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求职: 「面试试题小程序」 ,内容涵盖 测试基础、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Web功能测试、接口测试、APPium移动端测试、Python知识、Selenium自动化测试相关、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计算机网络知识、Jmeter、HR面试,命中率杠杠的。(大家刷起来…)
📝 职场经验干货:
测试人员跟进 Bug 的流程需要系统化和规范化,确保问题高效解决并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1. 标准化 Bug 提交
-
信息完整性:
-
标题:明确问题核心(例:"[支付页面] 支付成功后订单状态未更新")
-
复现步骤:按操作顺序精确描述(含测试数据)
-
实际结果 vs 预期结果:对比说明差异
-
环境信息:OS版本、浏览器/设备型号、网络环境、App版本
-
附件:错误日志(时间戳定位)、截图/视频、抓包数据(如HTTP 500错误时的response)
-
-
优先级分级:
-
P0(阻塞性):核心功能完全失效(如用户无法登录)
-
P1(严重):主要功能异常(如购物车无法结算)
-
P2(一般):次要功能问题(如页面CSS错位)
-
P3(建议):优化类问题(如按钮颜色不符合UI规范)
-
2. 全流程状态跟踪
-
生命周期管理:
-
待处理 → 开发认领后改为 处理中
-
需补充信息 → 测试需在2小时内响应
-
已修复 → 触发验证流程
-
已拒绝 → 需发起三方会议(测试、开发、PM)
-
延期处理 → 记录至下个迭代的BUG清单
-
-
自动化提醒:
-
使用Jira自动化规则:超过24小时未处理的P0级BUG自动触发邮件提醒至技术负责人
-
每日跟进同步昨日新增/未关闭的高优先级BUG清单
-
3. 深度验证策略
-
回归测试矩阵:
-
基础验证:严格按原始复现步骤检查
-
关联影响:测试相关功能模块(如修改支付接口后检查退款流程)
-
边界测试:在复现步骤基础上进行参数极端值测试
-
并发测试:针对可能存在的线程安全问题
-
-
验证失败处理:
-
首次验证失败:附加新发现的复现路径
-
二次验证失败:要求开发当面演示修复过程
-
三次验证失败:升级至CTO参与的技术评审会
-
4. 数据分析与预防
-
根本原因分析:
-
使用5 Whys分析法定位深层原因
-
建立BUG模式库(如:过去3个月40%的问题源于第三方接口超时)
-
-
质量门禁改进:
-
在CI/CD流程中增加导致高频BUG的检测用例
-
针对常见问题类型开展开发专项培训(如内存泄漏检测方法)
-
5. 跨团队协作机制
-
争议处理流程:
-
测试提供用户场景数据支撑
-
开发提供代码层面分析报告
-
PM基于业务影响做出最终决策
-
-
灰度发布监控:
-
在分阶段上线过程中,对已修复BUG进行重点监控
-
使用A/B测试对比修复前后的关键指标(如支付成功率)
-
6. 知识沉淀
-
建立「经典BUG案例库」,每个案例包含:
-
故障现象
-
技术根因
-
修复方案
-
预防措施
-
-
定期开展BUG复盘会,优化测试策略
通过以上结构化流程,测试人员可将BUG跟进效率提升,同时降低同类问题复发率。关键点在于:标准化流程保证执行一致性,数据驱动实现持续改进,知识管理强化团队能力沉淀。
最后: 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领取【保证100%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