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里最难写、最容易被导师一眼看穿的部分,绝对就是——“创新点”!
你是不是也常常这样👇:
“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呃……好像也没啥特别的……😅”
别慌!这篇就是教你: 如何用“万能公式”+真实案例,写出让导师眼前一亮的创新点✨!
一、“创新点”到底是什么?你理解错了吗?❓
首先明确一点:
创新 ≠ 开天辟地,没谁研究过
而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微创新”也算创新!
常见的创新维度包括:
维度 | 内容示例 |
---|---|
研究对象 | 针对新群体、新区域、新行业 |
研究视角 | 跨学科融合、政策切入等 |
研究方法 | 方法混合、模型新引入等 |
研究数据 | 原始数据采集、实地调研 |
研究内容 | 填补空白、细化维度分析 |
二、创新点的“万能公式”🧪
创新点怎么写?万能公式了解一下👇👇👇
【在……的基础上,本文从……视角出发,采用……方法,对……进行了……研究,弥补了……的不足】
举例拆解:
在已有绿色金融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微观融资行为视角出发,
采用问卷调查与Logit模型结合的方法,
对“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绿色融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弥补了当前研究中缺乏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支持的不足。
是不是瞬间变高大上?😎
三、创新点写法模板(直接套用)📄
模板1:研究对象类创新
本文以____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多关注____的研究,聚焦于____,更贴近____实际。
例子:
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多关注大型国有企业绿色金融的研究,聚焦于其融资困境,更贴近政策实践与企业需求。
模板2:研究方法类创新
本文首次将____方法应用于____研究,通过____手段,有效提升了____的准确性/实用性。
例子:
本文首次将Logit回归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应用于绿色融资障碍研究,通过模型验证与实际调研双重手段,有效提升了结论的现实可行性。
模板3:研究内容类创新
本文在____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____维度,深入探讨了____机制,为____提供了理论支持。
例子:
本文在绿色金融文献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资金可得性”“信息披露”“风险定价”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企业融资受阻机制,为金融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模板4:数据来源类创新
本文采用____数据来源,区别于以往____方式,数据更具____,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例子:
本文采用来自粤港澳大湾区150家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区别于以往二手数据分析,数据更具代表性,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四、避坑提醒⚠️:这些“假创新”千万别写
❌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法”
❌ “本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大家都在用,算啥创新)
✅ 正确写法是:方法组合+针对性强+与已有研究区别明显
五、真实开题报告创新点案例🎯
案例题目:“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行为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创新点写法:
-
本文基于CFPS微观调查数据,聚焦农村家庭创业行为,弥补现有研究中数据缺乏微观个体层面的不足;
-
采用Logit模型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相结合,提升因果推断的严谨性;
-
细分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收入群体中的异质性影响,为精准政策制定提供实证支持。
七、总结:创新点 ≠ 你有多天才,而是你能“换个角度说老问题”🧩
最后,送你四句话👇,写“创新点”永不过时:
-
换个角度说问题,就是创新;
-
多维切入看问题,就是创新;
-
旧方法用在新场景,也是创新;
-
小范围实证+精细变量建模,也能创新!
如果你觉得这篇有用,欢迎点赞👍、收藏🌟、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