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陌生人 ——欢迎来看我的第一个博客
我是一名正在读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学生。
一、关于我的经历:
小时候
从小,我对计算机这门专业就很感兴趣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给我买我的第一台电脑。我记得那台电脑是当时算很好的电脑了:5代i5、8g的内存,以及750ti的配置,在当时应该是在同龄人里面挺早能接触电脑的人了。
因为我是先接触的电脑、再用上的手机,所以我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会第一时间想到打开电脑去实验,而不是用手机去找解决方法。这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还有思维,我认为这是我不同于我身边那些刚上大学才买了自己的电脑的人的一个地方。
感谢我的父母,能够提供条件和允许我去学习想干的事情。
从小时候使用电脑,在跟电脑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了解到了关于电脑的许多知识:
因为想玩mc,自己看教程找视频资料去装java。因为拨号上网的问题,自己翻书自己去调网络的设置。
从小的时候,因为跟计算机打交道,萌发对网上大佬的崇拜。
我羡慕大佬能够了解计算机的结构还有底层、羡慕大佬能够随意就让计算机干什么就干什么、羡慕大佬能很轻松地将自己的所学公开分享在网上。
而且,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去了解计算机相关的事情。
我记得,那时候看了中国红客以及他们事迹相关。惊讶于黑客的能力之大,能够操纵他人的电脑,干各种事情。
小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做一个黑客。虽然有点幼稚,但是我觉得这是我未来向着计算机专业方向前进埋下的一个种子。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看书的孩子。
在别人的孩子吵着让妈妈买玩具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去书店买书。
虽然并不是不会买玩具,但是我向玩的玩具可能是那种 “动手能力” 强一点的玩具,例如:乐高、航模、或者什么电子玩具。
所以非常感谢我的父母,能够满足我的不合理要求,让我锻炼自己的能力。
说回我的梦想吧。
记得在当时,我在磕磕绊绊地了解win7系统。
还记得,当时我把正版系统给重装了三次,从正版重装到了盗版。
在2345吞了我30%的内存影响我电脑性能的时候,我一边查一边删,花了很多时间去“根除”2345的影响。
还不小心误下了网上的木马,让当时的全家桶在我的电脑里面横行霸道。
我当时想做一个黑客,跑去书店去买了很多相关的书:买了很多书名叫《**攻防实战》的书。
在书里,我接触了cmd、接触了一些shell指令、还试着搞了一点脚本。
我还试着用软件去弄家里的网络,妄想着去把老妈的手机断网。:>
那时候,想着从做一个脚本小子开始,去接触计算机这门高深的专业。
可是,不幸的是。书上的内容以及我那时候所收集的资料,并不能让我去理解和深入学习计算机这么高深的课程。
我也尝试过报兴趣班。可是,在我那地方,除了一个个艺术类的兴趣班之外,并没有面向青少年的计算机类型的兴趣班。
所以,我那小小的愿望只能埋葬在心里了。
现在
当我结束了的高中学业的时候,也是我参加完高考的那个暑假。
所有考完的学生都是轻松的、愉快的,他们畅想自己的未来成人美好生活、以及自己的美好前途。
当然,我也一样。
可是,美好并不是一直存在在每个人的身边的,畅想的未来也不一定最后会变成真实。
我永远忘不了暑假的那一天,成绩发下来的那一天。
它像一根针,深深地刺入我的内心,也刺破了我对我自己的幻想。
它很直白地、现实地告诉我,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当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为此犹豫。
我看了一晚上的志愿填报书,想着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去选一条还算能走的方向。
但,现实是无情的。
成绩是一个隐形的门槛,因此,我也被许多好学校拒之门外了。
因为我的能力不行,没有办法考一个好成绩,这是我应得的惩罚。
我羡慕身边那些有能力、有想法的同学,他们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也有能力做到。他们可以考到自己想去的学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看了一晚上志愿书,把那寥寥几条的可选项读了一遍又一遍。
我写了满满一页笔记,把那寥寥几条的可选项排了一遍又一遍。
我找了一晚上资料,看了未来选择的学校一遍又一遍。
当我于心自问:
我对这个结果满意吗?
你真的愿意停留在这个现状吗?
这些答案,当时的我却没办法给一个确定的回答。
因为我的选择,我放弃了能去更好大学的机会。
因为我的能力,我只能眼睁睁地放走了好的机遇。
因为我不够努力,我只能舍弃了未来能够更好发展的路子。
所以,在那个为了填志愿而发愁的我,是迷茫的、是弱小的。
不过,在我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自己为志愿所作的笔记的时候,我看到了专业组里面的计算机专业。
那个小时候的想法破土而出,驱使着我选择这个学校,选择这个我小的时候就梦寐以求想去学习的计算机专业。
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也还算如愿以偿地被学校以计算机专业类录取了。
这算得上是在那个失望的日子里面的一点点安慰了吧。
我还挺兴奋的,因为我也算是能正式去学计算机这门高深的专业了吧。
因此,我看了好多计算机专业的视频,去提前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学习内容。
我还和同样考上了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讨论要买什么笔记本电脑,买了个轻薄本,自己装了32g的内存和4t的固态上去。
我当时提前备份好了电脑系统,花了一晚上的时间预装了大部分需要用到的专业课软件,还配置好了系统变量。
经过半个月的等待过后,我满怀期望地踏入学校的大门。
作为一个大学新生,我期望能够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
emm,在入学并开始学习之后,发现事情并不是和我当初想的那么简单和理想化。
虽然课程学的东西内容很好,老师也很耐心地在教。但是我发现我还需要自学很多东西,不然只在大学期间跟着课程去学是难以去学完整个内容的。
还有和我同专业的同学。
怎么说呢,他们对计算机的态度和我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我是认为,大家是抱着对计算机感兴趣才选择的这个专业,可是他们的选择原因似乎是因为觉得这个专业赚钱更多。
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上大学才买的电脑,都是电脑小白,连电脑的基础操作都玩不明白。
这应该是没关系的,因为我觉得只要肯学习,这些困难都能解决的。
可是看到挺多上专业课在摸鱼、睡觉的同学,我明白了,并不是有很多人是真的喜欢计算机。只是随波逐流,随便选了一个专业罢了。
当然,我承认其中不乏一些真的想学到东西的同学。
但是,我看到他们在宿舍拿着电脑,打开电脑就是在那里打游戏,到学期中都没有装好IDE,环境变量都没有配置好。
在我抱怨我在学校的遭遇的时候,我的母亲开导我。她说:“你干好自己就行了…”
确实,谁管他们呢?
其实,在这么多的接触和了解之后。其实我要责怪的、埋怨的,还是那个不努力的自己。
既然你这么不满、这么不喜欢,可是你还是被分到了这里,那你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说实话,我自己也歧视我自己,我觉得我也是一个没用的人。
由于你的能力,所以你被分配到了这样的环境。说到底,这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
但,是否有办法可以改变自己呢?
——我相信是可以的。
而我目前,也在寻找着能够改变我的方法。
所以,这就是我现在的对自己、对计算机、对现状的想法和态度了。
二、为什么要写这一篇博客?
1.留给自己看
写下这一篇博客,也是写下了自己的初心吧。
因为我现在的想法是迫切地想要提升我自己、想要在计算机这个专业去学到真真切切的东西,所以在这里写下来,可以让我清楚我需要干什么、我要学什么、我要规划什么。让我自己我未来更加清晰。
而且,当我脱离了自己的初心的时候,希望再看到这篇博客。让它能够使我回忆起来,当时的我的不甘心情还有我的愿望。能够再拉我一把回到正轨。
2.记录我的成长
尊敬的陌生人,
如果你感兴趣,点开了我的主页,看到了这一篇由大一的时候懵懵懂懂的我写出的这一篇博客。
我希望在那时,我可以从现在的大一什么都不会,未来成长为那一个有着足够计算机知识的学生。
我希望我的成长,可以让大家赞赏我。能够激励起大家对计算机的热爱。
虽然我可能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希望大家可以与我友好交流探讨/我非常感谢大家的对我的指出和教学,这会启发我的思路和学习到更多。
另外,在我懒惰的时候,我也希望正在学习计算机的各位小伙伴能够提醒我,让我继续去走好这条成长的道路。
3.写给未来的面试
虽然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未来混口饭吃,但是我还是希望能从事相关计算机专业的工作。
我想要去做研发方向的工作,这是我大一的时候就想要确定的学习方向。
而且,我需要一份合适的工作:去做想做的事情、能每个月汇给父母一笔钱,让他们能舒服地过生活。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得知了写博客、托管代码是记录自己成长的两种很好的方式。
不仅如此,这两种方式也可以写进简历里面以此作为一种增加自己以后简历的加分项和筹码。
如果看到了我简历上面的有关GITEE和CSDN的链接,肯打开我的博客来查看我所写的内容。
我希望可以通过我所写的博客,让面试官看到我整个大学期间的努力和进步。能够给予我信任和青睐,让我任职相关的岗位。
我相信,我的能力值得各位面试官的信任。
我会努力去做好自己,去处理应对各种困难,为公司创造相应的价值。
三、我的目标
既然写了博客,那我在这里写下我的目标。
我的目标分两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
1.在毕业的时候考到一个好学校,继续提高学历
2.做出独立的开发项目
3.考取相关证书,如:软科四级,华为ICT证书
4.在毕业前,将自己所学的所有计算机的知识,转化成我的博客,发布在CSDN里面。
5.在毕业前,将自己学过的、写过的所有代码,都整理在Gitee里面。
不过,我可能也同时用Github去弄我的独立项目,所以这一条目标也是对Github适用的。
关于维护,我会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专门挑一个时间去写好内容和代码。 发布的时间可能需要之后根据习惯和节奏去安排安排。
短期目标
在经过大一的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各位老师的指导过后,我认为,在大一期间我需要完成这几样东西。
1.将目前所开的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学好。
2.先学好技术,将目前在学的c语言和数据结构在大一的时候熟练掌握。
再去根据考试范围去学习其他计算机内容,这也是为了大二做独立项目做的准备。
3.在寒假的时候做一个详细的对行业调查,深入了解行业的行情现况。
4.准备应对三月的软科二级证考试。
5.准备参加六月的蓝桥杯考试,规划好学习进度以便提前开始刷题。
这就是我学习的目标了,我所想的短期目标是会根据时间而去改变的。
我想要,在每学期的开始,在一个悠闲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复盘好自己干了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未来我需要完成什么目标。
而长期目标,我会在毕业之前全都完成它。
在这里,我想引用荀子的一句话来鼓励自己。
这句话也被我挂在了我的电脑桌旁,希望它可以在我懈怠的时候鼓励我。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修身》荀子
四、我学习的方式
关于我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我是比较开放和包容的。
我既认同传统的教授方式,也认同信息时代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简单来说,我学习的方式有这几种:
1.跟着老师学,不懂的就问老师。
2.自己去找书籍去看,去买书看相关内容。
3.在网上去找文章或者视频资料,一步步跟着学和了解内容。
4.去报相关的网络课程,跟着网上老师学习。
5.通过我的莫名奇妙的交际网络,去寻找相关专业人员,请他们解答我的问题。
就倾向来说,我更偏向于通过网络去寻找问题。
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代,我们是有能力通过网络去搜索到我们需要的信息的。
但是,过多的信息,反倒会使人陷入信息茧房当中。
所以,我觉得在利用网络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践。
不要局限于自己看到的内容,一定要试过,才能知道答案。
五、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
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目前对时间的安排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情况。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基本上处于一种忙于参加学校活动和赶趟在学习课程的状态。
晚修或者放学的时候,我不是在写学校工作的ppt,就是在赶紧补网课学习赶进度。
我是觉得这种情况以及严重影响了我的计划,所以我要做出改变了。
因为目前我认为学校开办的活动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参加的价值。
所以等这个星期五参加完最后一个活动,我就会推掉所有学校类的休闲活动,避免因为参加活动去分散我的精力。
然后,我会花更多精力去学习计算机技术上。
因为计算机学习的内容还蛮多的,而且我还要维护Gitee这些。
所以,我决定在除了参加正常学校课程以外,所有的晚修和没课的时间拿来作为我的自学时间。
劳逸结合,在考虑到安排之后,没有课程和时间安排的周六就是我的平常的放松时间。
只有充分的休息,才能更好的保持状态。
当然,寒暑假的时候也需要安排好时间去上课。
不过,等到放假再另写一篇博客安排可能会比较好一点。
六、我想要就职的公司
最后,来说一下我想要进入的公司吧。
我想进入这三家公司:华为、小米、bilibili,理由如下。
1.我想从事系统研发的公司,而华为,小米从事的系统研发是我感兴趣的学习方向。
2.而bilibili,是源于我对她八、九年的认识。我喜欢她的氛围、喜欢她的文化,喜欢她带给我的的回忆和历史
虽然可能和我想从事的方向有所偏差,但是我也是很想要去bilibili去就职,去公司里面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
七、结语
在这里,想再感谢从之前到现在以来帮助过我的人。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就像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一个个前人的托举和教授的。
而且,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学会做一个感恩的人。
虽然我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人,我的心智在目前来说并不像一个成年人。
但是我成长这个阶段,也是许多人付出精心栽培的来的。
我感谢我的父母,能够满足我的任性,让我做想做的事情。
我感谢我的秋姨,能够提高我的眼界和认知,不让我芸芸于普通,停留于小小的地方。
我感谢各位老师,一路走来,无论是学校里面的老师也好、还是说各种地方的老师,通过他们的教导和点拨。我领悟了很多知识,带我提高了境界。
还有很多我需要感谢的人,依靠他们,才有了今天的我。
在大学这条路、在学习计算机的这条路,或许很长、也或许很短。
但是,既然我选择去学习、去钻研,这就意味着我要沉下心来做这件事了。
我要继续努力,去试着闯一闯,不要让自己沉沦在现状。
对了,最后我也要感谢你,这位陌生人。
感谢你看完了我的这篇博客,认识了我,也认识了我的决心。
至于未来怎么样?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