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现象
- 执行 df -h 查看机器各磁盘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到 根目录/已经利用90%以上。

- cd 到根目录执行 du -sh *,发现各目录文件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总和远远不到1.5T

2. 原因分析
du 命令对统计文件逐个进行 fstat 系统调用,获取文件大小。它的数据是基于文件获取,可以跨多个分区操作。
df 命令使用 statfs 系统调用,直接读取分区的超级块信息获取分区使用情况。它的数据基于分区元数据,只能针对整个分区。
用户删除了大量的文件后,du 就不会在文件系统目录中统计这些文件。如果此时还有运行中的进程持有这个已经被删除的文件句柄,那么这个文件就不会真正在磁盘中被删除,分区超级块中的信息也就不会更改,df 仍会统计这个被删除的文件。
通过 lsof 查询处于 deleted 状态的文件,被删除的文件在系统中被标记为 deleted 。如果系统有大量 deleted 状态的文件,会导致 du 和 df 统计结果不一致。
lsof |grep deleted //在根目录下执行lsof |grep deleted
3. 解决方案
- 根据 lsof 列出的 pid,kill 相应进程或者重启相应的服务,如:#kill -9 692
- 重启服务器。重启服务器系统会退出现有的进程,开机后重新加载,过程中会释放调用的 deleted 文件的句柄;
本文分析了在Linux系统中使用du和df命令查看磁盘使用情况时出现的显著差异的原因,并提供了解决方案。主要是由于已删除但仍在使用的文件导致的,通过lsof命令可以找到这些文件,进而通过kill相关进程或重启服务来解决。
83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