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开始接触物联网,那么无线通信模块这个词你一定会经常听到。首先说一下“模块”的概念,模块是一个技术术语表示的范围非常宽。软件上的模块是指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即程序代码和数据结构的集合体);硬件上的模块是指由多个具有基础功能的组件组成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系统。凡是符合定义的都可称之为模块,按照功能不同可划分为通信模块、定位模块、感光模块等等。在物联网中提及的模块一般指无线通信模块,台湾惯于把模块称为模组,两者意思相同。
物联网时代想要将设备连接起来通讯,应该怎样呢?和人与人之间打电话沟使用蜂窝网络类似,物联网设备也有一个类似于“手机”的装置,帮助它们实现对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这就是所谓的无线通信模块了。它是芯片加上芯片所需的外围电路组成的集合,业界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无线通信模块使得各类物联网终端设备具备联网信息传输能力,是各类智能终端得以接入物联网的信息入口。
它是连接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环节,所有物联网感知层终端产生的设备数据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汇聚至网络层,进而通过云端管理平台对设备进行远程管控,同时经过数据分析,带来管理效率的提升。
物联网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模块的上游有芯片,下游是终端应用…那么,模块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呢?试想一下,如果一台设备要想给另一台设备“打电话”,只给它一块芯片,它是无法与其他设备通讯的。这时,就需要模组厂商将基带芯片、射频、记忆芯片、电容、电阻等各种元器件集成在一起,组装通讯模块,设备便可以和其他设备通讯。
所以这就是模块在物联网产业链上的第一重价值:硬件集成与软件设计,融合多种通信制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环境要求,大大简化了应用厂商的工作。
就像手机用户并不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