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之美(一)——所有模型都是错的

统计之美(一)——所有模型都是错的

——这是一篇摘录,原文传送门在文章最后

波普尔曾经提出过一条界定“科学”命题的标准:“一个命题是科学的当且仅当它是可证伪的”。所谓可证伪,是指该命题有办法通过观测和实验来验证,如果每次验证都是对的,不能说命题就是对的,但只要有一次验证发现错了,那么就被证伪了,这个命题也就被推翻了。“可证伪”似乎成了很多人判断科学的金标准,但放在今天的环境中已经不合时宜了。很明显,有些命题,比如用概率描述的,就没办法精确地证伪,而很多命题被证伪了也不一定是科学命题,比如“处女座的人都有洁癖”显然不是科学命题。

我们看波普尔的这个观点不能同历史背景割裂开来,波普尔推崇的是演绎逻辑,一直反对经典的经验主义和归纳逻辑。在归纳的思维中,如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某命题,那么该命题就倾向于被“证实”。波普尔认为这种方式太危险,即使发现反例也可以通过修改原命题轻松绕过,不是科学的办法,所以从证伪的角度入手会更好。这些观点都有道理,我们不研究科学哲学的话其实没必要去深究科学的边界问题。确实使用归纳逻辑更容易犯错,但归纳却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归纳和演绎并没有谁比谁更科学之说。

思考科学的边界是哲学家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不犯不科学的错误即可。这样的话,当我们使用归纳思维的时候(尤其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要注意不能把特殊性当成一般性,盲目相信数据和经验。使用演绎思维的时候,也不能陷入极端的封闭中越绕越深、越绕越窄。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证实还是证伪,只要是搞科学的,都认可的是假说而不是真理。假说能解释的事物越多,也不能说越接近真理,但通常会更有用。用科学的方式得到有用的假说是大家都认可的,归纳和演绎其实最大的差别是得到“更好的”假说的方式。

无论使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我们得到的模型其实都只是假说,苏格兰哲学家麦克默里(John Macmurray)曾说过:“对科学来说,并不在乎是否真的存在电子,只要事物的行为好像有电子存在一样就够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模型都是错误的”。只要当时有用、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的模型。当发现不管用的时候,或者出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继续寻找一个更好的模型,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也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式

链接: 原文传送门.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