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PI
API,全称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我们日常中习惯简称为“接口”。其实,接口这个词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比如我们平时比较常用的“USB接口”,就是用来存储和传输数据用的;那什么是API呢,API事实上是在内部预先定义了函数,能够使开发人员无须明白API内部实现的机制,就能够实现某一个功能。
比如说你要实现一个手机注册的功能,那么相应地后台工程师就需要提供一个手机注册的接口,前端开发人员在调用接口实现功能的时候,只需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请求即可,不需要去理解该功能的实现逻辑。有了这么一个机制,就使得开发人员间的协作变得非常简洁、高效。
所以,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接口决定了功能”。
那API究竟是用来干嘛的呢?我的理解是,API其实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如何理解这个“搬运工”的概念,其实就是指搬运互联网数据,因为API的本质就是根据调用者的输入内容来返回一些其他内容,不就相当于把数据搬来搬去么(这个搬运工的比喻是不是很形象)。
API文档的结构
通常来说,一份API文档内会包含多个API的信息,单个API的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接口描述:这个接口是用来干嘛的,以及相关的规则
2、接口地址:以网址的形式展现,你通过发送请求给这个网址来对接口进行交互操作
3、请求方法:常用的有post和get两种方式,一个是读接口(常用get)一个是写接口(常用post)
4、请求参数:请求该接口时,需要提供的参数,参数属性包括名称、类型、是否必填、描述等
5、返回参数:接口正常响应后,返回的内容
6、错误代码:接口请求失败后,返回的错误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