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主要是借助无线电波的波动来传递信息,省去了用户架设电线的麻烦。而依靠无线电波传输的通信代表当属对讲机的问世了,其实现了自由、快捷和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无线电波如同光波一样,可以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传播。由于电波特性不同,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有些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电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
无线电波频率用途分配表
根据频率和波长的差异,可将无线电通信大致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
那么无线电通信波长的范围是多少呢?下面河南宝蓝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1、长波通信(3kHz~30kHz):长波主要沿地球表面进行传播(又称地波),也可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形成的波导中传播,传播距离可达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长波能穿透海水和土壤,因此多用于海上、水下、地下的通信与导航业务。
2、中波通信(30kHz~3MHz):中波在白天主要依靠地面传播,夜间可由电离层反射传播。中波通信主要用于广播和导航业务。
3、短波通信(3MHz~30MHz):短波主要靠电离层发射的天波传播,可经电离层一次或几次反射,传播距离可达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短波通信适用于应急、抗灾通信和远距离越洋通信。
4、超短波通信(30MHz~300MHz):超短波对电离层的穿透力强,主要以直线视距方式传播,比短波天波传播方式稳定性高,受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小。由于频带较宽,超短波通信被广泛应用于传送电视、调频广播、雷达、导航、移动通信等业务。
5、微波通信(300MHz~300GHz):微波主要是以直线视距传播,但受地形、地物以及雨雪雾影响大。其传播性能稳定,传输带宽更宽,地面传播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能穿透电离层,对空传播可达数万公里。微波通信主要用于干线或支线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