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基本原理

本文介绍了广域网的作用,包括其与局域网的区别,早期的技术限制,电信运营商的作用,以及广域网的基本概念、连接方式、设备角色和技术应用,重点提及了PPP、HDLC、帧中继、ATM、MPLS和SegmentRouting等关键协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局域网主要完成工作站、终端、服务器等在较小物理范围内的互联,只能解决局部的资源共享,却不能满足远距离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要求。通过运营商提供的基础通信设施,广域网可以使相距遥远的局域网互相连接起来,远距离传输数据、语音、视频等,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1、广域网的作用

45230ba56a704946b39a5a16d8620480.png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随着相距遥远的局域网互联的要求产生的。广域网应该能延伸到比较远的物理距离,可以是城市范围、国家范围甚至于全球范围。分散在各个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通过广域网互相连接起来。

早期局域网采用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等技术,其带宽较高,性能较稳定,但是却无法满足远程连接的需要。以快速以太网 100BASE-TX 为例,其以双绞线作为介质,一条线路的长度不能超过100m;通过 Hub或中继器最大可以将其延长至500m;如果通过交换机级连的方法,理论上最大可以延长至几千米。这样的传输距离是非常有限的,无法支持类似两个城市之间的上百千米乃至跨越大洋的上万千米的远程传输。

另一方面,即使现在光以太网支持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或者将以太网技术改造成支持超远程连接,这也同时要求用户在两端的站点之间布设专用的线缆。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的用户组织不具备这种能力,也没有这种许可权。

8044332550114818ad47bb0a52f31ef7.png

 传统电信运营商经营的语音网络已建设多年,几乎可以连通所有的办公场所、家庭、各类建筑等。利用这些现成的基础设施建设广域网,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虽然需要向外界的网络运营商申请广域网服务并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广域网,但与自行布设专线并进行维护的花费相比,这笔费用是物有所值的。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广域网最初都是基于已有的电信运营商通信网建立的。

由于电信运营商传统通信网技术的多样性和接入的灵活性,广域网技术也呈多样化发展,以便适应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多样化需求。例如,用户路由器可以通过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y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或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拨号接通对端路由器,也可以直接租用模拟或数字专线连通对端路由器。建立广域网通常要求用户使用路由器,以便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不同介质,实现复杂的广域网协议,并跨越网段进行通信。路由器端口形态基于广域网所采用的链路互联技术不同而差异较大,同时由于要连接多种类型广域链路和局域网,路由器需要支持丰富的接口。

2、广域网基本概念

  2.1 广域网与OSI参考模型

8eb98318abd44ba4873947ae1e1d9950.png

 站在电信运营商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在广泛覆盖的电信传输网基础上,将传统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结合起来,最大化既有网络资源利用率。而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员需要考虑的是在电信运营商传输网的基础上,如何在利用已有的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或局域网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物理层接口标准,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网络层IP协议上。

广域网的物理层规定了向广域网提供服务的设备、线缆和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机械特性、

连接标准等。常见的此类标准有:

·支持E1/T1线路的G.703接口,E1多用于欧亚,而T1多用于北美;

POS (Packet Over SDH)接口是一种高速广域网接口,可将长度可变的IP数据包映射到SDH同步载荷中进行远程传送,接口速率为155M-40G。CPOS(Channelized POS)是指支持通道化的POS接口,提供对带宽精细划分的能力,减少组网中对路由器低速率物理端口的数量要求。

BNC接口(Bayonet Nut Connector,刺刀螺母连接器,这个名称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接头外形),是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BNC接头至今没有被淘汰,因为同轴电缆是一种屏蔽电缆,有传送距离长、信号稳定的优点。目前它还被大量用于通信系统中,如网络设备中的E1接口就是用两根BNC接头的同轴电缆来连接的。

SFP/SFP+接口(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小封装可插拔光模块)是将千兆及万

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器件。

数据在广域网上传输,必须封装成广域网能够识别及支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广域网常用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用于同步点到点连接,其特点是面向比特,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只能工作在同步方式下。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提供了在点到点链路上封装、传递网络数据包的能力。PPP易于扩展,能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支持验证,可工作在同步或异步方式下。
帧中继(Frame Relay):帧中继技术是在数据链路层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采用虚电路技术,并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功能。

  2.2 广域网连接方式

e14c4b7ae39d4b029ebbfbd7e0d8fab5.png

 目前常用的广域网连接方式包括裸光纤方式、专线方式、虚拟专网方式等。

裸光纤方式,是一种纯粹的专线,用户独占一条永久性、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专用光纤传输线路,不与其他任何用户共享该物理链路。理论上裸光纤的传输带宽是无限的,它的传输速度完全取决于两端的设备,一般裸光纤的接入设备是 DWDM设备(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集型光波复用),应用最为普遍是数据中心同城灾备同步传输。

区别于裸光纤方式,专线方式是指多用户共享同一条物理介质(如同一条光纤),但通过时分复用或波分复用等技术,使每一个用户独占其中某一个时隙或者某一个波长的光波,各用户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独享该时隙或波长的带宽。这种专线业务大多是面向大型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有较高数据接入/互联要求、较高服务要求的客户,一般由运营商提供,为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提共不同种类的专线类型和带宽。专线接入按客户端接入方式不同有如下分类: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通过时分复用技术将一条物理链路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时隙,在运营商覆盖范围内的节点之间以同步、透明的数字电路方式为用户提供两地设备之间的端到端2M及以上速率专线连接。

MSTP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专线基于 SDH 平台,同时实现 TDM、ATM、以及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是基于WDM 技术(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波复用),在超大传输容量的基础上引入了SDH强大的操作、维护、管理与指配(OAM)能力,同时弥补SDH在面向传送层时的功能缺乏和维护管理开销的不足。相对 SDH而言,OTN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提供大颗粒带宽的调度与传送,在省际干线、省内干线以及城域(本地)传送网的核心层调度会优先采用OTN技术来构建,SDH或MSTP线路一般用于城域传送网的汇聚或者接入层。

裸光纤及专线方式的优点是线路品质稳定,带宽有保障,但建设或扩充的线路成本较高,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接受。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是专用网络的延伸,VPN是利用共享的公共网络设施对广域网设施进行仿真而构建的私有专用网络。可用于构建VPN的公共网络并不局限于Internet,也可以是ISP的IP骨干网络,甚至是企业私有的IP骨干网络等。在公共网络上组建的VPN可以像企业现有的私有网络一样提供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管理性等。

 2.3  广域网络设备角色

2b929d9c2a034adbbd3cceac13c4456d.png

 广域网络设备基本角色有三种,CE(Customer Edge,用户边缘设备)、PE (Provider Edge,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和P(Provider,服务提供商设备)。具体定义是:

CE:用户端连接服务提供商的边缘设备。CE连接一个或多个PE,实现用户接入。PE:服务提供商连接CE的边缘设备。

PE : 同时连接CE和P设备,是重要的网络节点。

P:服务提供商不连接任何CE的设备。

2.4  广域网技术应用

424962f607b44e0b8926066f90f0b575.png

 早期的广域网技术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物理链路类型,在数据链路层进行不同的二层封装。在CE与PE之间常用的广域网封装协议有PPP/HDLC/FR等,用于解决用户接入广域网的长距离传输问题。

在ISP内部常用的广域网协议主要是ATM,它用于解决骨干网高速转发的问题。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基于信元(Cell))的交换技术,其最大特点是速率高、延迟小、传输质量有保障。ATM大多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速率可高达上千兆,但成本也很高。ATM 同时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可以用于承载IP 数据包。

5ab096ca203243cdaef65119b95ed635.png

 传统以太网最初是一种LAN 技术,随着光以太网的发展,以太网传输距离得到极大提升,并且随着以太网认证计费、服务质量、可管理性、信息安全、可靠性等技术逐渐成熟,以太网技术开始应用到广域网领域,在10G 以太网标准中已经有了对应的广域网接口,时下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城域网建设主流技术。

在ISP 内部早期使用的ATM协议,因为协议体系复杂,成本高昂,并未得到广泛应用。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签交换)结合了 ATM和IP 技术的优点,用一个短而定长的标签来封装网络层分组,数据包抵达路由器或交换机后只需要一次查表,就能找出与其唯一匹配的表项,确定报文的出接口,不用依次匹配路由表,同时MPLS极大的改善了IP协议在QoS等方面缺陷,逐渐取代了ATM协议。

但MPLS 需要运行独立的标签分发协议,协议体系较复杂,维护困难,影响网络的扩展,被称为“下一代MPLS”的Segment Routing技术很好地继承了 MPLS的优势,同时也对MPLS的劣势进行了颠覆和创新,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