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篇
线程作用: 提高系统性能,提高响应时间
线程状态
NEW: 新建状态,线程被创建出来,但尚未启动时的线程状态;
RUNNABLE: 就绪状态,表示可以运行的线程状态,它可能正在运行,或者是在排队等待操作系统给它分配 CPU 资源;
BLOCKED: 阻塞等待锁的线程状态,表示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正在等待监视器锁,比如等待执行 synchronized 代码块或者使用 synchronized 标记的方法;
WAITING: 等待状态,一个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正在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某个特定的动作,比如,一个线程调用了 Object.wait() 方法,那它就在等待另一个线程调用 Object.notify() 或 Object.notifyAll() 方法;
TIMED_WAITING: 计时等待状态,和等待状态(WAITING)类似,它只是多了超时时间,比如调用了有超时时间设置的方法 Object.wait(long timeout) 和 Thread.join(long timeout) 等这些方法时,它才会进入此状态;
TERMINATED: 终止状态,表示线程已经执行完成
线程工作模式
线程的工作模式是,首先先要创建线程并指定线程需要执行的业务方法,然后再调用线程的 start() 方法,此时线程就从 NEW(新建)状态变成了 RUNNABLE(就绪)状态,此时线程会判断要执行的方法中有没有 synchronized 同步代码块,如果有并且其他线程也在使用此锁,那么线程就会变为 BLOCKED(阻塞等待)状态,当其他线程使用完此锁之后,线程会继续执行剩余的方法。
当遇到 Object.wait() 或 Thread.join() 方法时,线程会变为 WAITING(等待状态)状态,如果是带了超时时间的等待方法,那么线程会进入 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状态,当有其他线程执行了 notify() 或 notifyAll() 方法之后,线程被唤醒继续执行剩余的业务方法,直到方法执行完成为止,此时整个线程的流程就执行完了,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代码实例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1");
TimeUnit.SECONDS.sleep(2);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t1.join();
t1.start();
线程池
new线程弊端
- 每次new Thread新建对象性能差。
- 线程缺乏统一管理,可能无限制新建线程,相互之间竞争,及可能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导致死机或oom。
- 缺乏更多功能,如定时执行、定期执行、线程中断。
线程池优点
- 重用存在的线程,减少对象创建、消亡的开销,性能佳。
- 可有效控制最大并发线程数,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同时避免过多资源竞争,避免堵塞。
- 提供定时执行、定期执行、单线程、并发数控制等功能。
新建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4, Integer.MAX_VALU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