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IP地址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包含开源免费的API)

IP协议

IP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地址查询

因特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连为一体而构成的通信网络的总称。连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都会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其实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人们为了通信的方便给每一台计算机都事先分配一个类似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一样的标识地址,该标识地址就是IP地址。,

查看IP

如果电脑在路由器(或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后面,那么上述的方式就只能查询出来本地的IP地址,却无法查询出所在公网的IP地址。
查询本地的IP地址,使用户无法了解自己详细的网络状况。通过访问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查询网站来查询所在的公网IP地址。

动态ip

动态ip是指不断给设备换ip。
一般是通过ip代理实现的。
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重启路由器、手机热点、重启手机登。因为家庭宽带、手机上网都是分配动态ip。

IP地址类型:按照是否私有分类

公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私有地址: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特殊的网址

1.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
2.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3.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开头的E类IP地址都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4.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到127.255.255.255用于回路测试,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机IP地址,用“http://127.0.0.1”就可以测试本机中配置的Web服务器。
5.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网络IP

网络IP,则是指设备在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中的IP地址。
广域网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网络,覆盖了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
在广域网中,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IP地址实现的。
网络IP地址通常是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分配的,它是一个静态的、长期的地址。
网络IP地址是唯一的,它用于区分网络中的不同设备。

超网

超网(Supernetting)是同子网类似的概念,它通过较短的子网掩码将多个小网络合成一个大网络。例如,一个单位分到了8个C类地址:202.120.224.0 ~ 202.120.231.0,只要将其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48.0,就能使这些C类网络相通。,

无类间路由

无类域间路由(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地址根据网络拓扑来分配,可以将连续的一组网络地址分配给一家公司,并使整组地址作为一个网络地址(比如使用超网技术),在外部路由表上只有一个路由表项。这样既解决了地址匮乏问题,又解决了路由表膨胀的问题。另外,CIDR还将整个世界分为四个地区,给每个地区分配了一段连续的C类地址,分别是:欧洲(194.0.0.0~195.255.255.255)、北美(198.0.0.0~199.255.255.255)、中南美(200.0.0.0~201.255.255.255)和亚太(202.0.0.0~203.255.255.255)。这样,当一个亚太地区以外的路由器收到前8位为202或203的数据报时,它只需要将其放到通向亚太地区的路由即可,而对后24位的路由则可以在数据报到达亚太地区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就大大缓解了路由表膨胀的问题。,

IP子网划分

子网的划分,实际上就是设计子网掩码的过程。子网掩码主要是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它用来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从IP地址中分离出网络ID和主机ID.子网掩码是由4个十进制数组成的数值“中间用“.“分隔”,如255.255.255.0。若将它写成二进制的形式

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其中为“1“的位分离出网络ID,为“0“的位分离出主机ID,也就是通过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逻辑操作,得出网络号。

例如,假设IP地址为192.160.4.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网络ID为192.160.4.0,主机ID为0.0.0.1。筛抟附帍:计算机网络ID的不同,则说明他们不在同一个物理子网内,需通过路由器转发才能进行数据交换。

每类地址具有默认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为255.0.0.0,对于B类为255.255.0.0,对于C类为255.255.255.0。除了使用上述的表示方法之外,还有使用于网掩码中“1“的位数来表示的,在默认情况下,A类地址为8位,B类地址为16位,C类地址为24位。例如,A类的某个地址为 12.10.10.3/8,这里的最后一个“8“说明该地址的子网掩码为8位,而199.42.26.0/28表示网络199.42.26.0的子网掩码位数有28位。

如果希望在一个网络中建立子网,就要在这个默认的于网掩码中加入一些位,它减少了用于主机地址的位数。加入到掩码中的位数决定了可以配置的子网。因而,在一个划分了子网的网络中,每个地址包含一个网络地址、一个子网位数和一个主机地址



 

ip查询:

        ip归属地查询API接口

        本地ip查询API接口



点击加入:726488860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便捷数据网」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php.wenxuesucai.com/promotion/index.php

  • 24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