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 宣依依
摘 要:为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优化建设,对其建设现状及规划方案展开研究。当前充电桩建设存在建设区域分布不均匀、社会公共停车场充电费用较高和部分充电设施维护不及时等问题。针对建设现状,在明确用户充电场景集中、整体高峰充电时间呈三段式分布、车主平均充电时长较短且用户里程焦虑明显等用户充电行为的基础上,扩大现有停车场充电桩的建设面积,加大多种充电站建设的推动力度;优化充电桩运营管理模式,将私人充电桩纳入到市场当中,扩大充电服务范围;考虑各个区域范围充电需求,结合资金补贴政策,丰富补贴方式和服务类型;建立充电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多个充电设施收费标准,方便充电设备运行维护,为促进电动汽车及配套充电设施和充电桩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方案;建设区域;充电时长
0引言
随着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全省将节能、削煤、降碳与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相结合,实施能耗总量与强度双重控制[1]。四低碳技术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而与之相配套的电动 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也成为了促进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能够充分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实现了对智能充换 电服务网络覆盖区域的初步建设,目前该网络已经 能够覆盖全国26个省市,当前的电动汽车及充换电 服务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2]。当前石家庄现有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 3.1万辆,在我国整个新能源 汽车占比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基于“合理布局、 适度超前、桩站先行"的建设原则,全市已建成2万个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提供保障。 公共充电站点已覆盖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厂商超 市、酒店宾馆、公园景区、加油站等常用区域,实 现中心城区充电全覆盖[3]。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电动 汽车发展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为了加强新能源汽车 的市场推广叫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5],纷纷提出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发展和应用措施,并在政策方面从财政补贴、公共试点、减免税收以及管理规定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导意见 及要求。
本文通过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现状及规划方案研究,分析充电桩建设区域现状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对电动汽车用户使用充电桩的行为分析,制定充电桩建设规划方案。
1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现状
1.1充电桩建设区域分布不均匀
为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现状的探究,以石家庄中心城区为例,针对该区域电动汽车充电桩 建设问题进行分析。石家庄市中心地区(二环内)面积共计106 km2。通过收集e充电、E充站、特来 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APP数据,统计当前石家 庄二环内公共充电站共计50座,充电桩642个,快充与慢充比例为6:1,平均服务半径为0.94 km [6]。从空间分布来看,石家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存在建设区域分布布局不均匀的问题,充电桩缺口仍然明显叫呈南部密集北部少局面。以中山西路至中山 东路为界,北部充电站数量为15座,仅为南部区域 的一半。从用地性质分布来看,由于充电桩建设体 系尚未成熟,当前充电桩主要建立在商场、综合写字楼、酒店等商业综合体,整体占比68%,像居民、 教育、医疗等非商业场所,则分布较少,而建设在医院的公共充电站仅有2座。除此之外,当前石家 庄规模较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较少,并且建设位置 相对偏僻,不容易寻找,因此无法为电动汽车车主 提供其所需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动汽车 充电桩建设在石家庄中心地区的发展。
1.2社会公共停车场充电费用较高
随着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民众的思想观 念也在发生变化,从一味的经济追求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产方面,很多企业开始主动承担社会 责任,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型材料来控制企业能耗, 降低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同。在出行方面,随着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共享单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 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在生活方面,人们开始有节约用电意识,资源的节约已经成为自身修养的体现。 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动 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在降低环境污染排放的同时, 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