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目录和文件管理

一、Linux目录结构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目录和文件数据被组织为一个树形目录结构,所有的分区、目录、文件等都具有一个相同的位置起点——根目录。

        

1、常见子目录的作用

/root:该目录是 Linux 操作系统管理员(超级用户)root 的宿主目录,默认情况下只有 root 用户的宿主目录在根目录下而不是在“/home”目录下。

/home:存放所有普通系统用户的默认工作文件夹(即宿主目录、家目录),如用户账号“teacher”对应的宿主目录位于“/home/teacher/”。如果服务器需要提供给大量的普通用户使用,建议将“/home”目录也划分为独立的分区,以方便用户数据的备份。

/boot:此目录是系统内核存放的目录,同时也是系统启动时所需文件的存的目录如 vmlinuz 和 initrd.img。在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时,为 boot 目录创建一个分区,有利于对系统进行备份。

/dev:此目录保存了接口设备文件,如/dev/hda1、/dev/cdrom 等。

/etc:系统主要的配置文件几乎都放置到这个目录内,例如人员的账号密码文件、各种服务的起始文件等。

/bin:bin 是 binary(二进制) 的缩写。这一目录存放了所有用户都可执行的且经常使用的命令,如 cp、ls 等

/sbin:存放 Linux 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管理命令,一般管理员用户才有权限执行。/usr:存放其他的用户应用程序,通常还被划分成很多子目录,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var:存放系统中经常需要变化的一些文件,如系统日志文件、用户邮箱目录等,在实际应用系统中,“/var”目录通常也被划分为独立的分区。

/lib: 函数库

/mnt:挂载 (挂载点+分区)

/proc:动态文件(保存的是内存的信息)

/var:日志信息

/sys:操作系统的文件

/usr:用户的信息文件

/tmp:临时文件

二、查看文件内容

对于一个文本格式的配置文件,可以利用不同的查看方式来获知文件内容,如直接显示整个文件内容、分页查看文件内容,或者只查看文件开头或末尾的部分内容。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分别由不同的命令来实现这些操作。

1、cat 命令——显示并连接(Concatenate)文件的内容

cat 命令本来用于连接(Concatenate)多个文件的内容,但在实际使用中更多地用于查看文件内容。cat 命令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文件内容查看命令。使用该命令时,只需要把要查看的文件路径作为参数即可。

常用的选项是 - n ,- n显示行号

cat后面跟选项加文件,文件可以是多个但不能省略。

2、more 和 less 命令——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more 命令除了可以分屏查看文件内容以外,还可以结合管道符号“|”分屏查看执行命令时的输出信息,这在命令输出内容较多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使用 cat 命令可以非常简单地直接显示整个文件的内容,但是当文件中的内容较多时,很可能只能看到最后一部分信息,文件前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来不及看到。而 more 和 less命令通过采用全屏的方式分页显示文件,便于我们从头到尾仔细地阅读文件内容。

more 命令是较早出现的分页显示命令,表示文件内容还有更多(more)的意思,less命令是较晚出现的分页显示命令,提供了比早期 more 命令更多的一些扩展功能。两个命令的用法基本相同。用 more 命令查看超过一屏的文件内容时,将进行分屏显示,并在左下角显示当前内容在整个文件中的百分比。

less 命令使用方法与 more 命令基本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less 命令结合管道符号“|”分屏查看执行命令时输出的信息时,既可以向下翻页,也可以向上翻页。而 more 命令只能向下翻页,不能向上翻页。

3、head 和 tail 命令——查看文件开头或末尾的部分内容

- f 代表动态追踪查看,它只能用于tail。(动态显示;日志类)

head 和 tail 是一对作用相反的命令,前者用于显示文件开头的一部分内容,后者用于显示文件末尾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使用“-n”选项(n 为具体的行数)指定需要显示多少行的内容,若不指定行数,默认只显示十行。

tail+f:可以动态显示文件末尾的变化,尤其对日志类的文件极其重要。

查看文件内容有五个命令

cat、more、less、head、tail

三、统计和检索文件内容

在维护 Linux 操作系统的过程中,除了查看文件内容以外,有时还需要对文件内容进行统计,或者查找符合条件的文本内容。

1.wc 命令——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数量(Word Count)、行数等信息。

wc 命令用于统计文件内容中包含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等信息,使用文件名作为参数,可以同时统计多个文件。最常用的是 - l

当文件的行数、单词数或字节数具有特定的意义时,使用 wc 命令可以巧妙地获得一些特殊信息。

若将 wc 命令与管道符号一起使用,还可以对命令输出结果进行统计。

使用不带任何选项的 wc 命令时,默认将统计指定文件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相当于同时使用“-l”“-w”“-c”三个选项)

例:ls/ meida/cdrom/ packages/ | wc-l :查看文件的行数 ;管道符(|)将前面的输出结果作为了后面命令的输入结果。

2.grep 命令——检索、过滤文件内容

grep 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查找并显示包含指定字符串的行,可以直接指定关键字符串作为查找条件,也可以使用复杂的条件表达式(例如,“^word”表示以word开头,“word$”表示以 word 结尾,“^$”表示空行)。

在维护 Linux 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包含大量内容的配置文件,而其中往往包含了许多空行和以“#”开头的注释文字,当只需要分析其中的有效配置信息时,这些空行和注释文字的存在不利于快速浏览。使用 grep 命令可以过滤掉这些无关信息。

四、使用压缩和解压缩工具(只能压缩文件)

压缩命令有两个gzip和bzip2,解压命令也有两个gunzip -d和 bunzip2 -d

gzip 可以压缩,也可以解压,但解压必需要加选项 -d,只能用于以 .gz结尾

bzip 也可以压缩,也可以解压,但解压也是必须加上 -d,只能用于 .bz2结尾

不能用 gunzip解压.bz2结尾

gzip 和 bzip2 是 Linux 操作系统中使用最多的两个压缩工具,这两个命令都可以压缩指定的文件,或者将已经压缩过的文件进行解压。两者使用的压缩算法各不相同,但命令使用格式基本类似,一般来说 bzip2 的压缩效率要好一些。

1、压缩gzip 和 bzip2 命令

使用 gzip 制作的压缩文件默认的扩展名为“.gz”。制作压缩文件时,使用“-9”选项可以提高压缩的比率,但文件较大时会需要更多的时间。

(压缩的时候保留源文件必须加上 - c > , 名字后边必须加gz结尾)

-9 是指定压缩比,大文件可以看出效果,小文件看不出效果,(较高压缩比容易损坏文件内容)

当需要解压缩经 gzip 压缩的文件时,只需使用带“-d”选项的 gzip 命令即可,或者直接使用gunzip 命令。

2、gunzip 和 bunzip2 命令

五、使用 tar 归档和释放工具

tar 命令主要用于对目录和文件进行归档。在实际的备份工作中,通常在归档的同时也会将包文件进行压缩(需要调用前面的 gzip 或 bzip2 命令),以节省磁盘空间。使用 tar命令时,选项前的“-”号可以省略。

在打包的时候尽量选用相对路径,在工作当中尽量使用以gz结尾

常用的几个选项如下所述。

        

-c:创建(Create).tar 结尾的文件

-x:释放.tar结尾的文件。

-v:输出详细信息(Verbose)。

-f:表示使用归档文件。

-z:调用 gzip 压缩工具

-j:调用 bzip2 压缩工具

-C:解压时指定释放的目标文件夹。(指定解压路径)

-p:打包时保留文件及目录的权限。

-P:打包时保留文件及目录的绝对路径。

-t:列表查看包内的文件。

最主要的压缩命令就三个 gzip、bzip2和tar,tar的重要性要高于前两个,在使用tar命令的时候要借助前两个命令。

六、使用 vi 文本编辑器

1、vi 文本编辑器

配置文件是 Linux 操作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作用有点类似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注册表,只不过注册表是集中管理,而配置文件采用了分散的自由管理方式。vi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全屏幕文本编辑工具,一直以来都作为类 UNIX 操作系统的默认文本编辑器。vim 是 vi 文本编辑器(简称 vi 编辑器)的增强版本,在 vi 编辑器的基础上扩展了很多实用的功能,但是习惯上也将 vim 称为 vi。

2、vi 编辑器的工作模式

vi 编辑器是工作在字符终端环境下的全屏幕编辑器,因此编辑界面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为用户提供鼠标操作和菜单系统,而是通过按键命令实现相应的编辑和操作功能。在 vi 编辑界面中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命令模式、输入模式和末行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中能够对文件进行的操作也不相同。

命令模式:启动 vi 编辑器后默认进入命令模式。该模式中主要完成如光标移动、字符串查找,以及删除、复制、粘贴文件内容等相关操作。

输入模式:该模式中主要的操作就是录入文件内容,可以对文本文件正文进行修改或添加新的内容。处于输入模式时,vi 编辑器的最后一行会出现“-- INSERT --”的状态提示信息。

末行模式:该模式中可以设置 vi 编辑环境、保存文件、退出编辑器,以及对文件内容进行查找、替换等操作。处于末行模式时,vi 编辑器的最后一行会出现

vi 编辑器的最后一行会出现

冒号“:”提示符。

命令模式、输入模式和末行模式是 vi 编辑环境的三种状态,通过不同的按键操作可以在不同的模式间进行切换。例如,从命令模式按:(冒号)键可以进入末行模式,按 a、i、o等键可以进入输入模式;在输入模式、末行模式均可按 Esc 键返回命令模式

3、命令模式中的基本操作

执行单独的“vi”命令即可进入 vi 编辑器的命令模式,还会显示相关版本信息

但更常见的使用方法是指定要编辑的文件名作为参数,若该文件不存在,则 vi 根据该文件名称打开一个新的空文件。

在 vi 编辑器的命令模式中,可以输入特定的按键(称为 vi 操作命令,注意区别于 Linux操作系统命令)进行操作,主要包括模式切换、光标移动、复制、删除、粘贴、文件内容查找及保存和退出等操作。

(1)模式切换

在命令模式中,按 a、i、o 等键可以快速切换至输入模式,同时确定插入点的方式和位置,以便录入文件内容。需要返回命令模式时,按 Esc 键即可。

a:在当前光标位置之后插入内容。

A:在光标所在行的末尾(行尾)插入内容。

i:在当前光标位置之前插入内容。

I:在光标所在行的开头(行首)插入内容。

o:在光标所在行的后面插入一个新行。

O:在光标所在行的前面插入一个新行。

(2)移动光标

为了便于查看行间跳转效果,这里先学习如何在 vi 编辑器中显示行号。只要切换到末行模式并执行如下的“:set nu”命令即可显示行号,执行“:set nonu”命令可以取消显示行号。

(3)查找文件内容

在命令模式中,按/键后可以输入指定的字符串,从当前光标处开始向后进行查找(按?键则向前查找)。完成查找后可以按 n、N 键在不同的查找结果中进行选择。

(4)复制、粘贴和删除

复制操作。使用按键命令 yy 复制当前行整行的内容到剪贴板,使用#yy 的形式还可以复制从光标处开始的#行内容(其中“#”号用具体数字替换)。复制的内容需要粘贴后才能使用。

粘贴操作。在 vi 编辑器中,前一次被删除或复制的内容将会保存到剪切板缓冲区中,按 p 键即可将缓冲区中的内容粘贴到光标位置处之后,按 P 键则会粘贴到光标位置处之前。

末行模式中的基本操作

在命令模式中按:键可以切换到末行模式,vi 编辑器的最后一行中将显示“:”提示符,用户可以在该提示符后输入特定的末行命令,完成如保存文件、退出编辑器、打开新文件、读取其他文件内容及字符串替换等丰富的功能操作。

1、保存文件及退出 vi 编辑器

保存文件。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并确认以后,需要执行如下的“:w”命令进行保存。若需要另存为其他文件,则需要指定新的文件名,必要时还可以指定文件路径。退出编辑器。需要退出 vi 编辑器时,可以执行“:q”命令。若文件内容已经修改却没有保存,则仅使用“:q”命令将无法成功退出,这时需要使用如下的“:q!”命令强行退出(不保存即退出)。保存并退出。既要保存文件又要退出 vi 编辑器可以使用一条末行命令“:wq”或“:x”实现,其效果与命令模式中的 ZZ 命令相同

2.打开新文件或读入其他文件内容

打开新的文件进行编辑。在当前 vi 编辑器中,执行“:e 新的文件”形式的末行命令可以编辑(Edit)新文件,在当前文件中读入其他文件内容。执行“:r 其他文件”形式的末行命令可以读入(Read)其他文件中的内容,并将其复制到当前光标所在位置。

3.替换文件内容

在 vi 编辑器的末行模式中,能够将文件中特定的字符串替换成新的内容,当需要大批量修改同一内容时,使用替换功能将大大提高编辑效率。

主要关键字为 sub(Substitute,替换),也可以简写为 s。替换范围是可选部分,默认时只对当前行内的内容进行替换

最后补充一点:

删库跑路命令:rm -rf /*————谨慎使用,哈哈哈!

  • 34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