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进展。
非热等离子体技术
非热等离子体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巨大应用潜力。它是通过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原子等活性粒子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将污染物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在处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窑炉烟气方面,非热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克服常规吸附、催化、吸收和生化等处理方法存在的运行不稳定或设备寿命短等问题。
研究重点包括在工业有机废气和吸附 / 催化材料、窑炉烟气和吸收液膜共存条件下,放电产生的非热等离子体行为,以及吸附储存 - 非热等离子体原位销毁有机污染物、非热等离子体耦合接地极液膜吸收净化窑炉烟气污染物的行为及机理。通过研究,阐明了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的时间演化特性,揭示了氧在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甲苯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提出了臭氧氧化苯和氨的反应途径等。
催化技术
催化技术是大气污染控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氮氧化物(NOx)、VOCs 等污染物的治理。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是催化技术的关键,例如 “双中心双循环催化剂” 的问世,为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提供了可能3。这种催化剂能够平衡还原和氧化两个反应过程,实现了在一个材料上对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治理3。
在 VOCs 治理方面,研究人员不断开发高效的催化氧化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