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 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美OAM体系,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
另外,它可利用各种底层传输通道(如SDH/Ethernet/OTN)。总之,它具有完善的OAM机制,精确的故障定位和严格的业务隔离功能,最大限度地管理和利用光纤资源,保证了业务安全性,在结合GMPLS后,可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及网状网的高生存性。
主要特点
1.通用分组交叉技术
PTN使用了通用的分组交叉技术,实现了一个灵活支持同步复用的业务与灵活支持以太网业务的交换平台。它解决了以太网设备无法高效地传输到较高QoS的业务及MSTP设备的数据吞吐量较低等缺点,有助于PTN网络顺利地适应未来行业融合的新要求。
2. 可扩展性技术
通过网络分层和分域实现了PTN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同的业务信号可以分层灵活传输和交换。PTN的分层和分域模式也可以创建在传统的传输技术,如SDH 、OTN或以太网,但是这种分层模式从传统网络的概念摆脱出来,使PTN网络可信和灵活,服务和应用程序独立的低成本网络传输平台,来满足各种需求的多业务传输和应用程序。
3. 同步技术
PTN技术同步技术包括两个方面:频率同步(时钟同步)和时间同步。PTN网络主要用于分组业务,不需要同步。而PTN定位为多业务的统一平台,为了满足传统TDM业务和其他传输网络应用场景的同步需求,PTN网络需要考虑同步问题。因此,有必要创建PTN网络时钟和时间同步系统。当传输网络支持TDM业务时,需要在网络出口提供一种重建机制,用于重建TDM码流的定时信息。PTN网络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满足网络操作的频率要求,提出了以下频率同步处理技术:同步以太网、时钟在分组上传送、电路仿真服务CES、精确时间协议、自适应和差分时钟恢复等。
PTN是基于分组转发的面向连接的多业务传送技术。PTN支持电信级以太网、TDM和IP业务承载,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扩展性、高业务质量和可控可管等电信级网络特点。基于 MPLS-TP的PTN包括如下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1)分组转发机制
PTN数据转发基于标签进行,即由标签构成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路径, MPLS-TE基于20比特的 MPLS-TP标签转发,是局部标签,在中间节点进行LSP标签交换。
(2)多业务承载
MPLS-TP采用伪线电路仿真技术来适配不同类型的客户业务,包括以太网、TDM和ATM等客户业务。支持以太网点到点线型业务、以太网多点到多点专网线业务和以太网点到多点树形业务。
(3)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PTN的 MPLS-TP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分为虚线层、标签交换路径层和段层三层。每层都支持运行维护管理功能机制,包括连续性检验、连接确认、性能分类、告警抑制、远端完整性能等。
(4)网络保护方式
MPLS-TP支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保护方式,主要有环路保护、线路倒换和网状网恢复等。保护倒换时间≤50ms,保护范围包括光纤、节点、环的段层等;线路倒换时间≤50ms网状网的恢复,主要依靠重新选择路由机制完成。
(5)服务质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