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B设计思路及使用教程
第一步,先配置些基础数据
1)基础配置管理:在这里实现设备品牌管理、合作单位管理(供应商管理、业务部门管理、承建单位管理、运维单位管理、维保单位管理)、采购合同管理、设备维护人管理、其他配置管理(存储架构管理、接口类型管理等)
看到上面的配置管理,是不是感觉有点多,有点复杂?
其实这些基础配置数据要是梳理清楚了,后期在平台上可以查询丰富的设备信息,就不用查Excel表了。这些数据不配置,并不会影响监控,但告警推送的信息就比较薄弱些。
第二步,添加数据中心
如果贵司有多个数据中心,那这个设计对您会很有帮助。
我们支持将多个数据中心的IT基础设施,汇聚到一个平台上来监控,只要您的网络是互通的就OK。
然后实现一张大屏,汇聚多个数据中心告警,一览全局!
同时,通过RBAC的 “用户管理” 功能,实现 “谁负责、谁管理、谁查看” 的多租户管理模式。如下图:
通过 “设备视角” 来分配权限
通过 ”业务视角“ ”视角来分配权限
我们在干运维项目的过程中,发现管理设备一般有2个视角:
主机运维部门A同事管理物理服务器,B管理网络设备,这里就可以通过“设备视角”来分配权限。
业务管理部门A同事负责OA系统,B负责ERP系统,这里就可以通过“业务视角”来分配权限。
最终,大家都能关注到自己应该管理的设备,也只能看到对应的告警,避免了 “多余信息” 的干扰。
第三步,添加完数据中心,就要添加对应机柜信息了
添加机柜信息有啥用?我们在监控物理类设备时,可以选择在那个数据中心,那个机柜,上架在那个位置等信息,后期告警信息会一并推送,这样就方便大家寻找设备了!
添加界面如下:
第四步,添加线架信息
我们计划后期再详细开发这块功能,其实底子就开发完了,但是觉得不完美,打算重新设计下。开发完能实现数据中心线缆连接的管理,包括跳线情况的管理。工作这小20年,见过太多 “蜘蛛洞” 机房,线缆如蜘蛛网一样。
第五步,添加网络分区
大型的数据中心,网络一般都分成几个区域,如安全管理区、互联网接入区、后台运营区等,我们大多的设备都属于某个区域,这个信息维护进去,后期添加监控对象的时候,可以和 “网络分区” 进行管理,最终实现在前端页面根据分区进行快速查询定位。
第六步,添加运行环境
包括OS、DB、中间件3个层面的信息维护,如下图:
维护这些信息的价值在于,后期录入监控设备的时候,可以通过下拉菜单选择这些信息,效率就比较高了。
这一篇先讲到这里,我们维护的这些信息,最终会在设备监控页面的 “设备详情” 中集体展示,方便设备出现故障后,快速的查阅到这些信息。如下图:
谢谢您的观看,下一篇我们讲后面6个CMDB小模块的功能作用。
欢迎大家在官网进行下载试用,我们2025年4月底将对外正式开发!
官方下载网址:https://www.gm-monit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