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同一天宣布接入DeepSeek,这不仅是开源模型首次实现对闭源巨头的性能追赶,更说明开源生态正式打破闭源垄断,AI进入"平民化时代",行业竞争焦点从"烧钱堆算力"转向"成本效率革命"。
微软是首个宣布这一消息的主要玩家,周三表示已将DeepSeek-R1添加到其AzureAI模型库中,并将其嵌入到其Copilot聊天机器人中。周四,亚马逊将R1纳入其面向开发者的机器学习平台,包括AmazonBedrock和AmazonSageMaker。同天英伟达表示,它已将该模型添加到其面向企业级AI部署的基于云的服务NvidiaNIM中。
DeepSeek以1%的训练成本和3%的推理成本,实现了与GPT-4o、Llama3同等的性能,他的开源属性与极致性价比,直接冲击了OpenAI等闭源巨头的商业根基,甚至引发美股科技板块单日蒸发6000亿美元的恐慌性抛售。
DeepSeek“王炸”登场:开源+低成本
1.成本:打破“烧钱才能赢”的行业铁律
一直以来,AI界有个潜规则:模型性能≈烧钱程度。Meta的Llama3动辄亿起步,GPT-4o的推理成本更是“壕”无人性。
但DeepSeek偏偏不信这个邪!DeepSeek-V3训练成本仅为Llama3的1%!R1推理成本更是GPT-4o的3%!这是什么概念?简直是“用小米的价钱,造出了保时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