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能源管理:迈向绿色低碳的数字化实践

政策驱动背景

随着“双碳”目标写入国家战略,教育部明确提出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2年《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强调,需构建覆盖“水、电、气、热”的校园能耗监测体系,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能源管理智能化。这一背景下,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EMS)成为推动教育领域节能减排的核心工具。

数据驱动管理:实时采集能耗数据,精准分析用能规律,优化资源配置。  

清洁能源替代:降低化石能源依赖,推广光伏、地源热泵等绿色技术。  

建筑能效提升:新建建筑需符合超低能耗标准,既有建筑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节能目标。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技术架构  

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通过多层级技术整合实现能源管理的精细化与动态化:  

图片

感知层:部署智能电表、远传水表、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楼宇、宿舍、实验室等场景的能耗数据,覆盖电力、照明、空调、消防等子系统,形成全域感知网络。  

数据层: 利用MySQL、MongoDB等数据库存储海量数据,通过AI算法进行能效对标、异常识别与负荷预测。例如,系统可自动识别空调超低温运行或教室“长明灯”现象,触发预警并下发控制策略。  

图片

 应用层

综合运维管理:远程监控变电站、配电房设备状态,支持线上巡检与故障消缺。  

能耗定额管控:以“房间”为单位设定用能指标,超额自动告警,促进师生节能意识。  

宿舍电控安全:识别违规电器(如电热毯、电炉),并支持一卡通充值与远程通断。  

电气火灾防控:整合消防子系统数据,实现烟雾探测、应急疏散与隐患自动切除。  

光伏与微电网管理:监测光伏发电效率,优化储能调度,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  

能源大屏可视化:动态展示校园碳排放、节能排名及成本节约数据,辅助管理决策。  

图片

实践案例-从新建到改造的多元化探索 

案例1:某信息大学(新建校区)       

项目挑战:484,550平方米新建校区需兼顾用电安全与能效管理。  

方案部署:35kV变电所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10kV-0.4kV配电回路状态,集成门禁、烟感等环境传感器,实现“近无人值守”运维。  

成效:变压器负荷优化率达30%,年节约运维成本超百万元。 

图片

校园作为“双碳”战略的示范窗口,亟需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降耗”与“技术降耗”的双重突破。欢迎咨询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