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案聚焦新型智慧园区建设,针对传统园区综合安防弱、服务模式落后等问题,提出以实现智慧安防、智慧通行、智慧服务、智慧楼宇为目标的解决方案。通过搭建涵盖设施层、网络层、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技术框架,打造智慧园区一张图和可视化一体展示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在主题应用上,从智能安防的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到智慧通行的便捷管理,再到智慧服务的多元场景打造以及智慧楼宇的设备智能管控,全面提升园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园区环境。
- 智慧园区概念及分析
- 发展阶段:园区发展历经从 1.0 的物理空间,到 2.0 的基础服务、3.0 的增值服务,再到 4.0 智慧园区的过程,智慧园区具备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智能提升的特点,提供 AIoT 智慧服务。
- 园区现状:传统园区存在综合安防弱,如安防排查依赖人力、智慧预警难;服务模式落后,服务内容分模块难以形成闭环;通行体验差,人员车辆管控困难;楼宇状态感知弱,物联信息汇总及设备运维缺乏依据等问题。
- 需求分析:在管理方面,对人员、车辆、安全管理有智能化需求;在服务方面,需要智能、便捷、精准的服务。
- 建设目标:打造智慧安防、智慧通行、智慧服务、智慧楼宇,涵盖周界围栏、机器人巡逻、智慧会议、消防监测等多个应用场景。
-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 技术框架:采用分层架构,设施层包含摄像机、闸机等设备;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数据层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分析;平台层有数据综合管理、物联网等平台;应用层涵盖物业管理、智慧安防等多种应用。各层协同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 智慧园区一张图与可视化一体展示平台:以园区基础数据为基础,通过统一可视化平台实现 “以图管园”,展示生产数据、管理服务等内容,对园区安防、通行等情况进行实时呈现,如展示今日告警次数、通行人次等数据。
- 智慧园区一脸通:涵盖门禁控制、园区服务、考勤等场景,实现全园消费统一授权、数据统一管理与共享,方便人员在园区内的活动。
- 主题应用
主题 具体应用 功能描述 智慧安防 周界围栏 结合平台实现报警 - 联动 - 识别 - 上报 - 处理闭环,保障园区安全 实时视频 多点位视频采集,支持查看、回放与下载 视频结构化 提取人员、车辆关键特征,降低存储,提升搜索排查效率 人像检索 在库中检索人员身份,管控特殊人员 轨迹分析 分析人员活动轨迹,包括落脚点和活动规律 黑名单管控 比对人脸,预警黑名单人员,支持多维度布控 陌生人管理 预防未授权人员进入严控区域,多种预警与报警手段 智慧通行 门禁管理 多种智能门禁方案,员工刷脸进出,便于管理追溯 考勤管理 多种考勤方案,智能分析,支持异常申请审批 智能梯控 权限控制,与门禁联动派梯,提升安全性与便利性 智能迎宾 识别贵宾,展示欢迎信息,发送来访提醒 访客管理 支持线上线下预约注册,便于记录追溯 智慧服务 智慧食堂 自助选餐、刷脸支付,精准营销,降本增效 智慧会议 会议预定、签到,杜绝作弊,支持数据统计 热力分析 统计分析人流趋势、分布、画像等,优化运营 智慧楼宇 公共照明控制 根据环境自动调节照明,节能且满足需求 电梯状态监测 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保障安全 供配电监控 监控电力供应,确保稳定运行 消防监测 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多种报警手段 给排水监控 监测给排水系统,保障正常运行 空调控制 智能调节空调,提升舒适度与节能 BIM 建模 数字化建模,辅助管理与运维
关键问题
- 智慧园区的技术框架如何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应用?
- 智慧园区技术框架通过设施层采集设备数据,网络层传输数据,数据层进行存储、分析与挖掘,平台层的多个平台对数据治理与管控,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应用层基于这些数据提供各类服务,如智慧安防中的视频结构化就是对采集的视频数据深度分析,为园区管理提供支持。
- 智慧通行系统相比传统通行管理方式有哪些优势?
- 智慧通行系统 “把好三道门”“管好四类人”,采用多种智能设备,如动态非配合人脸识别门禁、机器人防控人脸识别闸机等。员工可刷脸快速进出,无需手动操作,且具备多种考勤方案和智能分析功能,能有效管理人员通行。相比传统方式,其效率更高、管理更精准,还能实现与其他系统联动,如门禁与梯控联动派梯,提升整体通行体验。
- 智慧服务中的热力分析如何为园区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 热力分析通过统计人流趋势、分布和人群画像等数据,让园区运营者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人员流动情况。例如根据人流分布调整商场店铺布局,依据人流趋势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针对人群画像进行精准营销,从而优化园区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