再读一下时间戳,求差即可;也可以在每个函数体内的开始和结束位置上读时间戳,最后求差。不过,这两个方法,都没有使用装饰器那么简单、优雅。下面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这一点。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

def wrapper(*args,**kwds):

t0 = time.time()

func(*args,**kwds)

t1 = time.time()

print(‘耗时%0.3f’%(t1-t0,))

return wrapper

@timer

def do_something(delay):

print(‘函数do_something开始’)

time.sleep(delay)

print(‘函数do_something结束’)

做了那么多年开发,自学了很多门编程语言,我很明白学习资源对于学一门新语言的重要性,这些年也收藏了不少的Python干货,对我来说这些东西确实已经用不到了,但对于准备自学Python的人来说,或许它就是一个宝藏,可以给你省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别在网上瞎学了,我最近也做了一些资源的更新,只要你是我的粉丝,这期福利你都可拿走。

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些东西怎么用,文末抱走。


(1)Python所有方向的学习路线(新版)

这是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去把Python所有方向的技术点做的整理,形成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

最近我才对这些路线做了一下新的更新,知识体系更全面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Python学习视频

包含了Python入门、爬虫、数据分析和web开发的学习视频,总共100多个,虽然没有那么全面,但是对于入门来说是没问题的,学完这些之后,你可以按照我上面的学习路线去网上找其他的知识资源进行进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00多个练手项目

我们在看视频学习的时候,不能光动眼动脑不动手,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在理解之后运用它们,这时候练手项目就很适合了,只是里面的项目比较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大家可以挑自己能做的项目去练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00多本电子书

这些年我也收藏了很多电子书,大概200多本,有时候带实体书不方便的话,我就会去打开电子书看看,书籍可不一定比视频教程差,尤其是权威的技术书籍。

基本上主流的和经典的都有,这里我就不放图了,版权问题,个人看看是没有问题的。

(5)Python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汇总有点像学习路线,但与学习路线不同的点就在于,知识点汇总更为细致,里面包含了对具体知识点的简单说明,而我们的学习路线则更为抽象和简单,只是为了方便大家只是某个领域你应该学习哪些技术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其他资料

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我自己出的Python入门图文类教程,没有电脑的时候用手机也可以学习知识,学会了理论之后再去敲代码实践验证,还有Python中文版的库资料、MySQL和HTML标签大全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送给粉丝们的东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都不是什么非常值钱的东西,但对于没有资源或者资源不是很好的学习者来说确实很不错,你要是用得到的话都可以直接抱走,关注过我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可以拿到的。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无偿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7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