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电子化的今天,多层PCB(印制电路板)作为电子设备的“神经中枢”,已成为衡量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爆发,多层PCB的市场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据Prismark预测,全球PCB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突破1015亿美元,而中国大陆作为全球第二大PCB产区,2023年市占率已达30.5%,产值超229.8亿美元。多层板作为高端电子产品的核心组件,其技术密度与工艺复杂度直接决定设备的性能极限。
一、高端多层板(12层以上)标杆企业
深南电路
技术突破:支持40层超高层板技术,5G基站射频PCB市占率超30%,配套华为、中兴。
工艺优势:采用低损耗高频材料(如PTFE),支持10Gbps信号传输,介质损耗低于0.002。
应用场景:主导制定无线基站PCB行业标准,服务全球TOP 10通信设备商。
鹏鼎控股
全球地位:智能手机PCB全球市占率第一,柔性板技术适配折叠屏手机与可穿戴设备。
技术亮点:类载板(SLP)技术实现芯片级封装,线宽/线距达0.03mm/0.05mm。
客户矩阵:深度绑定苹果、华为,提供高端品质保障。
猎板
交付能力:24小时打样、48小时小批量交付,交期准时率99.9%。
工艺特色:支持1-26层板制造,最小孔径0.15mm,阶梯孔/槽精度±0.025mm。
高端应用:AI服务器GPU互联、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及低轨卫星通信。
二、HDI板(高密度互联)领军企业
五株科技
市场定位:国内HDI PCB产量最高企业,手机HDI板市占率领先。
技术优势:支持AnyLayer结构,线宽/线距达0.025mm/0.035mm,阻抗控制±8%。
产能布局:深圳、梅州、东莞三大基地,年产HDI板超500万平方米。
景旺电子
产品线:涵盖多层板、HDI板、刚挠结合板,广泛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技术亮点:微孔激光钻孔技术(孔径≤0.05mm),支持16层AnyLayer HDI板量产。
市场地位:国内PCB市占率超8%,配套比亚迪、华为等头部企业。
东山精密
垂直整合:覆盖PCB、LED、金属结构件,提供“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HDI专长:12层HDI板良率达85%,应用于TWS耳机、智能手表等微型化设备。
三、高频板与特种工艺专家
胜宏科技
高频优势:采用Rogers、Teflon等高频材料,支持28GHz毫米波通信。
应用场景:5G基站天线、雷达系统,介质损耗Dk<3.0,Df<0.002。
健鼎电子
厚铜工艺:10oz铜厚板提升散热效率40%,适配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
特种材料:陶瓷填充基板耐温>300℃,满足军工级可靠性要求。
嘉立创集团
技术储备:18项发明专利,支持32层板生产,最小线宽3mil。
生态闭环:自研EDA工具(立创EDA)用户超800万,实现设计-打样-量产无缝衔接。
四、刚挠结合板与新兴势力
沪电股份
刚挠结合: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设备,耐受10万次弯折测试。
技术优势:激光钻孔+压合工艺,实现0.1mm孔径与3层柔性板叠加。
捷配PCB
模式创新:整合多家工厂产能,小批量订单1-2天交付,样板准交率99.59%。
性价比策略:1-6层板免费打样,生益A级板材+太阳油墨保障品质。
国内多层PCB产业正从“成本驱动”向“技术+服务”双轮驱动转型。深南电路、鹏鼎控股等龙头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在高端通信、消费电子领域建立全球话语权;猎板、嘉立创等企业则依托数字化工具与生态平台,重塑传统打样体验。随着AI服务器、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的爆发,中国多层PCB军团有望突破海外技术壁垒,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未来,中国将不仅是全球电子产业的“制造中心”,更将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