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锁产生的原因
1、系统资源(不可剥夺资源)的竞争
2、进程推进顺序非法(请求和释放资源顺序不当)
3、信号量使用不当
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
2、不剥夺条件
3、请求和保持条件
4、循环等待条件
死锁的处理策略
一、死锁预防(静态策略)
破坏互斥条件:比如Spooling技术,将独占设备在逻辑上改造成共享设备,但一般而言应该保护程序的这种互斥性,不推荐此种策略。
破坏不剥夺条件:进程申请新的资源得不到满足时,释放它已持有的资源。可能会造成重复工作、增加系统开销,常见于易于恢复和保存的资源。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预先静态分配资源,即一次性给进程分配需要的所有资源。系统资源会被严重浪费,会导致饥饿现象。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采用顺序资源分配法,进程只能申请比它持有资源编号更大的资源。默认资源序号有序,在增加新的资源时不便,而且经常发生进程使用资源顺序与预定顺序不同情况,会造成资源浪费。
二、死锁避免(动态策略)
通过避免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以避免死锁。比起死锁预防,死锁避免的并发性相对较高。
最著名的死锁避免算法即银行家算法。核心要素:最大需求矩阵、分配矩阵、需求矩阵、可用资源矢量。根据目前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判断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算法流程为分配--回收--...--分配--回收,从而逐个满足所有进程的需求。
三、死锁检测和解除
在发生死锁后采取措施,故这种策略比起死锁预防、死锁避免的并发度来说是最高的。
根据资源有向分配图来判断是否产生了死锁,查看资源有向分配图是否能够完全简化。(死锁定理)
死锁解除的主要方法:
1、资源剥夺法:挂起某些死锁进程,抢占它的资源。
2、撤销进程法:强制撤销部分、甚至全部死锁进程,逻辑上可以按照进程的优先级依次撤销。
3、进程回退法:使进程回退到死锁发生之前的状态,进程主动释放资源而非被抢占,系统保存进程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