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飞,你后悔吗?"
深夜,收拾完小超市的货物,躺在床上时,她突然问我。
我握住她有些粗糙的手,摇了摇头。
街坊们的闲言碎语,我们都听见了,只是选择沉默。
有人说我趁虚而入,有人说她不守妇道,但没人知道,这个决定我们走了多久。
三年前,我哥出车祸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深圳打拼。那时我刚付完房贷首付,本想着攒够钱就回老家娶媳妇。可老天和我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回到家时,正赶上哥的头七。院子里飘着纸钱的灰,妈坐在门槛上,眼睛哭得又红又肿。嫂子林婉清穿着素白的衣服,站在角落发呆。五岁的馨馨还不懂事,总问妈妈爸爸去哪了,嫂子只能搂着她哭。
那一刻,我忽然发现,嫂子的眼角有了皱纹,黑发中已经掺了几根白丝。她才35岁啊。
哥走后,嫂子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她在镇上农贸市场后开了家小超市,天不亮就去进货,晚上九点多才关门。更心酸的是馨馨,放学后只能独自在超市后面写作业,吃着泡面。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画面时,我的心揪得生疼。从那天起,我习惯了下班后去超市帮忙。有时卸货,有时看店让嫂子去接馨馨。周末带馨馨去公园玩,给她买棉花糖,辅导作业。
街坊们都说:"建飞是个好叔叔。"
可我知道,这远远不够。
去年春节,妈拉着我的手说:"建飞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要不要考虑跟婉清在一起?你们在一起,馨馨有爸爸,婉清有依靠,你也不用再找对象,多好。"
我愣住了,碗里的饺子一下子味同嚼蜡。开始的抗拒、愧疚、纠结,慢慢被一种责任感取代。嫂子坐在一旁没说话,只是低着头摆弄筷子。
结婚很简单,镇上小饭店摆了几桌。街坊们的红包,我们都退了回去。嫂子穿着普通的碎花连衣裙,没有新娘妆,但我觉得她很美。
现在,馨馨叫我爸爸,成绩越来越好,上次还考了年级第三。超市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可能是街坊们心疼我们,都照顾着点。
前几天,带馨馨去公园,遇到深圳的老同学。他惊讶地看着我们:"建飞,这是......"
我坚定地说:"这是我女儿。"
馨馨在我怀里甜甜地叫了声"爸爸"。
生活就是这样,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都走了。我和嫂子,不过是顺着生活的河流往前走。至于外人的眼光,随他们去吧。这个家,我会好好守护。
结语:
在这个时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当血缘、伦理和现实碰撞时,我们该如何选择?也许答案就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就在一个个平凡人的坚守中。
1. 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2. 你身边有类似的故事吗?
3. 在当代社会,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伦理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感谢你读完这个故事。如果它触动了你,请把它分享给更多人。也许有人正在经历类似的困境,需要一些理解和支持。
记得点击下方"在看",告诉我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