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园区智能管控平台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针对企业安全管理痛点,构建 “安全管理一张图” 架构,集成重大危险源监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人员定位、特种作业票、智能巡检、应急响应等核心功能,通过AI 视频分析、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风险分级管控、隐患闭环治理、作业流程无纸化及应急处置高效化,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数字化水平,构建 “技防 + 人防” 一体化体系,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一、建设背景
-
国家政策驱动
- 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出台《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要求化工企业建设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推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融入安全生产。
- 地方规范如《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要求》强调危险化学品企业需实现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
-
企业安全管理痛点
- 人员层面:安全意识薄弱、作业流程不规范(如未佩戴劳保用品、随意进入危险区域)。
- 设备与环境:重大危险源靠人工监控,隐患排查依赖纸质台账,效率低且易遗漏。
- 管理体系:风险管控缺乏科学工具,应急响应依赖经验,缺乏实时数据支撑。
二、平台整体架构
-
技术架构
- 基础设施层:部署传感器(有毒可燃气体监测)、定位设备(RFID 标签、蓝牙信标)、工业通信网关(连接 PLC、DCS 系统)。
- IOT 支撑平台:数据引擎(实时数据库、报警服务器)、定位引擎(二维 / 三维定位)、AI 引擎(视频智能分析)。
- 应用服务层:覆盖安全管理全流程,包括风险评估、作业审批、应急演练等。
- 综合展现层:PC 端大屏、移动端 APP、智能手表等多终端数据同步。
-
网络架构
- 采用 ** 工业安全隔离网关(pSafety Link)** 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支持有线 / 无线混合组网,实现设备层与管理层数据互通。
三、核心功能建设
功能模块 | 核心技术 | 关键能力 | 典型应用 |
---|---|---|---|
重大危险源监控 | 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风险等级算法 | 实时监测危化品存量、气体浓度,动态生成风险四色图,支持一级至四级风险分级预警。 | 丙烯醛储罐区实时浓度监测,超标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同步推送至应急平台。 |
双重预防机制 | JHA/SCL 风险分析、隐患闭环管理流程 | 风险点辨识(如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分级管控(重大 / 较大 / 一般 / 低风险)、隐患 “排查 - 整改 - 验收” 闭环。 | 反应区重大风险区域设置电子围栏,隐患整改率达 98%,整改周期缩短 40%。 |
人员定位管理 | UWB 高精度定位、蓝牙信标 | 实时追踪人员位置,统计区域人数,违规越界 / 超员告警,应急时快速锁定涉险人员位置。 | 化工生产区实时显示 305 人分布,动火作业区超员自动报警,响应时间<10 秒。 |
特种作业票系统 | 无纸化审批、电子签名、资质自动校验 | 动火 / 受限空间等 7 类作业票在线申请,关联风险评估结果,自动匹配安全措施(如盲板隔离、气体检测)。 | 作业票审批流程从 24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承包商资质到期自动提醒,违规作业记录下降 60%。 |
智能巡检系统 | NFC 标签打卡、GPS 轨迹校验 | 按计划自动下发巡检任务,异常问题拍照上传,漏检 / 路线偏离自动预警。 | 储罐区巡检到位率提升至 99%,异常问题处理时效从 4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 |
应急管理 | 数字化预案、VR 仿真培训、应急资源调度 | 三维场景模拟事故推演,移动端一键启动预案,自动调用周边 300 米内消防设施。 | VR 模拟受限空间中毒事故,培训参与度提升 80%,应急响应流程时间缩短 50%。 |
数据驾驶舱 | BI 数据分析、可视化图表 | 实时展示风险点数量(125 个)、隐患处理进度(55 个待整改)、作业票统计(86 起 / 日)。 | 管理层通过驾驶舱实时查看厂区安全态势,重大隐患闭环率达 100%。 |
四、预期效果与价值
- 管理效率提升:
- 隐患排查效率提升 50%,作业票审批时间缩短 80%,应急响应速度提升 60%。
- 安全风险可控:
- 重大危险源监测覆盖率 100%,风险分级管控落地率 95%,事故发生率预计下降 40%。
- 技术融合创新:
- 集成 AI 视频分析(安全帽识别准确率 95%)、数字孪生(三维场景还原度 98%),实现 “人、物、环境” 全要素数字化管理。
关键问题
-
政策如何具体驱动数字化园区智能管控平台建设?
- 答案:国家通过《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要求化工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地方如江苏、河北等地出台细则,规定危险化学品企业需部署智能门禁、重大危险源监测系统,推动企业从 “经验管理” 转向 “数据驱动”。
-
平台如何解决传统安全管理中的 “人、物、流程” 痛点?
- 答案:
- 人员:通过定位系统和 AI 视频监控,实时追踪行为(如未戴安全帽识别),违规行为自动抓拍告警。
- 设备: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状态,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模拟设备故障影响,提前预警异常。
- 流程:特种作业票系统实现无纸化审批,自动匹配安全措施,流程标准化率达 100%,减少人为疏漏。
- 答案:
-
核心技术如何支撑平台实现 “智能管控”?
- 答案:
- AI 视频分析:识别安全帽(准确率 95%)、烟火(响应时间<5 秒),实时过滤不安全行为。
- 数字孪生:构建厂区三维模型,动态映射设备状态和人员位置,辅助应急演练和风险推演。
- 物联网技术:通过 RFID 标签和传感器,实现 “人、车、物” 位置和状态实时同步,数据采集延迟<200ms。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