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团圆味
文 / 李佩云
我的家乡在宁波,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糯米的甜香。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汉武帝时期人们用汤圆祭祀"太一神",后来慢慢变成了团圆的象征。
"咚咚咚",案板上的糯米粉像初冬的细雪,奶奶把温水和进粉里,面团渐渐变得像云朵一样柔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揪下一小块面团,在手心里揉成小碗状。妹妹踮着脚尖够到案板,结果鼻尖上沾满了白粉,活像只小花猫。
"芝麻馅要像包小宝宝那样小心。"奶奶把黑亮的芝麻馅放在我手心的面窝里。我屏住呼吸慢慢收口,可面皮偏偏裂开小嘴,露出里面的"黑牙齿"。妈妈笑着接过我的"伤员",手指灵巧地转了两圈,立刻变出个圆滚滚的"小雪球"。
"咕嘟咕嘟",大铁锅里清水沸腾。爸爸用木勺轻轻搅动漩涡,汤圆们像一群白胖的小鸭子游进池塘。透过氤氲的水汽,我看见汤圆渐渐变得透明,隐约透出里面的黑珍珠。奶奶说这叫"琉璃汤圆",是宁波汤圆最地道的模样。
盛在青瓷碗里的汤圆挨挨挤挤,浇上金黄的糖桂花。我迫不及待咬开,黑芝麻馅立刻涌出来,烫得我直哈气。糯米的清甜裹着芝麻的浓香在舌尖化开,像咬住了月亮的一角。
窗外的红灯笼在暮色里摇晃,我们的笑声和糯香飘出窗外。那些圆滚滚的汤圆里,包着的不仅是甜蜜的馅料,更是一代代人传承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