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跻身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迅猛的国家行列。据统计数据显示,至2022年,我国的数字经济体量已突破5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达41.5%,并预测至2025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超过60万亿元。
在国家层面,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兴起,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密集出台,旨在加速工业设备的全面更新换代。这涵盖了老旧设备的淘汰、高端设备的升级换代、节能降碳的技术改造以及全面的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维度,旨在迅速培育并壮大新型生产力,驱动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无疑,数字化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最大化工业现场设备效率不仅是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也是其追求的方向与最终目标。要实现设备资产效率的最大化,首要任务在于如何科学有效地收集并集中管理遍布全场域的海量数据,这恰恰是企业在管理高容量且分布广泛的资产时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方面,随着生产制造流程中接入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动数据部署方式变得越来越难以实施,同时也引发了管理海量数据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资产设备往往分布在广阔的地理区域,特别是在如光伏、风电、核电等能源领域,设备常常被安置在难以接近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域,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设备维护的成本。
设备现场的技术人员分配不足?
设备运维管理与系统升级困难?
数据的安全没有保障?
这些都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桎梏
破局,势在必行
“数字兵法”:统一管理 能效最大化
为了实现高效的数字化分布式资产管理,首要步骤是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以此为基础形成全局性的数据视图。该平台需能够实时捕获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与故障检测,从而全面掌控系统内部状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可观测性。此外,该平台还需与统一的数据中心紧密协作,实现业务与数据的无缝对接。通过集中管理、统一运维,结合标准化的运维流程和智能化的监控及事件解析能力,可以显著提升整个系统的运维效能,同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为此,研华公司不断精进其ADAM数据采集模块技术,推出了具备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Cloud I/O ADAM-6000/6200系列模块。这一创新产品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设备的统一高效管理,且其数据采集功能不受地域局限,支持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配置。用户仅需配置首个模块,便能利用MQTT技术轻松地将配置信息复制到其他模块,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这一改进有效克服了传统数据采集模块需要用户在实用程序或库上逐一配置ADAM模块的繁琐,并且打破了仅适用于单一工厂或区域应用的限制,实现了跨区域的云端配置与部署,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应用范围。
Cloud I/O ADAM-6000/6200模块能够实时捕获分布式设备的生产流程数据,监控设备现场的关键控制点,诸如温度、气体浓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信息随后被上传至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在云端系统中,以最优效率、最短时间和最低成本实现对大量高度分布式设备的有效管理,从而确保生产流程的平稳运行。
更进一步,Cloud I/O ADAM-6000/6200模块支持通过云端直接管理输入输出(I/O),利用MQTT协议将各项实用功能整合至云应用程序中,实现远程诊断、配置及OTA(Over-The-Air,空中下载技术)维护,显著减少了现场服务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具体而言,用户能够在云端同时操控多个站点的ADAM I/O设备,进行固件、证书及配置的批量空中下载与更新部署,无论是全面更新所有设备还是特定模块,皆游刃有余。通过远程修复与批量更新策略,不仅大幅削减了运维成本,还极大地简化了运维流程。
四重“buff”加持 全方位保驾护航
在工业设备迈向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尽管数据孤岛与数据壁垒已被有效打破,但客户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严峻挑战。随着新业态与新应用的迅速演变,传统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逐渐显露出诸多不足,难以充分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数据安全管理需求。
为了消除客户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担忧,研华Cloud I/O ADAM-6000/6200系列模块实施了一系列严密的安全措施,包括采用TLS安全传输协议、X.509数字证书认证、应用加密协议以及设置IP白名单等,这些措施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数据安全防线,确保数据的安全无虞。
TLS协议运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途中被窃听或恶意篡改,从而确保数据传输的隐私性和完整性得到保护。X.509证书在TLS握手阶段扮演着验证服务器与客户端身份的关键角色,它确保了通信双方的可信度。同时,采用加密协议能够在TLS框架内实现安全可靠的通信。此外,通过实施IP白名单策略,可以严格控制对敏感资源的访问权限,有效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行为,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禁用那些不安全或过时的协议,也是安全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显著减少系统遭受攻击的风险,从而提升整体的安全性。
以上技术方案在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
ADAM-6000/6200模块专为应对高容量分布式资产管理场景中的各类挑战而设计,无论是制造业的复杂环境、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布局,还是大型商超的繁琐管理,都能实现完美适配。这些行业实例正是高容量分布式资产管理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在制造业领域内,各类生产设备是各个生产流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进行高效管理至关重要,旨在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操作环境中,由于设备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相关数据的统计往往不够全面且容易出错,加之数据采集的困难,导致企业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状态。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威胁到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还使得设备的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新能源行业同样面对着广泛部署的能源设施管理挑战,尤其是在储能领域,其特点在于布局灵活分散、规模较小、建设速度快,旨在满足特定区域的电力需求。然而,这种分散的布局与运营模式显著提升了监管和运维工作的复杂性。例如,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取电站的运行状态信息,对于大量分布式光伏及储能项目的有效巡检构成障碍,往往导致故障发现与处理滞后,进而影响了电站的发电效率和整体性能。
利用研华Cloud I/O ADAM-6000/6200模块,可以高效地收集分布在各处的设备的数字与模拟输入信号。此时,上层控制系统仅需与这些ADAM-6000/6200模块建立通信,便能实现对所有终端设备的全面监控。若部署多个研华Cloud I/O ADAM-6000/6200模块,监控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更广阔的区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包括实时监视、安全分析、智能分析、设备管理、检修管理以及辅助决策,可以显著提升整体设备效能(OEE),大幅度降低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性能潜力。
当前,沃尔玛已成功采纳研华Cloud I/O ADAM-6000/6200模块进行实际应用。通过在沃尔玛总部广泛部署研华的ADAM Cloud I/O模块,实现了对遍布各地的沃尔玛超市的统一集中管理。这一系统能够实时追踪并监控各区域的库存状态、订单处理及物流动态等信息,有效促进了资产链条上分散数据信息的全面整合,以及分散业务环节的全链条协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