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4) int Integer 基本类型与封装类型的理解

java int与integer的区别

int与integer的区别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基本数据类型与其包装类的区别:

int 是基本类型,直接存数值,而integer是对象,用一个引用指向这个对象

1.Java 中的数据类型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复杂数据类型

int 是前者而integer 是后者(也就是一个类);因此在类进行初始化时int类的变量初始为0.而Integer的变量则初始化为null.

2.初始化时:

  int i =1;Integer i= new Integer(1);(要把integer 当做一个类看);但由于有了自动装箱和拆箱   (http://www.cnblogs.com/shenliang123/archive/2012/04/16/2451996.html),

  使得对Integer类也可使用:Integer i= 1;       

  int 是基本数据类型(面向过程留下的痕迹,不过是对java的有益补充),Integer 是一个类,是int的扩展,定义了很多的转换方法

  类似的还有:float Float;double Double;string String等,而且还提供了处理 int 类型时非常有用的其他一些常量和方法

  举个例子:当需要往ArrayList,HashMap中放东西时,像int,double这种内建类型是放不进去的,因为容器都是装 object的,这是就需要这些内建类型的外覆类了。

  Java中每种内建类型都有相应的外覆类。

  Java中int和Integer关系是比较微妙的。关系如下:

  1.int是基本的数据类型;

  2.Integer是int的封装类;

  3.int和Integer都可以表示某一个数值;

  4.int和Integer不能够互用,因为他们两种不同的数据类型;

  举例说明

  ArrayList al=new ArrayList();

  int n=40;

  Integer nI=new Integer(n);

  al.add(n);//不可以

  al.add(nI);//可以

  并且泛型定义时也不支持int: 如: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可以  而List<int> list = new ArrayList<int>();则不行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数,只是用来进行一些加减乘除的运算or作为参数进行传递,那么就可以直接声明为int基本数据类型,但如果要像

对象一样来进行处理,那么就要用Integer来声明一个对象,因为java是面向对象的语言,因此当声明为对象时能够提供很多对象间转换的方式,与一些常用

的方法。自认为java作为一们面向对象的语言,我们在声明一个变量时最好声明为对象格式,这样更有利于你对面向对象的理解。




“ 我被下面的代码搞晕了,为什么它们会返回不同的值?” 

1
2
3
System.out.println(Integer.valueOf("127")==Integer.valueOf("127"));
System.out.println(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
System.out.println(Integer.parseInt("128")==Integer.valueOf("128"));

输出是: 

1
2
3
true
false
true


为什么第一个判断返回了true而第二个判断返回了false?127和128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区别吗?(当然除了127小于128…)
还有,为什么第三个判断返回了true?
我看了另一个相关提问的回答,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返回true还有为什么第二个判断返回false。 

回答#1:  

Integer.valueOf(String)确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行为。 

valueOf会返回一个Integer(整型)对象,当被处理的字符串在-128和127(包含边界)之间时,返回的对象是预先缓存的。这就是为什么第一行的调用会返回true-127这个整型对象是被缓存的(所以两次valueOf返回的是同一个对象)——第二行的调用返回false是因为128没有被缓存,所以每次调用,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整型对象,因此两个128整型对象是不同的对象。 

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上面的比较中,你实际进行比较的是integer.valueOf返回的对象引用,所以当你比较缓存外的整型对象时,相等的判断不会返回true,就算你传个valueOf的值是相等的也没用。(就像第二行中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想让这个判断返回true,你需要使用equals()方法。 

parseInt()返回的不是整型对象,而是一个int型基础元素。这就是为什么最后一个判断会返回true,第三行的判断中,在判断相等时,实际比较的是128 == 128,所以它必然是相等的。 

再来说说第三种比较中的一点区别,使得它的结果与第二种比较不一样了: 

一个unboxing conversion(一种比较时的转换,把对对象的引用转换为其对应的原子类型)在第三行的比较中发生了。因为比较操作符使用了==同时等号的两边存在一个int型和一个Integer对象的引用。这样的话,等号右边返回的Integer对象被进一步转换成了int数值,才与左边进行相等判断。 

所以在转换完成后,你实际比较的是两个原子整型数值。这种转换正是你在比较两个原子类型时所期待看到的那样,所以你最终比较了128等于128。 

回答#2:  

Integer类有一个静态缓存,存储了256个特殊的Integer对象——每个对象分别对应`-128 和127之间的一个值。
有了这个概念,就可以知道上面三行代码之间的区别。
1new Integer(123);

显示创建了一个新的Integer对象。
1Integer.parseInt("123");

解析完字符串后返回一个int值。
1Integer.valueOf("123");

这种情况比其他的要更复杂一些。首先进行了字符串解析,然后如果解析的值位于-128和127之间,就会从静态缓存中返回对象。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调用Integer()方法并将解析的值作为参数传入,得到一个新的对象。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问题中的3个表达式。
1Integer.valueOf("127")==Integer.valueOf("127");

上面的表达式返回true,因为Integer的值从静态缓存中取了2次,表达式返回了对象与自己比较的结果。因为只有一个Integer对象,所以返回结果为true。
1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

上面的表达式返回false,因为128没有存在静态缓冲区。所以每次在判断相等时等式两边都会创建新的Integer对象。由于两个Integer对象不同,所以==只有等式两边代表同一个对象时才会返回true。因此,上面的等式返回false。
1Integer.parseInt("128")==Integer.valueOf("128");

上面的表达式比较的是左边的原始int值128与右边新创建的Integer对象。但是因为int和Integer之间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Java在进行比较前会将Integer自动拆箱,所以最后进行的是int和int值之间的比较。由于128和自己相等,所以返回true。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