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试-Vue.js

Web界面由DOM树(树的意思是数据结构)来构建,当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实就是对应某个DOM节点发生了变化, 虚拟DOM就是为了解决浏览器性能问题而被设计出来的。

如前,若一次操作中有10次更新DOM的动作,虚拟DOM不会立即操作DOM,而是将这10次更新的diff内容保存到本地一个JS对象中,最终将这个JS对象一次性attch到DOM树上,再进行后续操作,避免大量无谓的计算量。

所以,用JS对象模拟DOM节点的好处是,页面的更新可以先全部反映在JS对象(虚拟DOM)上,操作内存中的JS对象的速度显然要更快,等更新完成后,再将最终的JS对象映射成真实的DOM,交由浏览器去绘制。

2.说一说Diff算法

Diff算法的作用是用来计算出 Virtual DOM 中被改变的部分,然后针对该部分进行原生DOM操作,而不用重新渲染整个页面。 Diff算法有三大策略:

Tree Diff
Component Diff
Element Diff
三种策略的执行顺序也是顺序依次执行。 Tree Diff 是对树每一层进行遍历,找出不同。

Component Diff 是数据层面的差异比较

如果都是同一类型的组件(即:两节点是同一个组件类的两个不同实例,比如: <div id="before"></div><div id="after"></div>),按照原策略继续比较Virtual DOM树即可
如果出现不是同一类型的组件,则将该组件判断为dirty component,从而替换整个组件下的所有子节点
Element Diff真实DOM渲染,结构差异的比较

当节点处于同一层级时,Diff提供三种DOM操作:删除、移动、插入。

将OldVnode 和 NewVnode的首尾位置分别标记为oldS、oldE、newS、newE,优化比较过程。

3.Vuex有哪些重要概念
Vuex的核心概念:state、getter、mutation、action、module

state:状态,mapstate可以在页面里简化调用

Getter:相当于vue中的computed计算属性,getter的返回值会根据它的依赖被缓存起来,且只有当它的依赖值发生了改变才会被重新计算,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定义vuex的Getter来获取,Getters 可以用于监听、state中的值的变化,返回计算后的结果,

muation:修改state中的值

action:调用mutation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异步,分发请求

module:分割大型模块

4.Vuex的底层原理
基本的Vue状态自管理应用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state,驱动应用的数据源;
view,以声明方式将 state 映射到视图;
actions,响应在 view 上的用户输入导致的状态变化。

但是,当我们的应用遇到多个组件共享状态时,单向数据流的简洁性很容易被破坏:

多个视图依赖于同一状态。
来自不同视图的行为需要变更同一状态。
因此,我们为什么不把组件的共享状态抽取出来,以一个全局单例模式管理呢?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组件树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视图”,不管在树的哪个位置,任何组件都能获取状态或者触发行为!

实现原理:vuex是利用vue的mixin混入机制,在beforeCreate钩子前混入vuexInit方法,vuexInit方法实现了store注入vue组件实例,并注册了vuex store的引用属性$store。store注入过程如下图所示:


5.Vue的双向绑定原理
MVVM数据双向绑定,即主要是:数据变化更新视图,视图变化更新数据。

对于视图更新数据

可以采用事件监听的方法,比如 v-on(用于绑定HTML事件); v-bind(用于设置HTML属性); v-on(用于绑定HTML事件);v-model:在表单控件元素上创建双向数据绑定:
对于数据更新视图

数据的每次读和写能够被我们看的见,即我们能够知道数据什么时候被读取了或数据什么时候被改写了,我们将其称为数据变的‘可观测’;

1.Vue2.0: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会直接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对象的现有属性, 并返回这个对象。
2.Vue3.0:proxy()
复制代码

完成了数据的’可观测’,我们就可以在数据被读或写的时候通知那些依赖该数据的视图更新了,为了方便,我们需要先将所有依赖收集起来,一旦数据发生变化,就统一通知更新。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发布订阅者”模式,数据变化为“发布者”,依赖对象为“订阅者”。

6.如何实现redo和undo操作
HTML5 History Interface 中新增的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方法。(需要特定浏览器支持) 这两个方法应用于浏览器的历史记录栈,在当前已有的 back、forward、go 的基础之上,它们提供了对历史记录进行修改的 功能。只是当它们执行修改时,虽然改变了当前的 URL,但浏览器不会立即向后端发送请求。 Vue-Router 利用了这两个特性(通过调用浏览器提供的接口)来实现前端路由。

7.父子组件的数据传递
父组件向子组件传值:

子组件在props中创建一个属性,用以接收父组件传过来的值
父组件中注册子组件
在子组件标签中添加子组件props中创建的属性
把需要传给子组件的值赋给该属性

// 父组件 food.vue
<template>
  <apple :type="type"></apple>
</template>
<script>
    data (){
        return {
          type: 0
      };
      }
</script>
// 子组件 apple.vue
<template>
  <span>{{childType}}</span>
</template>
<script>
   props: ['type'],
   created () {
           this.childType = this.formatterType(type);
   },
   method () {
           formatterType (type) {
        if (type === 0) {
          return "0 水果";
        }
        if (type === 1) {
          return "1 蔬菜";
        }
        return '';
      }
   }
</script>
复制代码

子组件向父组件传值:

子组件中需要以某种方式例如点击事件的方法来触发一个自定义事件
将需要传的值作为$emit的第二个参数,该值将作为实参传给响应自定义事件的方法
在父组件中注册子组件并在子组件标签上绑定对自定义事件的监听 如何理解组件化

<!-- 父组件 -->
<template>
    <div class="test">
      <test-com @childFn="parentFn"></test-com>
      <br/> 
      子组件传来的值 : {{message}}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 ...
    data: {
        message: ''
    },
    methods: {
       parentFn(payload) {
        this.message = payload;
      }
    }
}
</script>

<!-- 子组件 -->
<template> 
<div class="testCom">
    <input type="text" v-model="message" />
    <button @click="click">Send</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 ...
    data() {
        return {
          // 默认
          message: '我是来自子组件的消息'
        }
    },
    methods: {
      click() {
            this.$emit('childFn', this.message);
        }
    }    
}
</script>
复制代码

8.如果要你写一个组件,需要注意什么?
提高开发效率
方便重复使用
简化调试步骤
提升整个项目的可维护性
便于协同开发
9.Vue的生命周期

Vue 一共有8个生命阶段,分别是创建前、创建后、加载前、加载后、更新前、更新后、销毁前和销毁后,每个阶段对应了一个生命周期的钩子函数。

(1)beforeCreate 钩子函数,在实例初始化之后,在数据监听和事件配置之前触发。因此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是获取不到 data 数据的。

(2)created 钩子函数,在实例创建完成后触发,此时可以访问 data、methods 等属性。但这个时候组件还没有被挂载到页面中去,所以这个时候访问不到 $el 属性。一般我们可以在这个函数中进行一些页面初始化的工作,比如通过 ajax 请求数据来对页面进行初始化。

(3)beforeMount 钩子函数,在组件被挂载到页面之前触发。在 beforeMount 之前,会找到对应的 template,并编译成 render 函数。

(4)mounted 钩子函数,在组件挂载到页面之后触发。此时可以通过 DOM API 获取到页面中的 DOM 元素。

(5)beforeUpdate 钩子函数,在响应式数据更新时触发,发生在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可能会被移除的元素做一些操作,比如移除事件监听器。

(6)updated 钩子函数,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后调用。

(7)beforeDestroy 钩子函数,在实例销毁之前调用。一般在这一步我们可以销毁定时器、解绑全局事件等。

(8)destroyed 钩子函数,在实例销毁之后调用,调用后,Vue 实例中的所有东西都会解除绑定,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

当我们使用 keep-alive 的时候,还有两个钩子函数,分别是 activated 和 deactivated 。用 keep-alive 包裹的组件在切换时不会进行销毁,而是缓存到内存中并执行 deactivated 钩子函数,命中缓存渲染后会执行 actived 钩子函数。

10.MVC/MVP/MVVM的区别?
MVC、MVP 和 MVVM 是三种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模式,主要通过分离关注点的方式来组织代码结构,优化我们的开发效率。

MVC 通过分离 Model、View 和 Controller 的方式来组织代码结构。其中 View 负责页面的显示逻辑,Model 负责存储页面的业务数据,以及对相应数据的操作。并且 View 和 Model 应用了观察者模式,当 Model 层发生改变的时候它会通知有关 View 层更新页面。Controller 层是 View 层和 Model 层的纽带,它主要负责用户与应用的响应操作,当用户与页面产生交互的时候,Co ntroller 中的事件触发器就开始工作了,通过调用 Model 层,来完成对 Model 的修改,然后 Model 层再去通知 View 层更新。

MVP 模式与 MVC 唯一不同的在于 Presenter 和 Controller。在 MVC 模式中我们使用观察者模式,来实现当 Model 层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通知 View 层的更新。这样 View 层和 Model 层耦合在一起,当项目逻辑变得复杂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代码的混乱,并且可能会对代码的复用性造成一些问题。MVP 的模式通过使用 Presenter 来实现对 View 层和 Model 层的解耦。MVC 中的 Controller 只知道 Model 的接口,因此它没有办法控制 View 层的更新,MVP 模式中,View 层的接口暴露给了 Presenter 因此我们可以在 Presenter 中将 Model 的变化和 View 的变化绑定在一起,以此来实现 View 和 Model 的同步更新。这样就实现了对 View 和 Model 的解耦,Presenter 还包含了其他的响应逻辑。

MVVM 模式中的 VM,指的是 ViewModel,它和 MVP 的思想其实是相同的,不过它通过双向的数据绑定,将 View 和 Model 的同步更新给自动化了。当 Model 发生变化的时候,ViewModel 就会自动更新;ViewModel 变化了,View 也会更新。这样就将 Presenter 中的工作给自动化了。我了解过一点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比如 vue 是通过使用数据劫持和发布订阅者模式来实现的这一功 能。

如果你现在也想学习前端开发技术,在学习前端的过程当中有遇见任何关于学习方法,学习路线,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你都可以申请加入我的Q群:前114中6649后671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