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8038电压与频率之间的计算

概述

ICL8038 精密函数发生器采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和薄膜电阻器等先进工艺制成的单片集成电路芯片,电源电压范围宽、稳定度高等优点,该器件与相位锁循环电路相连,温漂小于 250ppm/℃外部只需接入很少的元件即可工作,可同时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其函数波形的频率受内部或外电压控制,频率范围是 0.001Hz ~ 300KHz。

但是在芯片手册上,并没有讲解它输入电压和输出波形频率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又去询问了一下自己的老师,在经过自己重新研读手册,终于找到了其中的门道,仅以此文,希望能够帮到各位读者。

特性

1.低频率温漂:250ppm/℃

2.低失真度:1%(正弦波输出)

3.高线性度:0.1%(三角波输出)

4.宽频率输出范围:0.001Hz ~ 300KHz

5.宽工作变化周期:2% ~ 98%

6.高电平输出范围:TTL ~ 28V

7.可同时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8.易于使用,只需少量的外部条件

应用说明(见功能框图) 

振荡电容 C 由外部接入,它是由内部两个恒流源来完成充电放电过程。恒流源 2 的工作是由恒流源 1 对电容器 C 连续充电,增加电容电压,从而改变比较器的输入电平,比较器的状态改变,带动触发器翻转来连续控制。当触发器的状态使恒流源 2 处于关闭状态,且电容充电电流为 I,在单位时间内电容器端电压将线性上升。当电容电压达到比较器 1 输入电压规定值的 2/3 时,比较器 1 状态改变,使触发器工作状态发生翻转,恒流源 2 打开。由于恒流源 2 的工作电流为 2I,是恒流源 1 的 2 倍,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在单位时间内电容端电压将线性下降。当电容电压下降到比较器 2 的输入电压规定值的 1/3 时,比较器 2 状态改变,使触发器又翻转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样周期性的循环,完成振荡过程。

在以上基本发生器电路中很容易获得 4 种函数信号。对两个恒流源在 I 和 2I 电流不对称的情况下,充电和放电时间是相等的,且在电容充放电时,电容电压就是三角波函数,三角波信号由此获得。由于触发器的工作状态变化时间也是由电容电压的充放电过程决定的,所以触发器的翻转,就能产生方波函数信号,在芯片内部,这两种函数信号经缓冲器功率放大,并从管脚 3 和管脚 9 输出。

适当选择外部电阻可以满足方波函数等信号在频率、占空比调节的全部范围。因此,对两个恒流源在不同于 I 和 2I 电流值的情况下,电流源的能级,被选择在一个宽范围的两个外置电阻之上。因此,这两个电流值的设置不同于 I 和 2I,3 管脚出现一个不对称的锯齿状波形,9 管脚测得工作周期从小于 1%到大于 99%的脉冲。

通过三角形的波输送到非线性的网络(正弦转换器)形成了正弦波。这个网络提供了一个递减分路阻抗,同样的,三角波的电位向两极移动。

内部原理图

测试电路

                                图二A                                                             图二B

时序波形

所有波形的对称性可通过外部时序电阻进行调整。两种实现方式见图二。最佳方法是保持时序电阻RARB 分别独立。RA控制三角波的上升部分,正弦波的上升部分和方波1的状态。

三角波的大小被设置为1/3Vsupply,因此三角波和正弦波的上升沿部分和方波的1状态的维持时间是:

  三角波和正弦波的下降沿部分和方波的0状态的维持时间是:

当方波占空比是50%或者三角波和正弦波上升部分和下降部分完全对称的时候两个时序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A = RB

注:如果占空比大于50%,见图二B。如果要求50%的占空比,不许使用1KΩ的电位器,需使用2KΩ或5KΩ的电位器。

对于两个独立的振荡电阻,频率公式为:

假如RA=RB=R

在图二中,电源电压与频率和时间无关。电压为0时集成电路内部依然有系统管理。这是由于电流和阈值有关,电源电压是线性函数,对它们没有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上升时间的公式,从功能图上来看,本质上该芯片就是通过两个电流源依次来给电容充电,那么我们回忆一下电路原理当中电容两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式:

对电压U和上升时间t做微分可以得到:

我们重新回顾到原理图,在图二中电路显示PIN7和PIN8两引脚相连接,那么VPIN7=VPIN8,而PIN8接在一个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设导通压降为VON,记Q2和Q3(PNP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为VPIN8-VON,那么Q2和Q3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VPIN5和VPIN4)则为VPIN8-VON+VON,即VPIN5=VPIN4=VPIN8,那么我们需要求解VA(电阻RA两端的电压),易知VA=Vsupply-VPIN8,而由VPIN7两端电阻分压可得,

,那么公式6可化为:

   

R1/(R1+R2)=0.22,公式1由此可得。

那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刚所学的理论,显而易见,只要我把PIN8上的电压改动,就很容易可以改变该芯片输出的波形频率。再者,调整RA和RB的阻值,就能改变输出波形的占空比。

频率调制和扫描

对于大频率调节偏置电压或扫描频率,调制信号应用于电源电压正极和管脚8之间(见图5B)。这样,调制信号产生了电流源偏压,并且产生大范围扫描(例1000:1)(当Vsweep= 0且管脚8于V+时,f为最小值)。必须校准电源电压。这种结构下,充电电流不仅仅是电源电压功能(触发器的阈值仍然存在),因此电源电压决定频率。管脚8的电位向下变化从V+到(1/3V+ 2V)。(这里我们记扫频电压为V+到VPIN8之间的电势差),扫频电压范围 0 <Vsweep <(1/3V+-2V)。

PS:这个扫频电压的部分芯片手册上写的是有问题的

这上面所讲的即我翻译成中文后的,但在向下一段文字中

他有些了一个这个范围,我认为是芯片手册默认的Vsweep是PIN8到GND之间的电势差,而他的图五(下图)B却在V+到PIN8之间画了一个SWEEP VOLTAGE,很容易给人误导读者,希望大家能够仔细甄别

那么我们实际应用时,只需要给PIN8接上一个(2/3V+ +2V)V+之间的电压,就可以控制其输出频率,计算频率的公式为:

(此公式为RA=RB时频率公式)

若RA和RB不相等时,我们仅需要将新的扫频电压替换到公式1和公式2中即可再次求得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然后计算频率即可。

电路实测

这里因为插件材料较少,我选取的RA=RB=10KΩ,电容大小为100nF,9号端口处的OC门所接的上拉电阻阻值大小为10KΩ,供电图如下

因为我给芯片V+到GND给了12V电压,有上述原理可知,我只需要给PIN8和GND之间给10V到12V电压即可完成改变输出频率。

输出波形图如下

套用公式计算一下

可以看到,只有很小的误差,可见公式应该是准确的。

这是后续调整电压后的波形图,大家可以自行计算来检验公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能够帮到为这一问题困扰的朋友们。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ICL8038) 该信号发生器采用了精密波形发生器单片集成电路ICL8038。该电路能够产生高精度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所需外部元件少。频率可通过外部元件调节。ICL8038的正弦波形失真=1%,三角波线性失真=0.1%,占空比调节范围为2%~98%。 ICL8038的第10脚外接定时电容,该电容的容值决定了输出波形的频率,电路中的定时电容从C1至C8决定了信号频率的十个倍频程,从500μF开始,依次减小十倍,直到5500pF,频率范围对应为0.05Hz~0.5 Hz~5Hz~50Hz~500Hz~5kHz~50kHz~500kHz。电路中的V1、R7、R8构成缓冲放大器,R9 为电位器,用于改变输出波形的幅度。 附:基于ICL8038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本设计是以ICL8038 和AT89C2051 为核心设计的数控及扫频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 作为函数信号源 结合外围电路产生占空比和幅度可调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该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可调范围为1~100kHz, 步进为0.1kHz, 波形稳定, 无明显失真。 1.系统设计框图 如图1 为系统设计框图。本设计是利用键盘设置相应的频率值, 根据所设置频率段选择相应电容, 经计算获得相应数字量送数字电位器实现D/A 转换, 同时参考电压( 本例为5.5V) 相加后形成数控调压去控制ICL8038 第8 脚, 这样即可由ICL8038 实现对应频率值的矩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方波幅度经衰减后送单片机可测得信号源频率并由数码管显示。 2.电路原理图 图2 为电路原理图。其中AT89C2051 是8 位单片机, 其中: P1.4~P1.7、P1.2、P1.3、P3.0、P3.1 作为数 码显示; P3.3、P3.5 、P3.7 作为键盘输入口; P3.4 作为计数口, 用于测量信号源频率;P3.0~P3.2 作为数字电位器的SPI总线; P1.1、P1.0 可根据需要扩展继电器或模拟开关选择ICL8038第10 脚( CAP) 第11 脚间的电容C。 MCP41010 是8 位字长的数字电位器, 采用三总线SPI 接口。/CS: 片选信号, 低电平有效; SCK:时钟信号输入端; SI: 串行数据输入端, 用于寄存器的选择及数据输入。MCP41010 可作为数字电位器, 也可以作为D/A 转换器, 本设计是将MCP41010 接成8 位字长的D/A 转换器, MCP41010 根据输入的串行数据, 对基准电压进行分压后由中间抽头输出模拟电压, 即VPWO =DN/256VREF ( 式中VREF=5V) 。 函数发生电路ICL8038, 图2所示是一个占空比和一个频率连续可调的函数发生电路。ICL8038是一种函数发生器集成块, 通过外围电路的设计, 可以产生高精密度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 选择不同参数的外电阻和电容等器件, 可以获得频率在0.01Hz~300kHz 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调节RW2 可使占空比在2%~98%可调。第10 脚( CAP) 第11 脚间的电容C 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它的大小决定了输出信号频率的大小, 当C 确定后, 调节ICL8038 第8 脚的电压可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率。从ICL8038 引脚9(要接上拉电阻)输出的波形经衰减后送单片机P3.4 进行频率测量。 正弦函数信号由三角波函数信号经过非线性变换而获得。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 可以将三角波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斜率逐次逼近正弦波的斜率。ICL8038 中的非线性网络是由4 级击穿点的非线性逼近网络构成。一般说来, 逼近点越多得到的正弦波效果越好, 失真度也越小, 在本芯片中N= 4, 失真度可以小于1。在实测中得到正弦信号的失真度可达0.5 左右。其精度效果相当满意。为了进一步减小正弦波的失真度, 可采用图2 所示电路中两个电位器RW3 和RW4 所组成的电路, 调整它们可使正弦波失真度减小。当然, 如果矩形波的占空比不是50% , 矩形波不再是方波, 引脚2 输出也就不再是正弦波了。 图2 电路原理图 经实验发现, 在电路设计中接10 脚和11 脚的电容值和性能是整个电路的关键器件, 电容值的确定也就确定电路能产生的频率范围, 电容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信号频率的稳定性、波形的失真度, 由于该芯片是通过恒流源 对C 充放电来产生振荡的, 故振荡频率的稳定性就受到外接电容及恒流源电流的影响, 若要使输出频率稳定, 必须采用以下措施:外接电阻、电容的温度特性要好; 外部电源应稳定; 电容应选用漏电小、质量好的非极化电容器。 3.实验结果 当±12V 工作电源时, 输出频率如下表: 失真度情况, 实验数据如下表: 4.软件流程图 图3 为软件流程图。T0 设为计数器,T1 设为定时器(初值为5ms)。5ms 启动主循环, 主要用于键盘扫描及扫描显示, 图2 中K0 作为控制键, K1 作为调整键, K2 作为增加键; 上电时程序进入频率设置模式, 按一下K0 键程序进入数控模式, 按二下K0 键程序进入扫频模式, 按三下K0 键程序进入频率设置模式, 周而复始。在频率设置模式, 由K1 键和K2 键完成频率设置。 图3 软件流程图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