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ips:以下都是自己在网课学习整理的总结跟归纳~可能有自己偏向(就是详略啦~)ヾ(◍°∇°◍)ノ゙(嗯哼 因为大部分都是网课内容而已 主要是拿来自用而已~ 所以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同款希赛网课——
一、操作系统概述
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定义
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并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和Linux(开源)、Android和iOS(移动端)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Oracle,MySQL等;
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Java解释器等;
2、操作系统的功能
五大管理功能
①进程管理:对处理机恶毒执行时间进行管理,采用多道程序等技术将CPU的时间真正合理的分配给每个任务
②存储管理:是对主存储器空间的管理。包括存储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地址映射和主存扩充
③文件管理:主要包括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管理
④设备管理:对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其中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启动、完成和回收
⑤作业管理:包括任务、人机交互和用户界面管理等
考法
【考法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系统软件,可直接运行在裸机之上,并提供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Unix和Linux(开源)、Android和iOS(移动端)等
二、进程管理
1、进程相关的概念
进程的定义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元。它由程序块、进程控制块(PCB)和数据块三部分组成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程序是完成某个特定功能的一系列程序语句的集合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没有程序就没有进程
程序是静态的概念,而进程是动态的概念,它由创建而产生,完成任务后因撤销而消亡
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而程序不是
进程的三态模型
考法
【考法1】进程的三态模型之间的转换
—> | 就绪 | 运行 | 等待 |
---|---|---|---|
就绪 | / | 处理机调度 | / |
运行 | 时间片到 | / | 等待某个事件 |
等待 | 等待的事件发生 | / | / |
2、死锁问题
死锁的定义
如果一个进程在等待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如无限等待另一进程所占有的资源),这种现象成为进程死锁。而如果一个或多个进程产生死锁,就会造成系统死锁。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独占)
保持和等待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受阻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不可剥夺条件:不能强行剥夺其他进程占有的资源
循环等待条件:多个进程之间形成一种环路等待资源的关系
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
①竞争资源
②进程间推进顺序不合法
解决死锁的四种方法
①死锁预防:预防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成立
②死锁避免:银行家算法
解析:资源分配下来后,能够满足这个进程需求的话,才分配下去,如果不满足则没有必要分配下去
③死锁检测:检测是否有死锁发生
④死锁解除:强行剥夺或进程撤销
死锁避免——银行家算法
基本原理:分配资源的原则
当一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不超过系统中的资源数时可以接纳该进程
进程可以分期请求资源,但请求的总数不能超过最大需求量
当系统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进程尚需资源数时,对进程的请求可以推迟分配,但总能使进程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资源
最少资源计算
不考虑资源数量限制的情况下,并发进程不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量的计算
其中,m为并发进程的数量,n为各进程需要的资源数量
3、进程的互斥和同步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占有资源的最小单位
临界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占用的资源。经典的如打印机
进程互斥:指当一个进程访问某临界资源时,另一个想要访问此临界资源的进程必须等待
进程同步:是进程之间的直接制约关系,指为完成某种任务而建立的两个或多个进程,这些进程因为需要在某些位置上协调它们的工作次序而产生的制约关系,这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
生产者进程:生产者生产产品放入市场
消费者进程:消费者从市场购买产品
PV操作(解决同步与互斥的关系)
(通过P操作和V操作控制信号来解决同步和互斥的问题,互斥信号量的初始默认值为1,同步信号量指的是资源其个数)
临界区: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信号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S(资源计数器)
互斥信号量(S=1) 同步信号量
PV操作:解决互斥和同步的问题。PV操作是分开来看的:
P操作:申请资源,使S=S-1,若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该进程进入等待队列排队
V操作:释放资源,使S=S+1,若S<=0,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互斥模型
同步模型
考法
【考法1】PV操作中的S的初值
信号量 | 互斥信号量 | 同步信号量 |
---|---|---|
S | 1 | 根据题目判断 |
P操作 | 申请资源,S值减1 | |
V操作 | 释放资源,S值加1 |
三、存储管理
1、页式存储基本原理
基本思想
页式存储的作用:实现分散存储(提高存储的灵活度 )
将各进程的虚拟空间划分成若干个长度相等的页,同时把内存空间划分成与页大小相等的块或者页面,然后通过页表把页式虚拟地址与内存物理地址进行一一对应
(用户程序内的 x页 是由页内地址所决定的)
地址结构
分两部分:页号&页内地址(&号为连接符号,即页号为高位,页内地址为低位)
(在进行地址转换的时候,是要将逻辑地址的页号跟物理块号去通过操作系统列表去查询进行转换,页内地址保持不变)
地址映射(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页式存储的特点
优点:利用率高,碎片小(内部碎片),分配及管理简单
缺点:增加了系统开销,可能产生抖动现象
考法
【考法1】页式存储地址映射
考逻辑地址跟物理地址的转换
2、页面置换算法
常见的页面转换算法
①最佳置换算法(OPT)
每次选择淘汰的页面是以后永不使用,或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
②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法(LRU)
每次选择淘汰的页面是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③先进先出算法(FIFO)
每次选择淘汰的页面是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
④第二次机会页面替换算法
是对FIFO的改进,增加访问位。如果访问位是0那么这个页面没有被访问,可以被置换,如果是1,则给第二次机会,并把该页面放到链表的尾端。
改进的第二次机会页面替换算法:最先置换访问位和修改为00的页,其次是访问位和修改位为01的页,然后是访问位和修改位为10的页,最后才置换访问位和修改位为11的页。
四、文件管理
1、树形目录结构
在操作系统文件管理中,通常采用文件目录来组织和管理外存中的信息,其结构为树型目录结构
两个特殊的目录
① .代表自己
② .. 代表上一级目录
(如果是Windows系统 最上层的目录实际上是盘符 such C:\ D:\ )
2、文件路径
文件路径是指文件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位置,分为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工作目录:即当时所在的目录
从哪开始 | 路径是否随工作目录变化 | |
---|---|---|
绝对路径 | 根目录 | 不会 |
相对路径 | 工作目录 | 会 |
举例:假设当前工作目录为D1目录,请问F2文件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是多少?
…绝对路径不管当前在哪个文件
考法
【考法1】文件目录的作用和特点
在操作系统文件管理中,通常采用文件目录来组织和管理外存中的信息
同一目录下不能存放相同的文件,但不同目录下可以(多级目录)
【考法2】文件路径
从哪开始 | 路径是否随工作目录变化 | |
---|---|---|
绝对路径 | 根目录 | 不会 |
相对路径 | 工作目录 | 会 |
五、设备管理
1、数据传输控制方式
数据传输控制方式(I/O控制方式),可实现外设到内存的数据传输控制,一般可分为三种:成熟控制I/O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①程序控制I/O方式:
全程由CPU控制和管理,包括查询I/O状态和控制I/O的数据传输过程
(CPU速度比外设快,所以会浪费CPU很多时间)
特点:CPU浪费极大,但管理简单,适合在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
②中断方式:
外设做好数据传输准备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再由CPU来控制数据传输过程
特点:能实现一定的CPU并行,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常见应用如鼠标
相关基本概念:
中断向量:形成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保护现场:帮助CPU处理完中断后,返回原来被打断的地址继续执行
中断响应时间:从发出中断请求到开始进入中断处理程序的时间
③DMA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
是一种完全由硬件执行的数据传输控制方式
(比较适合用于磁盘,因为磁盘与内存的一次性是交互大量数据,外设与主存间用DMA)
使用专门的DMA控制器(DMAC)来控制数据传输,DMAC会向CPU申请总线使用权,CPU在一个总线周期结束后会响应它的申请
特点:数据传输时无需CPU的干预,适合用于在高速I/O设备间传输大量的数据块
考法
【考法1】中断方式的相关概念
描述 | |
---|---|
中断向量 | 形成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
保护现场 | 处理完中断后,能返回去继续执行原程序 |
中断响应时间 | 发出中断请求到开始进入中断处理程序 |
常见应用 | 鼠标、键盘 |
【考法2】几种传输控制方式的比较
数据传输控制方式(I/O控制方式),可实现外设到内存的数据传输控制,一般可分为三种: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是否需要CPU干预 | CPU利用率 | 谁控制数据传输 | |
---|---|---|---|
程序控制方式 | 全程 | 低 | CPU |
中断方式 | 数据传输过程 | 中 | CPU |
DMA方式 | 准备数据传输过程 | 高 | DM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