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自强光源(如太阳或人造光)的光线直接到达镜头时,它们会反射并反弹到不同的镜头原件甚至传感器上,从而降低图像质量并在图像中产生不需要的物体。 这种现象被称为“眩光”,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图像,通过引入不同颜色的薄雾来大幅降低图像对比度,也可以添加圆形或半圆形光晕或“鬼影”,甚至是各种颜色强度的奇怪形状的半透明对象。在摄影中眩光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用来给图像添加艺术元素。镜头光晕也经常被添加到电影和电脑游戏中,以增加真实感和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一、什么是镜头眩光?
当一个光源点(如太阳)比场景中的其他部分亮得多时,在图像中(在镜头视角范围内),或者不存在于图像中只是光打到镜头,就会发生镜头炫光。根据这个强光源的位置,它可能会导致很多的模糊/对比度不足、球形和多边形瑕疵、带有彩虹颜色的半圆形状、或者以上所有情况的组合分散在整个图像中。这是由镜头内部或者甚至是成像传感器和镜头之间的内部反射引起的。
如图2所示,常规光线(红色)沿着它们的正常路径,直接到达图像平面(绿色),而强光源(蓝色)可以从镜头表面分裂或反射,最终到达画面的不同部分(蓝色虚线)。当光线穿过镜头时,如果光线被挡着,光线也会被反射,从而导致更明显的眩光。
二、面纱眩光
当强光源在镜头视角之外,也就是图像中没有光源,但光线仍然会到达镜头,此时会出现面纱眩光。这会导致非常明显的柔雾感/对比度不足,画面的暗部区域会变得更亮,看起来颜色更淡。采用多层涂层透镜元件的高质量透镜有助于减少面纱眩光,但是成本较高
图3
如图3所示,太阳位于拍摄对象的正上方,在图像区域之外,但它的光线仍然会到达镜头,并在照片中的人周围产生了朦胧的光斑。面纱眩光不仅影响了太阳周围的区域,也对人的头发、脸甚至衣服都有严重的影像,导致对比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面纱眩光实际上是故意允许的,提供了一个情绪化的、明亮的镜头。 不好的是,面纱眩光可能会因多种因素而加剧,如镜头内的灰尘、脏的镜片、脏的/低质量的滤光片、没有防反射多层镀膜技术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效果在图像中看起来很差。
图4
如图4所示,这个镜头不适合正在阳光下拍摄,是整个图像看起来很模糊,看不到细节。部分原因是没有多层镀膜技术,另一部分原因是长时间镜头内积累的灰尘导致了额外的反射。
三、鬼影眩光
与图像看起来模糊且对比度极低的面纱眩光不同,鬼影眩光或简称“鬼影”,可代表图像中可见的所有“伪像”,无论是强光源的反射还是类似于透镜光圈的形状。这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球体通常与光源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覆盖整个图像,有几十种不同的“伪像”。
除了图像中可见的面纱眩光,还可以在图像中看到圆形的“伪像”,这些被称为“鬼影”。这些眩光的总数会因镜头中的透镜数量而变化。通常,透镜越多,图像中出现的“鬼影”就越多。
四、传感器/红点眩光
由成像传感器和镜头之间的光反弹而产生的眩光称为“红点眩光”,也可以被称为“传感器眩光”。与镜头眩光不同,红点眩光不仅仅是镜头和光圈反射的光,而是从成像传感器反射到镜头,然后返回到成像传感器的光。
除了图示的多边形光圈鬼影,还可以看到一堆围绕太阳的红点——这些是sensor上的微透镜,在图像中被放大了。
五、影响镜头眩光的因素
虽然现在大多数镜头都采用了特殊的多层镀膜技术来减少眩光,但即使是一些专业级镜头也可能出现可见鬼影甚至面纱眩光的图像。这是因为光源在图像中的位置和光线到达镜头的角度,对图像中的显示方式和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以及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
1.透镜——镜头的透镜越多,眩光越容易出现
2.焦距——广角镜头的设计不仅能很好地处理眩光,并且焦距越短,光源看起来越小。另一方面,长焦镜头的表现要差得多,因为长焦会放大了一切,所以长焦镜头拥有巨大的/长的镜头罩。
3.镜头设计——好的镜头设计肯定会影响镜头眩光。即使不使用昂贵的涂层技术,也可以大大减少眩光和鬼影。
4.多层镀膜——多层镀膜的透镜元件肯定会对眩光性能产生巨大影响。
5.Filters——低质量的Filters会在图像中产生更多的眩光和鬼影问题。
6.镜头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镜头都会堆积灰尘,内部灰尘会导致更多的眩光。
7.镜头上的指印和其他颗粒也会产生更多眩光/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