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之前的学习铺垫,我们尝试着通过编写一条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来厘清接口自动化用例编写的思路。
我们在百度搜索天气查询
,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结果:
一. 明确测试对象
针对某个功能做接口测试,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实现这个功能调用的是哪个接口,这个接口的具体信息(如功能、协议、URL、请求方法、请求参数说明、响应参数说明等等)可以通过查看开发提供的接口文档获取,也可以通过抓包(在没有接口文档的情况下)获取。
找到对应的接口也就是测试对象之后,才能有目的地进行下一步。
1,这里显然是没有接口文档提供接口相关的信息的,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请求url,那么先Fiddler抓包获取接口信息。
通过抓包我们抓取到了该接口的信息如下:
请求url: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请求方式:GET
请求参数:{"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srcid": 4982}
2,抓取到以上这些接口信息后,我们先编写简单的脚本请求该接口,如下:
-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params =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
"srcid": 4982
-
}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
print(res.status_code)
-
print(res.text)
运行代码,接口调试通过,能获取到结果,如下:
3,明确需求,确定用例。
我们在针对某个接口做自动化测试时,需要先明确用例需要验证的测试点。有些接口既要进行正向的校验,也要进行异常的校验,而有些接口可能在自动化时只需要进行正向校验就够了,无需做异常校验。
我们来分析一下示例的这个天气查询接口,主要有两个测试点:
-
正向请求:输入存在的城市,能查找对应城市的天气
-
异常请求:输入不存在的城市,提示错误
二. 编写测试用例
编写测试用例时,我们需要将代码进行封装,可以封装成测试类/方法、测试函数。pytest中对用例封装的命名方式有要求,详细请参考我之前的文章pytest测试命名规则
至于封装成类还是函数,其实没什么特定的要求,一般同一个场景
或同一个测试点相关的接口
可以定义成一个类。
同时用例还需要设置断言,用于校验返回内容是否为期望的内容。测试用例一定要进行断言,否则毫无意义。
1. 构造请求数据
正向请求,数据如下:
-
params =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
"srcid": 4982
-
}
异常请求,数据如下:
-
params = {
-
"query": "111",
-
"srcid": 4982
-
}
正向请求的结果我们在上面调试请求该接口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如上面的截图。
我们来看下异常请求的结果,为后续设置断言做准备,结果如下:
发送异常请求后,返回的code也是200,结果中会出现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
,且没有出现正向请求中的window.tplData
内容。
2. 封装测试代码
这里是针对同一个接口的两条不同的测试用例,我们直接封装一个测试类,专门用于测试该接口。示例代码如下:
-
class TestWeather:
-
'''
-
校验百度天气查询接口: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
-
def test_get_weather_normal(self):
-
'''正向校验-查询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params =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
"srcid": 4982
-
}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
def test_get_weather_error(self):
-
'''异常校验-查询不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params = {
-
"query": "111",
-
"srcid": 4982
-
}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注意,代码里还没有进行断言,不能算是完整的用例。这里我只是为了说明流程而把断言放到下一步,分析后再写断言。
3. 断言设置
断言,即校验结果是否是我们期望的内容。
设置断言时,我们需要先明确校验哪些字段。一般而言,接口响应的code都需要断言,status_code == 200
则说明接口请求通了。然后再去断言其他必要字段,从而校验接口功能是否实现。
由上面的结果可知,正向请求可以进行如下断言:
-
# 断言code是否等于200,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
# 断言结果中是否存在"window.tplData",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
assert "window.tplData" in res.text
由上面的结果可知,异常请求可以进行如下断言:
-
# 断言code是否等于200,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
# 断言结果中是否存在"window.tplData",注意这里是不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
assert "window.tplData" not in res.text
-
# 断言结果中是否存在"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
assert "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 in res.text
三. 执行脚本获取测试结果
使用pytest框架管理执行用例时,需要先安装pytest,并在模块中import,不清楚的同学可以翻看我往期的【pytest系列文章】,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完整示例代码如下:
-
# @time: 2022-03-20
-
# @author: 给你一页白纸
-
# 111
-
import requests
-
import pytest
-
class TestWeather:
-
'''
-
校验百度天气查询接口: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
-
def test_get_weather_normal(self):
-
'''正向校验-查询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params =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
"srcid": 4982
-
}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
# print(res.status_code)
-
# print(res.text)
-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
assert "window.tplData" in res.text
-
def test_get_weather_error(self):
-
'''异常校验-查询不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params = {
-
"query": "微信公众号:测试上分之路",
-
"srcid": 4982
-
}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
print(res.status_code)
-
print(res.text)
-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
assert "window.tplData" not in res.text
-
assert "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 in res.text
-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 使用pytest执行用例
-
pytest.main()
当然,这里因为url是共用的,我们最好是将它提取出来,而不是每个测试方法都去定义一次这个变量,如下图所示:
执行结果如下:
四. 总结
单个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来进行,即:明确测试对象-->编写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脚本-->执行脚本-->获取测试结果。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便对自动化用例的编写有了基本的思路(这一点对于我们自动化测试思维的形成很重要),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实践打下基础。
事实上使用编程语言对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时,几乎不可能只存在一条测试用例,那么在有多条测试用例的情况下,需要怎样管理用例、执行用例、获取测试结果?
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单元测试框架来解决这些问题了,比如python中流行的unittest、pytest等测试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