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至多5000台3D打印机,造鞋!

鞋履制造业历经百年变革,却始终无法摆脱模具、裁剪与胶合的束缚,以运动鞋中底为例,传统工艺需要昂贵费时的磨具成本。而3D打印可直接生成鞋底甚至鞋底鞋面一体化打印,既能精确控制密度分布,又能实现传统模具无法完成的复杂结构。或许,3D打印率先完成规模化应用的细分赛道已经出现。

从200台3D打印机

再到5000台联网机器

近日,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面向鞋履制造的新势力企业Zellerfeld正携手德国弗劳恩霍夫IAPT研究所升级其鞋类增材制造生产规模。该公司从纽约地下室起步,在自建200台3D打印机的制造工厂之后,目前正规划更大的增材制造数字化工厂的规模,将生产机器数量增加至数千台,甚至多达5000台。

其基于个性化扫描的鞋类3D打印实现了全数字化生产,计划通过3D打印多样化设计的功能鞋履,彻底革新制鞋业。其目标直指“全数字化鞋履生态”——用户扫描脚型后,云端设计、本地打印、48小时交付,全程零库存。目前,其在纽约、柏林已经设立“即打即提”门店。这一成功带来了快速增长的需求,迫使 Zellerfeld扩大产能。

Zellerfeld 3D打印制鞋动画

Zellerfeld的自建工厂

为了确保这一大型项目的成功,Zellerfeld寻求弗劳恩霍夫IAPT研究所在整个增材制造生产流程中的专业知识。目前,双方已完成项目第一阶段工作,明确了高度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弗劳恩霍夫IAPT团队负责审核、验证和评估了从当前生产模式向规模化转型的关键指标,找出限制生产的瓶颈,找出发展的机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建议。IAPT为Zellerfeld未来生产基地的规划提供了技术与法规指导,包括充分的需求评估,并给出长期改进方案。

国际大牌纷纷推出3D打印鞋

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美国专利商标局于不久前授予耐克(Nike)一项新的鞋履3D打印专利,这项新技术与传统的两部分鞋履制造技术完全不同。

根据专利文件,耐克的新方法是首先创建鞋面和鞋底的数字3D图案,然后将一块针织、机织或非织造织物平放在3D打印机的托盘上。然后,使用墨水、树脂、丙烯酸、聚合物或热塑性材料等打印材料直接在织物上打印出所需的图案。打印材料可能会在固化前略微渗入织物中,通过多层打印可在需要的位置创建加固区域,从而增强强度和灵活性。打印完成后,图案通过紫外线固化,确保织物与打印材料之间的牢固结合。随后,鞋面被塑造成3D形状,达到最终的鞋履设计。该专利标志着Nike在3D打印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图片

3D打印技术制造的Air Max 1000

2024年7月,瑞士知名运动品牌On推出了一款名为Cloudboom Strike LS的跑鞋,同时展示了一项最新的科技成果。这项名为LightSpray的技术对鞋面的制造方式具有颠覆性意义,制造过程通过精密的机械臂操作实现,材料超轻,且直接喷洒到鞋面上成型实现一体化制造。这跟传统的3D打印造鞋方式是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制鞋方式。

LightSpray技术由苏黎世On Labs团队研发,实现了一步式制造流程每只鞋的组装时间仅需短短三分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制造速度

图片

相比NIKE和 On的一体式3D打印造鞋,阿迪达斯此前的3D打印运动鞋只是中底使用了3D打印网格结构,似乎“有些落伍”。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但该品牌也在紧跟潮流,在去年十月上市的3D打印ClimaCOOL运动鞋,也采用了 一体式无缝结构。这款一体式鞋型也展现了阿迪达斯鞋类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规模化智能云工厂案例

在国内,采用3D打印技术造鞋的品牌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李宁、匹克这样的大企业,还有非常多的新锐品牌。这些品牌在各大购物平台均实现了非常不错的销售业绩,而且频频被央媒报道。

近期较为火爆的案例是一款名为星世线Staray梵星的3D打印鞋,它在抖音3月份运动鞋百万爆款清单中名列第三,实现了超过400万的销售额。有资料指出,星世线在短短两年内取得了近10万双的销售成绩,复购率达到了400%,说明它在特定消费群体中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认同。

3D打印制鞋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在于,企业解决了困扰高分子材料3D打印大规模直接制造所必需的打印速度问题与材料问题。仅今年,苏州博理的发展速度之快引起行业广泛关注,该公司开发了HALS高分子材料超高速光固化技术以及众多的高性能材料,为3D打印的高速化造出能穿的鞋创造了可能。

除此之外,自动化也是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3D打印技术参考在多年前就注意到,福特公司已经将机器人用于Carbon3D打印机的操作,实现了汽车工厂无人操作打印机的先例。而在今年TCT亚洲展,博理展出的机器人作业解决方案,直观展现了3D打印技术在消费品制造领域落地的可能性。

TCT亚洲展现场博理科技通过机器人操作3D打印机

图片

苏州博理智能云工厂效果展示

在规模化应用方面,苏州博理在3月31日与泸州龙马潭区(长开区)、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签约超高速3D打印智能云工厂项目。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以上。而在2024年,苏州博理还投资10亿建设了

扬州光理超高速3D打印智能云工厂。

弗劳恩霍夫专家表示,“未来工厂的墙内是机器人,墙外是数字生态。”从目前的发展来看,3D打印+智能网联+机器人的组合正将这一预言加速照进现实。

注:本文由3D打印技术参考创作,未经联系授权,谢绝转载。

欢迎转发

欢迎加入硕博千人交流Q群:248112776

延伸阅读:

1.模具3D打印需要专用机?上海毅速用20多万个案例给出答案

2.创想三维十一周年庆典:多款新品发布,共筑3D打印新生态

3.重新定义金属/陶瓷3D打印边界,工业型独立双喷嘴打印机UPS-250详析

4.金属增材制造市场2025报告:中小企业推动市场增长力量显著增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