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4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2025临界点:AI智商超越人类,经济规则即将改写
浮现中的AI经济在人类经济活动数字化的浪潮中,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走完了前两步,正在浮现中的AI经济,可能带来更大的变化。人类经济活动正在数字化:1946年,人类发明了计算机,这标志着人类的计算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从手动到机械,终于到了电子形式。计算机的出现,把计算能力提高到了远超过人脑计算能力的程度。1874年,英国人威廉·尚克斯花费了15年时间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 (但是到1945年,尚克斯计算的圆周率被发现从528位之后是错误的);2019年,谷歌云平台帮助人类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31.4万
2025-08-29 16:15:00
435
原创 氛围编程最新指南,三层AI编程结构:顺境Cursor,逆境Claude,绝境GPT-5 Pro
为任务选择合适的模型,已然成为了一门艺术!刚刚,大神Karpathy发布全新Vibe Coding指南!这三层递进的结构,不仅是Karpathy对编程技巧的分享,更是他对Vibe Coding概念的一次升级式售后。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总的来说,Karpathy这套三层结构源自个人编程的实战经验。他根据工具的和,对Cursor、Claude Code/Codex和GPT-5 Pro进行了结构化组织——
2025-08-29 14:15:00
588
原创 专业游戏AI大模型,美术师做动画不用辣么“肝”了
这项技术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已有蒙皮数据的特征进行学习,能够在相似的衣物数据集上进行预测,实现包含骨骼与面片的网格智能蒙皮,并在《和平精英》《QQ炫舞》等游戏中投入使用。据陈冬透露,随着2023年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他们意识到大规模的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进行预训练后能带来强大的生成式能力,于是团队加大了对游戏开发中成本最高的3D模型与动画生成领域的投入。3D建模是把概念设计稿变成“立体数字模型”的过程,产出的是“静态数字模型”,要让角色能动起来,就得经过“骨骼绑定→蒙皮→动画制作”流程。
2025-08-29 11:15:00
673
原创 90%打工人「自费买AI上班」,开启To P革命,每月花20刀效率翻倍
这个真不行,AI产品背后的token成本,是无法忽略的(不像现在云服务和带宽费用,平均到每用户非常低),如果没有一定的收费机制,用户越多,亏损越大,进而没有持续性。从互联网时代而言,我们发现To C的服务,大部分都走了免费路线,其中一小部分走免费+增值收费(视频网站),因为免费无法覆盖成本,但大部分用户还是不愿意付款的。但至少在目前,AI的革命是在以To P这种更务实的方式,在每一次的ChatGPT对话中,在每一个职场人的键盘上,悄然取得成功。要改变To C产品的用户心智是比较难的,用户不愿意付钱。
2025-08-28 16:15:00
484
原创 全球高被引第一人,图灵得主Bengio近百万屠榜,Hinton、何恺明冲进TOP 5
Bengio全球最高引,Hinton、何恺明等上榜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了!Yoshua Bengio成为世界首位「最高引」学者,此外,在TOP 10榜单中,Hinton、何恺明、Ilya Sutskever全部上榜。作为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图灵奖得主Bengio,不仅在计算机领域被引最高,而且还是世界第一。Google Scholar主页中,Bengio更以惊人97万+总引用量,刷新了纪录。
2025-08-28 14:15:00
486
原创 中国人形机器人派系盘点,谁在 “真练”,谁在 “假把式”?
中国形机器人领域已形成高校系(清华系、上海交大系、哈工大系、浙大系等)、科技企业系、车企系、传统机器人企业系等多派系竞逐的格局。各派系凭借自身优势在赛道上探索前行:高校系技术实力强但需加强产品落地,科技企业资金技术雄厚但需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车企系底盘技术和场景应用有优势但核心技术需加强,传统机器人企业行业经验丰富但需持续创新突破,新增的浙大系宇树众擎则在轻量化路线上寻求突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2025-08-28 11:15:00
465
原创 霍夫曼意识现实论研究:与丹尼特、辛顿的系统对比
我并不是说世界不存在。我只是说我们看到的,不是它的样子。我们看到的是一套”图标界面,是生存进化构造出来的。一个客观现实存在着,由许多相互作用的意识代理人组成。每个代理人具有体验(experience)与行为(action)的能力。这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泛心论,而是一种结构化、可建模的哲学主张。维度霍夫曼的立场世界本质意识结构(非物质)感知界面进化生成的虚拟交互系统真正实在多意识代理网络空间/时间并非基本实体,属于界面属性与科学的关系建立可计算的意识基础物理模型与宗教/哲学关系。
2025-08-27 16:15:00
747
原创 李飞飞谈 AI 世界模型:技术内涵与应用前景
例如,当我们通过其他技术(如 NeRF 或高斯平面表示法)得到一个初步的三维场景模型后,可能会存在一些噪声或不精确的地方,扩散模型可以对这些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不断地去噪过程,使三维模型更加精确和逼真。她强调,空间智能是智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现实的三维物理世界,还是虚拟的数字宇宙,空间感知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更为古老而本能的能力。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当前 AI 技术,虽然在语言理解与生成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语言在抽象世界的过程中,丢失了丰富的物理与感知信息。参与此次访谈的人物包括。
2025-08-27 14:15:00
518
原创 意识是量子性的?科学家正试图用机器验证
后来,他与麻醉科医师史都华·哈默洛夫(Stuart Hameroff)一起提出,意识或许源自大脑微管中的量子坍缩——在这个过程中,模糊的概率会转化为清晰的觉知,这一理论被称为“协调客观还原”(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简称 Orch-OR)。她认为,如果量子机制真的能催生意识,这将改变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从我们称之为意识的这种难以捉摸的主观觉知,到一只蚊子的内心世界。即使你的大脑是无意识地做出的决定,当你被问到时——你依然会说是“你”选择的。就像一种普遍的连结?
2025-08-27 11:15:00
826
原创 2025年人工智能的7个趋势
除了生成式人工智能,2025 年将是多模态人工智能的时代 —— 即出现能够在单个应用程序中整合多种数据类型(文本、音频和视频)的人工智能驱动模型。通过成功的 “人类在环” 方法,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与人力资源协作,同时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监督和反馈,并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此外,2025 年将见证人工通用智能(AGI)能力的突破,这可能会催生更 “智能” 的人工智能代理,它们能够自主决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高质量数据对其人工智能计划的价值,2025 年将成为企业专注于数据质量的一年。
2025-08-26 18:45:00
465
原创 麻省理工研究:即便建议有误,患者仍更信任AI的医疗建议而非医生
然而,结论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实验三中,若受试者认为回复来自“借助AI的医生”,他们的评价就不那么积极了。随后,团队整理出三组数据集,每组包含30个问答对:第一组是医生的实际回复,第二组是“高准确性AI回复”(即医生大多判定为正确),第三组是“低准确性AI回复”(即医生大多判定为“错误”或“不确定”)当被要求判断医疗回复的来源(医生撰写或AI生成)时,受试者对“医生回复”的来源判断准确率平均为50%,对“高准确性AI回复”的判断准确率为53%,对“低准确性AI回复”的判断准确率为50%
2025-08-26 11:27:18
339
1
原创 DeepSeek开源V3.1:Agent新纪元开启,哪些企业会受益?
随着DeepSeek-V3.1的开源,更多中小企业和开发者能够以较低成本接入先进的大模型技术,加速相关应用的开发和落地,这将进一步打破闭源模式下少数巨头对大模型技术的垄断,促进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而开源大模型DeepSeek-V3.1,虽然在服务支持上可能不如闭源模型完善,但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授权费用,同时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业务场景深度定制模型,尤其适合那些注重技术自主可控和成本控制的中小企业。他们的模型成本大幅下降,利润空间增加,或者可以将节省的成本让利给用户,加速市场扩张。
2025-08-26 11:26:55
384
原创 GPT-5 Pro 独立做数学研究:读论文后给出更精确边界,OpenAI 总裁称这是生命迹象
AI 已经能够自主思考并证明新的数学规律了?OpenAI 研究人员表示,自己喂给 GPT-5 Pro 一篇论文,结果模型读完之后得到了新的结论。在凸优化问题当中,GPT-5 Pro 针对一个边界问题,。消息立即引发全网热议,不到半天推文就有 230 多万次阅读。不过这位研究人员并没有将 GPT-5 Pro 的研究成果发表成论文,理由是被人类抢先了 —— 这篇论文后来又更新了一个版本,给出了新的边界,这个新的边界又把 GPT-5 Pro 反超了。但是,GPT-5 Pro 的证明思路与此并不相同,说明它。
2025-08-25 16:15:00
719
原创 “无人驾驶与人”之浅析
当用户不再关注 “这是无人驾驶还是有人驾驶”,只在意 “它是否安全、方便、懂我” 时,无人驾驶才真正实现了 “为人服务” 的本质 —— 就像今天的电梯,人们不会纠结 “它的机械原理是什么”,只需要 “按下按钮就能到达目的地”。无人驾驶要 “正确理解为人服务”,核心在于破除 “技术至上” 的迷思,回归 “人的需求” 这一根本出发点 ——技术是工具,服务是目的,最终要通过自动化出行解决人的痛点、适配人的习惯、提升人的生活质量,而非单纯追求 “无人化” 的技术指标。
2025-08-25 11:15:00
3109
原创 全能图像编辑 AI 模型 Qwen-Image-Edit 发布:哪里不对改哪里,文字也能随心换
Qwen-Image-Edit 不仅⽀持 low-level 的视觉外观编辑(如元素的添加、删除、修改等,要求图片其他区域完全不变),也支持 high-level 的视觉语义编辑(如 IP 创作、物体旋转、风格迁移等,允许整体像素变化但保持语义一致)。Qwen-Image-Edit 基于 20B 的 Qwen-Image 模型进⼀步训练,成功将 Qwen-Image 的独特的文本渲染能力延展至图像编辑领域,此外,还可以对图像中指定的字母“n”进行颜色修改,将其变为蓝色,实现对特定元素的修改。
2025-08-24 16:15:00
803
原创 微软 AI CEO 苏莱曼:“看似有意识”的 AI 即将到来,恐导致严重后果
我们应开发优先与人类和现实世界互动的 AI,同时确保 AI 始终呈现为 AI,在最大化实用性同时,最小化意识特征。8 月 21 日消息,据外媒 TechRadar 今日报道,微软 AI 首席执行官穆斯塔法・苏莱曼警告称,即使只是鼓励人们相信 AI 有意识,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穆斯塔法・苏莱曼称,所谓“表面有意识的 AI”(IT之家注:Seemingly Conscious AI,SCAI)可能很快表现得、听起来都特别逼真,以至于用户。我们需要的是一种 AI 设想,它可以成为有用伴侣,同时不陷入幻觉。
2025-08-24 11:15:00
1050
原创 OpenAI头号叛徒,竟然是自学的AI???
Tom表示,其实当时他们做出的第一款产品是Slackbot版的Claude,比ChatGPT还早九个月,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服务器基础设施,以及不确定它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于是一犹豫,错失了发布良机。的主要作者之一,负责训练基础设施,将模型参数规模从原来的15亿扩展到了1700亿,可以确保LLM在无需微调的情况下,通过少量示例,就能完成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翻译、问答、推理等任务。这辈子,人类说不定能造出变革性AI,或许我能为此出点力,但AI研究必须是顶级的超级天才,而我大学线性代数只拿了B-。
2025-08-23 16:15:00
789
原创 DeepSeek V3.1 发布,更令人好奇的是UE8M0 FP8
顾名思义,小数点的位置是“浮动”的,既能写成 3.14159 这样的日常数字,也能写成 6.02×10²³ 这样天文级的指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FP32(32 位浮点数)是计算机的黄金标准,它精度高,范围广,几乎是科学计算、图像处理、AI 的通用方式。正如上文提到的,英伟达有自己的“优化”,而国产 GPU 并不具备这种“优化”,如果直接照搬,结果往往是数值不稳定,梯度爆炸,训练根本收不住。这颗芯片历时两年半开发,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训推一体的架构:既能承担大模型的训练任务,又能直接用于推理部署。
2025-08-23 11:15:00
1668
原创 AI时代,如何破解教得浅,学得难?| AI教育论坛观察
通过多年的观课实践,陈静静博士的团队发现了个体学生的学习困境:学生大多经历了浅表学习,即从被动听讲,听从指令开始,对于所学知识不理解、不思考,也不探讨,考试时依靠死记硬背,导致了无法迁移应用所学知识,新知识也无法理解,渐渐地,困难累积越来越多,最终陷入到学习困难中。在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中,探索带来了一些成果,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不乏挫败,但心中的教育使命始终不灭。在AI的助力下的写作,学生不仅仅是完成作文任务,被动等待评价,而是经过多轮修改,和AI、同伴的互动中,丰富了对写作的理解,主动寻求反馈。
2025-08-22 10:59:14
998
原创 大模型时代,普通人的科研上限在哪里?
承接上文”idea“更重要的描述。大模型创造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有太多的问题还没有被很好地研究。比如,虽然大模型评测是如今最炙手可热的方向之一,但此方向依然可以推陈出新:别人做某领域的LLM评测,你就去想想有没有VLM可以做;别人靠收集大量数据来构建benchmark,你就想能不能自动生成评测数据。总之,要比别人多想一步、多扩展一步,这样你就能定义一个自己的研究领域、发表某领域的第一篇文章。
2025-08-22 10:58:57
530
原创 别被辛顿误导!大语言模型可能撑不过3年
在 “人类数据时代”,AI 的训练数据来源互联网上人类生成的文本和图像,由人类专家进行微调,但目前人类数据已接近极限,且基于人类数据的方法无法产生真正的新知识。由此,我们就可以推导,大语言模型最终可能因为无法实现其“替代人类”的目标预设,又不能很好的协作人类发挥人类最优智慧和才能,也无法比世界模型、具身智能、混合模型或其他新兴范式更能创造经济价值,就必然被抛弃,或沦为文本解读、信息整理之类的单一辅助领域,从而放弃创造“通用人工智能AGI或超级智能ASI”的幻梦。就像人类一样,过去经验太多往往也是一种束缚。
2025-08-21 11:40:18
237
原创 2025年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6大人形机器人创新有哪些?
其人形机器人的高动态性能为适应场景奠定了基础。在硬件上,目前,浙江人形已经有轮臂式、双足式、半身式等多种产品形态,8月的WRC上,浙江人形展示了国内首个全尺寸精准作业多地形自平衡拟人行走机器人,引起广泛关注。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从更灵巧的肢体运动控制、更强大的环境感知与具身智能,到更优的能源效率和硬件成本的快速下探,每一次算法优化、每一次材料革新、每一次交互模式的升级,都在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向真正能融入家庭、工厂、服务场景的“通用型智能体”迈进,加速消除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物理世界交互的鸿沟。
2025-08-21 11:39:56
237
原创 Figure 人形机器人首秀灵巧手叠衣服:神经网络架构不变,只增加数据集就搞定
Figure 人形机器人首秀,!在没有任何架构改变、仅增加了数据的情况下,就让原本在物流场景干活的它,轻松习得了新技能。好开心呀,又要开始干活了!随后,它的一双灵巧手十分顺滑地从杂乱的毛巾堆里挑出毛巾,然后进行折叠的操作 ——用拇指描边、拎角、理顺褶皱再叠起来,中间还实时调整操作。整个过程完全采用端到端的方式运行 —— 从视觉和语言输入到流畅、精确的运动控制。不过有网友表示,咋擎天柱 10 个月前就会叠衣服了。
2025-08-20 11:22:37
1070
原创 可实现三重空间感知:Ai2 开源具身机器人 AI 模型 MolmoAct
同时,相比业界 AI 机器人大模型,MolmoAct 的训练成本更低:预训练仅使用了 2630 万样本和 256 颗 H100 GPU,大约 1 天即可完成;此外,为降低机器人操作风险并提升可解释性,MolmoAct 在执行动作前会将内部规划的运动轨迹叠加到输入图像上,用户可以直接查看并修正动作方案。而在第二阶段,模型会在图像空间中生成一系列路径点,作为任务的中间目标,直观展示动作展开的顺序。),官方强调,这些资源与工具可以帮助其他研究团队在不同机器人平台和任务中充分验证与优化。,并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
2025-08-20 11:22:04
428
原创 当AI比我们更聪明:李飞飞和Hinton给出截然相反的生存指南
它没有学会「拿金币」,而是学会了更简单的「一路向右走」。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一个 AI 可能首先因为「目标错误泛化」而拥有了一个与人类利益相悖的、怪异的目标,然后又因为「工具趋同」的逻辑,理性地去追求自我保护和资源获取等,从而与试图阻止它的人类产生直接冲突。这个原理引申出的忧虑是:一个被赋予「最大化人类福祉」目标的超级智能,可能会通过观察数据,错误地将目标泛化为「最大化世界上微笑的脸的数量」,并为了最高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将全人类的面部肌肉永久固定成微笑等反乌托邦式的手段。
2025-08-19 11:21:51
1975
原创 国际象棋赛 OpenAI o3 模型碾压夺冠,马斯克的 Grok 决赛遭零封
8 月 14 日消息,在上周举行的“人工智能国际象棋表演赛”中,OpenAI 的 o3 模型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冠军,在决赛中战胜了 xAI 的 Grok 4。在决赛中,o3 以 4-0 的比分横扫 Grok 4,且在三场比赛中均以 4-0 的比分获胜,还在半决赛中轻松击败了同门的 o4 mini。相比之下,Grok 4 在决赛前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先后淘汰了谷歌的 Gemini 2.5 Flash 和 Gemini 2.5 Pro。四分之一决赛:4 - 0 胜 Gemini 2.5 Flash。
2025-08-19 11:21:22
429
原创 2025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 要点总结
配套供应商上,现场优必选、宇树、智元、天工今年出货量都有望上千台,均搭载有奥比中光相机。(7)数据集:是当前机器人卡脖子之处,存在行业标准不统一、高质量数据少等问题,当前主机厂、灵巧手、数据商、零件供应商都在切入这个赛道,在社会资源力量集中解决下,有望加速突破数据卡壳问题。人形机器人首发新品包括宇树(R1)、优必选(S2/S1群体智能)、天工2.0、傅利叶(家用GR3)、银河通用(双臂可折叠式)等。上市公司新增埃斯顿、新松、步科股份、越疆、鼎智等,二度出现包括:中坚、兆威、优必选、禾川、浙江荣泰(KGG)
2025-08-18 10:53:48
1261
原创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前沿科技闪耀,机器人板块未来可期
这种 “更快速、更精细、更全流程” 的卓越表现,重新定义了服务机器人的边界,为家庭服务、商业服务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让人们看到了服务机器人在未来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可能性。R1 Lite 的出现,标志着家庭服务机器人在智能化、实用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在未来成为家庭生活的得力助手,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繁琐家务问题。例如,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精细化操作能力不断提升,动态平衡行走等关键技术瓶颈有望取得更大进展,使得机器人能够在更多复杂场景中灵活作业,为商业化落地扫除障碍,打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2025-08-18 10:53:35
804
原创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中国制造“人形时代”爆发
帅哥美女机器人在前台迎宾,机器人亲自下厨做饭、咖啡拉花、做冰淇淋、铲爆米花,“苏轼”、“李白”机器人辩论,“牛顿”讲解每道菜的原理,擎朗机器人送餐收餐,宇树机器人溜达握手,“功夫熊猫”表演打太极,机器人摇滚乐队狂飙,最可爱的当属粉色垃圾桶——满场找顾客要饭。各家机器人都忙不迭地秀本领,文能唠嗑卖萌,武能上天入地,既有格斗、踢球、跳舞、弹钢琴、打麻将、搭积木、敲架子鼓、搬运重物、收纳分拣等炫技表演,又有调酒、做咖啡、摊煎饼、配送、讲解等贴心服务,还有一些颜值吸睛的“赛博仿生人”、“赛博宠物”。
2025-08-17 10:31:15
923
原创 “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行业洞察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则联合12家本土科技企业参展,包括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公司、中科源码、越凡创新、乐智元、锦发边缘、焜傲、伊娃云智、绿控农业、乐恩自动化、航天凯特、微精电机、国软科技公司,带来19款创新产品,如“镋钯”机器人、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越凡路宝”机器人、“源码二号”智能康养具身人形机器人等,涵盖医疗、服务、康养、农业等多个应用场景。此外,乐聚、优理奇、优必选等20家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的在川子公司也积极参与,配合总部企业共同参展,进一步彰显四川作为全国机器人产业重要基地的集聚效应。
2025-08-17 10:28:57
579
原创 来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见证一场机器人的“狂欢”
球场上,加速进化机器人选手T1和K1正激烈拼抢,围观的孩子们跟着主持人大喊着“加油”,现场气氛犹如真人比赛般热烈,一不留神,球进了。”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研究员、杭州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主任宋伟跟旁边观众解释道,钢琴机器人的水平已达到钢琴六级,不同乐器特点不同,要让机器人的手指在琴键、琴弦上精准敲出、弹出准确乐符且能快速切换,其背后是精密的规划控制、算法上的创新,还有机械臂和手的轻盈灵巧。大会现场,有机器人为观众冲泡咖啡、盛爆米花,有机器人在表演“串糖葫芦”“搭积木”,还有机器人在舞台上大秀舞技。
2025-08-17 10:28:34
283
原创 全世界的机器人,来北京了!
工业机器人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再看民生应用领域,公园里机器人已干起清扫、消杀、巡检等工作,医院里多种手术机器人产品装机试用,学校里辅助教育机器人正进行课文领读、多语对话。既看到成绩又看到问题,不被动“等风来”也不盲目“追风口”,而是抓住核心技术这一命门,瞄准短板、善用优长,沉心静气自主创新,机器人产业定能早日实现关键一跃。北京籍机器人“天工”等,在全球各类赛事中表现优异。围绕机器人的马拉松才刚刚开跑,这场关乎未来的“人机共舞”之路,仍旧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2025-08-16 10:47:39
522
原创 硬核北京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破圈”,工业智能、康养科技…… 亦庄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餐饮行业的智能化革新,在各类机器人的精彩表现中展露无遗。餐饮机器人表现亮眼——煎饼机器人3分钟出炉地道天津味儿,咖啡机器人精准拉花,烤串机器人自动控温翻转,冰饮机器人一键完成冲洗、冰镇、倒酒,配合抓娃娃机器人、雕刻机器人、全息投影导览,营造出边吃边玩的沉浸式体验。依托机器人大世界的空间,1.0版本共四层、面积4000平方米,形成研发、展示、销售、服务一体化闭环,并与园区内机器人餐厅、机器人酒店形成联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和真实测试场景,也让客户近距离体验先进机器人技术。
2025-08-16 10:46:35
2490
原创 2025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技术、场景、生态实现三重跃迁
以火灾、水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险情为例,人工救援不仅风险高,响应效率也受环境限制,而能适应高温、涉水、有毒等极端环境的人形机器人,可搭载烟雾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热成像仪等设备,实时监测现场态势,协助搜救被困人员、转运应急物资,并联动应急指挥系统反馈数据,为救援决策提供支撑,从而降低人员伤亡风险。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200多家中外机器人企业携1500余件产品参展,首发新品超100款,数量接近去年两倍,涵盖工业、服务、家用等多个领域。家居服务——生活协助、陪伴及日常照料;
2025-08-15 11:00:19
1094
原创 人工智能时代,五种不可替代的人类特质
依靠本能的领导者能够在不陷入过度分析的情况下,迅速应对突发威胁或干扰——比如介入危机,在混乱中安抚团队,在紧张对话中迅速做出反应、保护他人尊严。本能、直觉、想象力、正直与身份认同——这五种人类特质不仅仅是“软技能”,更深具战略意义,是不可替代的能力,它们能够构建意义、建立信任并推动变革,这些都是任何算法都无法比拟的。人类的本能与之不同,它是人在压力中、不确定环境下、或情绪激动时即时显现的。根据数十年的研究,她指出,如果数字工具取代了真实的对话,而不是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支持,则会削弱我们的同理心与真诚。
2025-08-15 10:59:40
690
原创 1.7 秒实现高清大片快速复原,
而此次图像大模型 HYPIR 作为升级版,舍弃了迭代式的扩散模型训练,改用单步的对抗生成模型训练方式,将原有的算法速度提升了数倍,同时采用更新的文生图基模型进一步提升算法效果,在文字保真方面,传统基于扩散模型的方法常导致复原出的文字模糊或扭曲,缺乏精确性,而 HYPIR 则能够使复原出的文字保持高保真度和清晰度,无论是简单的标识还是复杂的文档,HYPIR 都能精准地还原其原始形态,使图像中的文字清晰可读。此外,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节生成与复原的平衡,或精细控制图像细节程度,从而获得符合自身偏好的结果。
2025-08-14 11:20:00
578
原创 《中国人工智能安全承诺框架》发布
为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成员郑重发起《中国人工智能安全承诺框架》,通过产业自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协力共促人工智能稳健发展。我们深知,自律承诺是获得社会信任的关键要素,我们将以本承诺作为行动守则,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断提升优化,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承诺四:提升基础设施安全。建立人工智能系统部署的软硬件安全监测和防护能力,实施定期和动态的安全渗透测试,模拟各种潜在的风险场景,识别并报告环境中的安全隐患,研判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承诺五:增强模型透明度。
2025-08-14 11:19:29
2268
原创 OpenAI 回应“ChatGPT 用多了会变傻”
Leah Belsky 的女儿 Zoe 有诵读困难症,在她加入 OpenAI 之前,她很担心这姑娘要如何去更好地理解世界 —— 在那年夏天,OpenAI 推出了高级语音功能,这为像 Zoe 那样的孩子打开了大门,让他们能够像同龄人一样获取信息和学习时事。为改善用户的学习体验,OpenAI 提出了“学习模式”:将 ChatGPT 从一个仅仅“提供答案”的工具,转变为一个引导学生主动找到答案的模式。,通过个性化回应,能够理解用户的学习背景并提出优秀的追问,鼓励学生深入学习,甚至进行测验。
2025-08-13 11:49:53
463
原创 工程师实测各类 AI 工具:打破“10 倍生产力”神话
不会使用 AI 的工程师就会落后。一位工程师小哥科尔顿・沃奇,说看到这类观点引发了自己巨大的精神焦虑。幸好他是一个持怀疑态度的人,测试完一堆 AI 开发工具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他的文章在 Hacker 上也引起许多程序员的讨论,互动评论量有 600+。一起来看他的回击。
2025-08-13 11:49:32
242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