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的景别是指摄像机与被拍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所形成的画面范围,不同的景别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视频景别:
1.远景
远景是景别中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通常用于展示场景的全貌或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适合用于表达大的环境、广袤的景色、群体场景等。在影片中,远景一般用来交代背景环境,故事发生的场景需要切换时,往往也会用远景来转场。
2.全景
全景指画面中主体完整(从头到脚)地填充画面,一般用以表现运动和环境,可以展现完整的环境、人物等,且被拍对象的细节特征相比远景展现得更多一点。全景具有描述性、客观性的特点,多用于塑造人物形象和交代环境,展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中景
中景有时被称为3/4景别,一般会展示被拍主体膝盖或者腰部以上的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桌面以上的物品。中景适合用于表达人物的动作、对话、交流等场景,也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
3.近景
近景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能够让观众更加细致地观察细节,增强观众的感受和体验。近景适合用于表达人物的情感、物品的细节、纹理等场景。
4.特写
特写是人物或物品的局部放大,通常聚焦在人物的脸部或某个特定细节上,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观察细节,突出重点,增强观众的记忆和认知。特写适合用于表达人物的表情、细节、纹理等场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内容和突出细节的作用。
5.大特写
大特写是人物或物品的局部极致放大,是特写镜头的延伸,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细节,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和视觉冲击力。由于特写多含有夸张和渲染气氛的功能,所以也被称为“最具电影感的镜头”。大特写适合用于表达人物的情感、物品的细节、纹理等场景,但需要谨慎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观众产生疲劳感。
6.交代镜头
一般会出现在故事最开始的时候,通过场景构建交代环境、地点、人物、故事调性等信息,让观众对即将发生的故事一目了然。交代镜头一般会使用全景镜头或者远景镜头。
7.牛仔镜头
又称为“美国式中景”,是中景的一种变形,常见于美国的西部片中。在美国西部片中经常会有拍摄一半马背及马背上牛仔的镜头,或者将镜头距离拉到牛仔膝盖以上的部分,为了表现佩戴于大腿的枪套和拔枪动作。
8.仰视镜头
将摄影机处于低位,被摄物体处于较高的位置,可增加视觉对象的威胁性。这种镜头充满了紧张与压迫的感觉,它无形之中将被摄物体提升到了其背景所应有的心理高度上,视觉对象成为了力量的象征,更带有一种速度感和紧迫感。
9.俯视镜头
将摄影机处于高位,被摄物体处于较低的位置。俯视镜头中视觉对象会自然变得弱小卑微,减弱了其威胁性,相对的增强了主观视角的威胁性。
10.主观视觉镜头(POV镜头)
以第一人称视觉展示人物所看到的画面。POV是一种表达人物主观视角的镜头,一般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可以让人产生沉浸式的体验和极强的代入感。
11.过肩镜头(拉背镜头):摄影机背对着一个角色、面对着另一个角色,所以我们会在镜头中看见一个人的肩和背,为观众建立了一条视线,可以让我们进入一个亲密的视角。过肩镜头常用来处理人物对话的场景,它是一种关系镜头,会交待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把观众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从而可以加强观众的影片代入感。
12.双人镜头
一般以中景拍摄的包含了两个角色面部的镜头。双人镜头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为两个人对话的主镜头,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其他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使用,以突出对话过程中的戏剧动作。
总的来说,不同的景别在视频制作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选择适当的景别可以更好地表达视频的主题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