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软考软件设计师学习大纲(学习笔记)
数据的表示概述
- 进制转换: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规则,掌握手工转换和编程转换的方法。
- 码制:深入理解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补码在计算机中的加减运算。
- 浮点数表示:学习IEEE 754标准,理解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的存储格式,包括符号位、指数位和尾数位的含义。
- 逻辑运算:掌握与(AND)、或(OR)、非(NOT)、异或(XOR)等逻辑运算的规则,理解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场景。
校验码概述
- 奇偶校验:了解奇校验和偶校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 CRC循环冗余校验码:学习CRC校验码的生成和校验过程,理解多项式除法的应用,掌握CRC校验码在通信和数据存储中的重要作用。
- 海明校验码:深入理解海明校验码的原理,包括校验位的计算和错误检测与纠正的方法,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CPU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
- 寻址方式:掌握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相对寻址等多种寻址方式,理解它们在指令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 CISC与RISC:比较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架构特点、指令集设计、性能表现等方面的差异。
- 流水线技术:学习流水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流水线冲突的类型(如结构冲突、数据冲突、控制冲突)及其解决方法,掌握流水线技术对CPU性能提升的作用。
存储系统概述
- 层次化存储:理解缓存、主存、外存等层次化存储结构的作用和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机制。
- Cache:深入学习Cache的工作原理,包括直接映射、组相联映射、全相联映射等映射方式,理解Cache一致性问题和替换策略。
- 主存编制计算:掌握主存地址计算、容量计算等基础知识,了解主存的物理结构和组织方式。
输入输出技术
- 总线:了解总线的类型(如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性能指标及仲裁方式,掌握总线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可靠性:探讨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和技术,如冗余设计、容错技术、错误检测与纠正等。
- 性能指标: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的常用指标,如吞吐量、响应时间、CPU利用率等,学习如何进行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章节
操作系统概念概述
- 操作系统的作用:作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管理计算机资源(如CPU、内存、磁盘等),提供程序运行环境。
- 特殊的操作系统:介绍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特殊类型的操作系统及其特点。
进程的概念概述
- 线程的概念: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了解线程与进程的关系,掌握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概念。
- 进程的状态:包括就绪态、执行态、阻塞态等,理解进程状态转换的过程和条件,掌握进程同步与互斥的方法。
进程调度概述
- PV的概念:介绍信号量(Semaphore)的概念及其在进程同步中的应用,理解信号量的物理意义和操作规则。
- 信号量与PV操作:掌握P(等待)操作和V(释放)操作的具体实现和作用,理解它们如何用于解决进程同步问题。
- 前驱图与PV操作:利用前驱图描述进程间的依赖关系,设计相应的PV操作以实现进程同步,理解前驱图在并发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死锁
- 资源数计算
- 进程资源图
存储管理
- 段页式存储概述:了解段页式存储管理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段表、页表及其映射关系。
- 页式存储:深入学习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映射、页面置换算法(如FIFO、LRU等)以及页面保护机制。
- 段式存储:了解段式存储管理的分段机制、段表结构以及段的共享与保护。
磁盘管理
- 磁盘管理01:学习磁盘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掌握磁盘格式化、分区和卷管理的基本概念。
- 磁盘管理02
IO管理软件
- 概述:IO管理软件是操作系统中负责输入/输出(Input/Output)设备管理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处理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高效性。IO管理软件通过提供一套统一的接口和机制,使得CPU能够方便地控制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如磁盘、打印机、键盘、鼠标等。
文件管理概述
- 概述: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文件的重要功能。它涉及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修改、删除以及文件的组织、保护和共享等多个方面。文件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提高文件的访问效率。
- 文件相关概念
- 文件: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 文件名:用于唯一标识一个文件的字符串。
- 文件属性:包括文件的类型、大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访问权限等。
- 文件操作:如创建、打开、读取、写入、关闭、删除等。
- 树性目录结构
- 目录(文件夹):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的特殊文件。
- 树性目录结构:采用树状结构来组织文件和目录,每个目录都可以包含其他文件和目录。
- 路径:用于描述从根目录到目标文件或目录的完整路径。
- 位示图
- 位示图(Bitmap):用于表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
- 作用:快速判断磁盘上的存储块是否空闲或被占用。
- 更新:在文件操作时自动更新以反映磁盘空间的变化。
- 索引文件
- 索引文件:存储对另一个文件中数据的索引信息的特殊文件。
- 索引项:包含关键字和指针的条目。
- 类型:如顺序索引文件、倒排索引文件、多级索引文件等。
- 应用: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和效率。
作业管理
- 概述:作业管理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用户作业调度和控制的功能。它接收用户提交的作业,根据一定的调度策略将作业分配给系统中的CPU或其他资源进行处理,并在作业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管理。作业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作业的执行效率,同时确保作业的公平性和响应时间。
操作系统章节概述
- 操作系统章节概述
- 操作系统章节回顾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数据库体系结构:包括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存储管理层和物理存储层等层次结构。
-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理解它们之间的映射关系及作用。
- 数据仓库:介绍数据仓库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库设计过程
概念设计阶段概述
- 关系模式相关概念:如属性、域、码、外键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 E-R图转关系模式:掌握将实体-关系(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和方法。
逻辑结构设计概述
- 关系模式相关概念
- E-R图转关系模式
关系代数
- 介绍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如选择(σ)、投影(π)、连接(⨝)、并(∪)、差(-)等,并理解其在查询优化中的应用。
规范化理论概述
- 概述: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旨在通过分析和转换数据库模式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完整性和查询效率。规范化理论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范式”(Normal Forms),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指导原则。
- 规范化理论基本概念
- 规范化理论基本概念01
- 函数依赖:在关系数据库中,如果属性A的值能够唯一确定属性B的值,则称B函数依赖于A。函数依赖是规范化理论的基础。
- 候选键:能够唯一标识元组中所有信息的属性集称为候选键。一个关系可以有多个候选键。
- 主键:从候选键中选取的一个作为关系的主要标识,称为主键。
- 规范化理论基本概念02
- 部分函数依赖:如果属性B函数依赖于属性A的某个子集,则称B部分函数依赖于A。
- 完全函数依赖:如果属性B函数依赖于属性A,且对于A的任何真子集,B都不函数依赖于它,则称B完全函数依赖于A。
- 传递函数依赖:如果属性B函数依赖于属性A,属性C又函数依赖于属性B,则称C传递函数依赖于A。
- 规范化理论基本概念01
- 范式判断
- 范式判断01
- 第一范式(1NF):关系中的每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分的原子值,且每个字段都只有一个值。
- 第二范式(2NF):在满足第一范式的基础上,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
- 范式判断02
- 第三范式(3NF):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键。
- BC范式(BCNF):在关系模式中,如果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含候选键,则该关系模式满足BC范式。
- 第四范式(4NF):第四范式主要处理多值依赖问题,确保关系模式中的多值依赖是合理的。
- 范式判断01
- 模式分解
- 模式分解01
- 模式分解是将一个不满足更高范式的关系模式分解成多个满足更高范式的关系模式的过程。模式分解的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一致性和查询效率。
- 模式分解02
- 在进行模式分解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保持函数依赖、无损连接性和依赖保持性。无损连接性确保分解后的关系模式能够无损地恢复到原始的关系模式;依赖保持性确保分解后的关系模式仍然保持原始关系模式中的所有函数依赖。
- 模式分解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合理的分解可以优化数据库的结构,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 模式分解01
SQL语言概述
- 普通查询: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用法,包括条件查询、排序查询等。
- 分组查询:了解GROUP BY子句的用法,以及聚合函数(如SUM、AVG、COUNT等)的应用。
- 权限控制:掌握数据库用户管理、角色管理以及权限分配的基本方法。
并发控制概述
- 概述:并发控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确保在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受影响。并发控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协议来管理事务的执行顺序和资源共享,以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冲突。
- 事务的特性
- 事务是数据库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具有以下四个特性(ACID):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执行,保持事务的不可分割性。
-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 隔离性(Isolation):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彼此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影响。
-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被提交,它对数据库的修改就是永久性的,即使系统发生故障也不会丢失。
- 并发问题
- 脏读(Dirty Read):一个事务读取了另一个未提交事务的数据。
- 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一个事务多次读取同一数据集合时,由于其他事务的并发更新,导致每次读取的数据不一致。
- 幻读(Phantom Read):一个事务重新执行一个查询,返回了之前查询中不存在的记录(即其他事务插入了新记录)。
- 封锁协议
- 封锁是并发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锁定数据项来防止其他事务对其进行修改或读取。常见的封锁协议包括:
- 两级封锁协议:事务分为加锁阶段和解锁阶段,加锁阶段只能加锁不能解锁,解锁阶段只能解锁不能加锁。
- 三级封锁协议:除了两级封锁协议的要求外,还增加了对读记录的加锁要求,以防止幻读。
数据库系统章节概述
- 数据库系统章节概述
- 数据库系统章节通常涵盖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查询语言、事务处理、并发控制、恢复技术等内容。本章将详细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原理、技术和应用。
- 数据库系统章节回顾
算法与数据结构
- 考情分析
- 算法效率
- 查找算法
- 排序算法
- 排序算法01
- 排序算法02
- 算法策略
- 总结
考试介绍
- 考试介绍01
- 考试介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