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跨进程通信:图文详解-Binder机制-原理

###目录

####1. Binder到底是什么?

  • 中文即 粘合剂,意思为粘合了两个不同的进程

  • 网上有很多对Binder的定义,但都说不清楚:Binder是跨进程通信方式、它实现了IBinder接口,是连接 ServiceManager的桥梁blabla,估计大家都看晕了,没法很好的理解

  • 我认为:对于Binder的定义,在不同场景下其定义不同

在本文的讲解中,按照 大角度 -> 小角度 去分析Binder,即:

  • 先从 机制、模型的角度 去分析 整个Binder跨进程通信机制的模型

其中,会详细分析模型组成中的 Binder驱动

  • 再 从源码实现角度,分析 Binder在 Android中的具体实现
    从而全方位地介绍 Binder,希望你们会喜欢。

###2. 知识储备
在讲解Binder前,我们先了解一些Linux的基础知识

###2.1 进程空间划分

  • 一个进程空间分为 用户空间 & 内核空间(Kernel),即把进程内 用户 & 内核 隔离开来
  • 二者区别:
    1、进程间,用户空间的数据不可共享,所以用户空间 = 不可共享空间
    2、进程间,内核空间的数据可共享,所以内核空间 = 可共享空间

所有进程共用1个内核空间

  • 进程内 用户空间 & 内核空间 进行交互 需通过 系统调用,主要通过函数:

copy_from_user():将用户空间的数据拷贝到内核空间
copy_to_user():将内核空间的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

###2.2 进程隔离 & 跨进程通信( IPC )

  • 进程隔离
    为了保证 安全性 & 独立性,一个进程 不能直接操作或者访问另一个进程,即Android的进程是相互独立、隔离的

  • 跨进程通信( IPC )
    即进程间需进行数据交互、通信

  • 跨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a. 而Binder的作用则是:连接 两个进程,实现了mmap()系统调用,主要负责 创建数据接收的缓存空间 & 管理数据接收缓存
b. 注:传统的跨进程通信需拷贝数据2次,但Binder机制只需1次,主要是使用到了内存映射,具体下面会详细说明

###2.5 内存映射
具体请看文章:操作系统:图文详解 内存映射

###3. Binder 跨进程通信机制 模型
####3.1 模型原理图
Binder 跨进程通信机制 模型 基于 Client - Server 模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