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初学 Python 的道路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简单的代码,它帮助我初步理解了对象的基本概念。
代码呈现: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name,student_id):
self.name = name
self.student_id = student_id
self.grades = {"语文":0,"数学":0,"英语":0}
def set_grade(self,course,grade):
if course in self.grades:
self.grades[course] = grade
def print_grades(self):
print(f"学生{self.name}(学号:{self.student_id})的成绩为:")
for course in self.grades:
print(f"{course}:{self.grades[course]}分")
Liu = Student ("小刘","B24021717")
Liu.set_grade("语文",140)
Liu.set_grade("数学",130)
Liu.set_grade("英语",120)
Liu.print_grades()
'''Jia = Student ("小贾","B24021612")
Zhou = Student ("小周","B24021640")
print(Liu.name)
Jia.set_grade("语文",120)
print(Jia.grades)
'''
代码介绍:
- 类与对象 : Student 是一个类,就像一个模板,定义了学生对象的通用属性(如姓名、学号、成绩)和方法(如设置成绩、打印成绩)。通过 Liu = Student("小刘", "B24021717") 创建了具体的学生对象,每个对象都有独立的属性值。
- 方法的使用 : set_grade() 方法可以为学生对象设置对应课程的成绩; print_grades() 方法用于打印出学生的成绩信息。这些方法让对象能够执行特定的操作,实现功能的封装。
- 代码复用与扩展性 :当创建多个学生对象(如 Jia 、 Zhou )时,都可以直接调用类中定义的方法,无需重复编写代码,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如果后续要增加新的课程或功能,只需在类中修改相应的方法,而无需对每个对象单独修改,体现了良好的扩展性。
总结:
最近感觉有点抽象了。。这次的学习让我对 Python 中的对象有了稍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魅力。我会继续探索更复杂的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