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学习(为了快速上手,方便编程)
Linux的文件系统是一个树形的分层组织结构。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
- /bin :bin是二进制(binary)引文缩写,存放二进制的文件,常见为命令
- /boot:存放系统启动时需要的文件
- /dev:包含了所有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
- /etc:存放了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lib:存放系统动态连接共享库
- /home:普通用户的主目录
- /root:根用户(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文件的权限
权限:用户(创建者、同组用户、其他用户)
权限类型 | 应用于目录 | 应用于任何其它类型的文件 |
---|---|---|
读(r) | 授予读取目录或子目录内容的权限 | 授予查看文件的权限 |
写(w) | 授予创建、修改或删除文件或子目录的权限 | 授予写入权限,允许修改文件 |
执行(x) | 授予进入目录的权限 | 允许用户运行程序 |
- | 无权限 | 无权限 |
- 在输入命令ls -l之后,关注drwxr-xr-x高亮的三位,分别是读、写、执行。
Linux文件系统与Windows文件系统的区别:
Windows多了一个新盘(比如U盘)就是多了一个分区
Linux多了一个新盘(比如U盘)以目录结构方式使用
文件和目录的相关命令
打开命令终端端口快捷键:Ctrl+Alt+T
再开一个窗口:Ctrl+Shitf+N
在同一个窗口中开一个标签:Ctrl+Shitf+N
1、目录命令
man + 命令:查看命令的帮助内容(手册)
ctrl l:清屏
cd:切换目录
cd ..:返回到上一级目录
ls:查看目录下有什么文件
ls -a:显示以点开头的文件
ls -l:显示文件信息更加详细
ls -R:目录里面还有目录,将会递归显示
pwd:显示用户当前位置
2、查看文件内容
cat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打印到终端上
cat -s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打印到终端上并 合并空白行 为一个空白行
cat -b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打印到终端上并 显示行号
nl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打印到终端上并显示行号
head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前十行打印到终端上
head -n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 前n行 打印到终端上
tail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后十行打印到终端上
tail -n + 文件名称:将文件内容 后n行 打印到终端上
3、复制命令
cp
cp + 文件名称 + 新文件名称:在目前路径下,将 文件 备份为 新文件,文件仍然存在
例:cp text.c text4.c
cp + 文件名称 + …/:将文件复制到上一级目录
例:cp text.c ../
cp + 文件1 + 文件2 + …/:将文件1和文件2复制到上一级目录(用于多个文件的复制)
例:cp text1 text2 ../
cp + 文件名称 + …/新文件名称:将文件复制到上一级目录并改名为新文件
例:cp + test.c ../bak.c
cp -r:用于文件夹,用法同上
4、移动命令
mv
mv + 文件名称 + …/:将文件移动到上一级目录,移动后当前目录下文件不再存在
例:mv text1.c ../
mv + 文件1 + 文件2 + …/:将文件1和文件2移动到上一级目录(用于多个文件的移动)
例:mv text1.c text2.c ../
mv + 文件名称 + 新文件名称:将文件改名为新文件
例:mv text.c text1.c
mv + 文件名称 + …/新文件名称:将文件移动到上一级目录并改名新文件
例:mv text.c ../text1.c
5、创建和删除文件
touch + 文件名称:创建文件
rm + 文件名称:删除文件
mkdir + 文件夹名称: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rm -i + 文件(夹)名称:删除文件夹
rm -f 文件(夹)名称 :强制 删除文件(夹)
rm -i 文件夹名称:删除的文件夹
- 文件名称**:创建文件
rm + 文件名称:删除文件
mkdir + 文件夹名称: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rm -i + 文件(夹)名称:删除文件夹
rm -f 文件(夹)名称 :强制 删除文件(夹)
rm -i 文件夹名称:删除的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