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笔记
Linux 系统目录结构
登录系统后,在当前命令窗口下输入命令:
ls /
你会看到如下图所示:
树状目录结构:
以下是对这些目录的解释:
-
/bin:
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
/dev :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
/etc:
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如上图中的 alice、bob 和 eve。 -
/lib:
lib 是 Library(库)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
/opt:
opt 是 optional(可选) 的缩写,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
/proc:
proc 是 Processes(进程) 的缩写,/proc 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是 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selinux:
这个目录是 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
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
/tmp:
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
/usr:
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
/var:
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在 Linux 系统中,有几个目录是比较重要的,平时需要注意不要误删除或者随意更改内部文件。
/etc: 上边也提到了,这个是系统中的配置文件,如果你更改了该目录下的某个文件可能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
/bin, /sbin, /usr/bin, /usr/sbin: 这是系统预设的执行文件的放置目录,比如 ls 就是在 /bin/ls 目录下的。
值得提出的是 /bin、/usr/bin 是给系统用户使用的指令(除 root 外的通用用户),而/sbin, /usr/sbin 则是给 root 使用的指令。
/va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系统上跑了很多程序,那么每个程序都会有相应的日志产生,而这些日志就被记录到这个目录下,具体在 /var/log 目录下,另外 mail 的预设放置也是在这里。
Linux 文件基本属性
Linux 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地位,拥有不同的权限。
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Linux 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访问同一文件(包括目录文件)的权限做了不同的规定。
在 Linux 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两个命令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用户与权限:
- chown (change owner) : 修改所属用户与组。
- chmod (change mode) : 修改用户的权限。
每个文件的属性由左边第一部分的 10 个字符来确定
[root@xie0791 test]# ll
总用量 8
-rw-r--r--. 1 root root 27 3月 21 14:13 a.txt
-rw-r--r--. 1 root root 35 3月 21 14:12 test.txt
在 Linux 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等。
- 当为 d 则是目录
- 当为 - 则是文件;
- 若是 l 则表示为链接文档(link file);
- 若是 b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可随机存取装置);
- 若是 c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一次性读取装置)。
1、chgrp:更改文件属组
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root@xie0791 test]# chgrp user b.txt
[root@xie0791 test]# ll
总用量 12
-rw-r--r--. 1 root user 27 3月 21 14:13 a.txt
-rw-r--r--. 1 root user 18 3月 21 14:19 b.txt
-rw-r--r--. 1 root root 35 3月 21 14:12 test.txt
2、chown:更改文件所有者(owner),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所属组。
语法:
chown [–R] 所有者 文件名
chown [-R] 所有者:属组名 文件名
[root@xie0791 test]# chown user a.txt
[root@xie0791 test]# ll
总用量 12
-rw-r--r--. 1 user user 27 3月 21 14:13 a.txt
-rw-r--r--. 1 root user 18 3月 21 14:19 b.txt
-rw-r--r--. 1 root root 35 3月 21 14:12 test.txt
[root@xie0791 test]# chown user a.txt
[root@xie0791 test]# ll
总用量 12
-rw-r--r--. 1 user user 27 3月 21 14:13 a.txt
-rw-r--r--. 1 root user 18 3月 21 14:19 b.txt
-rw-r--r--. 1 root root 35 3月 21 14:12 test.txt
3、chmod:更改文件9个属性
Linux文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数字,一种是符号。
Linux 文件的基本权限就有九个,分别是 owner/group/others(拥有者/组/其他) 三种身份各有自己的 read/write/execute 权限。
先复习一下刚刚上面提到的数据:文件的权限字符为: -rwxrwxrwx , 这九个权限是三个三个一组的!其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权限的分数对照表如下:
- r:4
- w:2
- x:1
[root@xie0791 test]# chmod 777 test.txt
[root@xie0791 test]# ll
总用量 12
-rw-r--r--. 1 user user 42 3月 21 14:31 a.txt
-rw-r--r--. 1 user user 18 3月 21 14:19 b.txt
-rwxrwxrwx. 1 root root 35 3月 21 14:12 test.txt
[root@xie0791 test]#
[user@xie0791 test]$ chmod 111 a.txt
[user@xie0791 test]$ ll
总用量 12
---x--x--x. 1 user user 42 3月 21 14:31 a.txt
-rw-r--r--. 1 user user 18 3月 21 14:19 b.txt
-rwxrwxrwx. 1 root root 52 3月 21 14:36 test.txt
[user@xie0791 test]$ vim a.txt
[user@xie0791 test]$ cat a.txt
cat: a.txt: 权限不够
符号类型改变文件权限
还有一个改变权限的方法,从之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就九个权限分别是:
- user:用户
- group:组
- others:其他
Linux 文件与目录管理
我们知道 Linux 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录 /。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在开始本教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
绝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相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 /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个常见的处理目录的命令吧: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Linux 文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head 只看头几行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user@xie0791 test]$ cat a.txt
ljlj
ljlj
ertyuiodfghjk
3456789
kjlj
7654
[user@xie0791 test]$ tac a.txt
7654
kjlj
3456789
ertyuiodfghjk
ljlj
ljlj
[user@xie0791 test]$ nl a.txt
1 ljlj
2 ljlj
3 ertyuiodfghjk
4 3456789
5 kjlj
6 7654
[user@xie0791 test]$ more a.txt
ljlj
ljlj
ertyuiodfghjk
3456789
kjlj
7654
[user@xie0791 test]$ less a.txt
[user@xie0791 test]$
[user@xie0791 test]$ head a.txt
ljlj
ljlj
ertyuiodfghjk
3456789
kjlj
7654
[user@xie0791 test]$ tail a.txt
ljlj
ljlj
ertyuiodfghjk
3456789
kjlj
7654
Linux 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令。
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 用户口令的管理。
- 用户组的管理。
一、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Shell等资源。刚添加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命令,其语法如下: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root@xie0791 test]# useradd user1
useradd:用户“user1”已存在
[root@xie0791 test]# su user1
[user1@xie0791 test]$
参数说明:
-
选项:
-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root@xie0791 test]# useradd -d /test/user2 -m user2 useradd:用户“user2”已存在 [root@xie0791 test]# ll 总用量 12 -r--rwx--x. 1 user user 42 3月 21 14:31 a.txt -rw-r--r--. 1 user user 18 3月 21 14:19 b.txt -rwxrwxrwx. 1 root root 52 3月 21 14:36 test.txt drwx------. 2 user2 user2 62 3月 21 14:48 user2
2、删除帐号
如果一个用户的账号不再使用,可以从系统中删除。删除用户账号就是要将/etc/passwd等系统文件中的该用户记录删除,必要时还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del
命令,其格式如下: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root@xie0791 test]# userdel test3
3、修改帐号
修改用户账号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用户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号、主目录、用户组、登录Shell等。
修改已有用户的信息使用usermod
命令,其格式如下: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4、用户口令的管理
用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户口令的管理。用户账号刚创建时没有口令,但是被系统锁定,无法使用,必须为其指定口令后才可以使用,即使是指定空口令。
指定和修改用户口令的Shell命令是passwd
。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用它修改自己的口令。命令的格式为: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user2@xie0791 test]$ su root
密码:
[root@xie0791 test]# passwd user1
更改用户 user1 的密码 。
新的 密码:
重新输入新的 密码:
passwd:所有的身份验证令牌已经成功更新。
[root@xie0791 test]# su user1
[user1@xie0791 test]$ su user2
二、Linux系统用户组的管理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1、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使用groupadd命令。其格式如下: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可以使用的选项有:
-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实例1:
# groupadd group1
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1,新组的组标识号是在当前已有的最大组标识号的基础上加1。
实例2:
# groupadd -g 101 group2
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2,同时指定新组的组标识号是101。
2、如果要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其格式如下:
groupdel 用户组
例如:
# groupdel group1
此命令从系统中删除组group1。
3、修改用户组的属性使用groupmod命令。其语法如下: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选项有:
-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实例1:
# groupmod -g 102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组标识号修改为102。
实例2:
#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4、如果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用户组,那么用户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以便具有其他用户组的权限。
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命令newgrp切换到其他用户组,这个命令的参数就是目的用户组。例如:
$ newgrp root
这条命令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类似于用户账号的管理,用户组的管理也可以通过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来完成。
三、与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完成用户管理的工作有许多种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有关的系统文件进行修改。
与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些系统文件中,这些文件包括/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文件的内容。
1、/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
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它记录了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
这个文件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读的。它的内容类似下面的例子:
查看所有用户的方式
* `/etc/passwd`: 用户账户的详细信息在此文件中更新。
* `/etc/shadow`: 用户账户密码在此文件中更新。
* `/etc/group`: 新用户群组的详细信息在此文件中更新。
* `/etc/gshadow`: 新用户群组密码在此文件中更新。
四、添加批量用户
添加和删除用户对每位Linux系统管理员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比较棘手的是如果要添加几十个、上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时,我们不太可能还使用useradd一个一个地添加,必然要找一种简便的创建大量用户的方法。Linux系统提供了创建大量用户的工具,可以让您立即创建大量用户,方法如下:
(1)先编辑一个文本用户文件。
每一列按照/etc/passwd
密码文件的格式书写,要注意每个用户的用户名、UID、宿主目录都不可以相同,其中密码栏可以留做空白或输入x号。一个范例文件user.txt内容如下:
user001::600:100:user:/home/user001:/bin/bash
user002::601:100:user:/home/user002:/bin/bash
user003::602:100:user:/home/user003:/bin/bash
user004::603:100:user:/home/user004:/bin/bash
user005::604:100:user:/home/user005:/bin/bash
user006::605:100:user:/home/user006:/bin/bash
(2)以root身份执行命令 /usr/sbin/newusers
,从刚创建的用户文件user.txt
中导入数据,创建用户:
# newusers < user.txt
然后可以执行命令 vipw
或 vi /etc/passwd
检查 /etc/passwd
文件是否已经出现这些用户的数据,并且用户的宿主目录是否已经创建。
(3)执行命令/usr/sbin/pwunconv。
将 /etc/shadow
产生的 shadow
密码解码,然后回写到 /etc/passwd
中,并将/etc/shadow
的shadow
密码栏删掉。这是为了方便下一步的密码转换工作,即先取消 shadow password
功能。
# pwunconv
(4)编辑每个用户的密码对照文件。
格式为:
用户名:密码
实例文件 passwd.txt
内容如下:
user001:123456
user002:123456
user003:123456
user004:123456
user005:123456
user006:123456
(5)以 root 身份执行命令 /usr/sbin/chpasswd
。
创建用户密码,chpasswd
会将经过 /usr/bin/passwd
命令编码过的密码写入 /etc/passwd
的密码栏。
# chpasswd < passwd.txt
(6)确定密码经编码写入/etc/passwd的密码栏后。
执行命令 /usr/sbin/pwconv
将密码编码为 shadow password
,并将结果写入 /etc/shadow
。
# pwconv
这样就完成了大量用户的创建了,之后您可以到/home下检查这些用户宿主目录的权限设置是否都正确,并登录验证用户密码是否正确。
[root@xie0791 test]# touch adduser.txt
[root@xie0791 test]# vim adduser.txt
[root@xie0791 test]# newusers < adduser.txt
newusers:第 6 行:无效行
newusers:发现错误,忽略改动
[root@xie0791 test]# cat adduser.txt
user001::600:100:user:/home/user001:/bin/bash
user002::601:100:user:/home/user002:/bin/bash
user003::602:100:user:/home/user003:/bin/bash
user001::603:100:user:/home/user004:/bin/bash
user004::604:100:user:/home/user005:/bin/bash
[root@xie0791 test]# vim adduser.txt
[root@xie0791 test]# cat adduser.txt
user001::600:100:user:/home/user001:/bin/bash
user002::601:100:user:/home/user002:/bin/bash
user003::602:100:user:/home/user003:/bin/bash
user004::603:100:user:/home/user004:/bin/bash
user005::604:100:user:/home/user005:/bin/bash
[root@xie0791 test]# newusers < adduser.txt
newusers:第 6 行:无效行
newusers:发现错误,忽略改动
[root@xie0791 test]# vim adduser.txt
[root@xie0791 test]# newusers < adduser.txt
[root@xie0791 test]# pwunconv
[root@xie0791 test]# vim passwd.txt
[root@xie0791 test]# chpasswd < passwd.txt
[root@xie0791 test]# cat passwd.txt
er001:123456
user002:123456
user003:123456
user004:123456
user005:123456
user006:123456
[root@xie0791 test]# pwconv
[root@xie0791 test]# cat /home
cat: /home: 是一个目录
[root@xie0791 test]# cd home
bash: cd: hom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root@xie0791 test]# cd /home
[root@xie0791 home]# ll
总用量 0
drwxr-xr-x. 2 root root 6 3月 20 10:53 demo
drwx------. 2 1003 1003 62 3月 21 15:03 test3
drwx------. 4 user user 107 3月 21 14:37 user
drwx------. 2 user001 users 6 3月 21 15:23 user001
drwx------. 2 user002 users 6 3月 21 15:23 user002
drwx------. 2 user003 users 6 3月 21 15:23 user003
drwx------. 2 user001 users 6 3月 21 15:23 user004
drwx------. 2 user005 users 6 3月 21 15:23 user005
drwx------. 4 user1 user1 91 3月 21 14:45 user1
drwx------. 2 1003 1003 62 3月 21 14:51 user3
Linux 磁盘管理
Linux 磁盘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问题。
Linux 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为 df、du 和 fdisk。
- df(英文全称:disk free):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 du(英文全称:disk used):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 fdisk:用于磁盘分区
df
df命令参数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
选项与参数:
-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
- -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 -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
-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
-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root@xie0791 /]# df -a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sysfs 0 0 0 - /sys
proc 0 0 0 - /proc
devtmpfs 919504 0 919504 0% /dev
securityfs 0 0 0 - /sys/kernel/security
...
du
Linux du 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 df 命令不同的是 Linux du 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还是和df命令有一些区别的,这里介绍 Linux du 命令。
语法:
选项与参数:
-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
- -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
- -s :仅显示指定目录或文件的总大小,而不显示其子目录的大小。
- -S :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
-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fdisk
fdisk 是 Linux 的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
语法:
fdisk [-l] 装置名称
[root@xie0791 /]# fdisk -l
磁盘 /dev/sda:21.5 GB, 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0009d434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41943039 19921920 8e Linux LVM
磁盘 /dev/mapper/centos-root:18.2 GB, 18249416704 字节,35643392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 /dev/mapper/centos-swap:2147 MB, 2147483648 字节,4194304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格式化
磁盘分割完毕后自然就是要进行文件系统的格式化,格式化的命令非常的简单,使用 mkfs
(make filesystem) 命令。
语法: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
磁盘检验
fsck(file system check)用来检查和维护不一致的文件系统。
若系统掉电或磁盘发生问题,可利用fsck命令对文件系统进行检查。
语法:
fsck [-t 文件系统] [-ACay] 装置名称
磁盘挂载与卸除
Linux 的磁盘挂载使用 mount
命令,卸载使用 umount
命令。
磁盘挂载语法:
mount [-t 文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文件名 挂载点
Linux vi/vim
所有的 Unix Like 系统都会内建 vi 文书编辑器,其他的文书编辑器则不一定会存在。
但是目前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是 vim 编辑器。
vim 具有程序编辑的能力,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
什么是 vim?
Vim 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简单的来说, vi 是老式的字处理器,不过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vi/vim 的使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命令行模式(Command-Line Mode)。
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 Vim 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 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 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普通模式常用的几个命令:
- i – 切换到输入模式,在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本。
- x –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 a – 进入插入模式,在光标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本。
- o:在当前行的下方插入一个新行,并进入插入模式。
- O – 在当前行的上方插入一个新行,并进入插入模式。
- dd – 剪切当前行。
- yy – 复制当前行。
- p(小写) – 粘贴剪贴板内容到光标下方。
- P(大写)-- 粘贴剪贴板内容到光标上方。
- u – 撤销上一次操作。
- Ctrl + r – 重做上一次撤销的操作。
- :w – 保存文件。
- :q – 退出 Vim 编辑器。
- :q! – 强制退出Vim 编辑器,不保存修改。
若想要编辑文本,只需要启动 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 i 切换到输入模式即可。
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行模式输入更多命令。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 i 就进入了输入模式,使用 Esc 键可以返回到普通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 ENTER,回车键,换行
-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 :(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w
:保存文件。:q
:退出 Vim 编辑器。:wq
:保存文件并退出 Vim 编辑器。:q!
:强制退出Vim编辑器,不保存修改。
按 ESC 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将这三个模式想成底下的图标来表示:
[root@xie0791 /]# vim a.txt
[root@xie0791 /]# cat a.txt
lfjlasdjflj
lfjlasdjflj
lfjlasdjflj
lfjlasdjflj
lfjlasdjflj
Linux yum 命令
yum(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 Fedora 和 RedHat 以及 SUSE 中的 Shell 前端软件包管理器。
基于 RPM 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 RPM 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无须繁琐地一次次下载、安装。
yum 提供了查找、安装、删除某一个、一组甚至全部软件包的命令,而且命令简洁而又好记。
yum 语法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 **options:**可选,选项包括-h(帮助),-y(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全部为 “yes”),-q(不显示安装的过程)等等。
-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
- **package:**安装的包名。
yum常用命令
-
-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check-update
-
- 更新所有软件命令:yum update
-
- 仅安装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
- 仅更新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update <package_name>
-
- 列出所有可安裝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list
-
- 删除软件包命令:yum remove <package_name>
-
- 查找软件包命令:yum search
-
- 清除缓存命令:
Linux apt 命令
apt(Advanced Packaging Tool)是一个在 Debian 和 Ubuntu 中的 Shell 前端软件包管理器。
apt 命令提供了查找、安装、升级、删除某一个、一组甚至全部软件包的命令,而且命令简洁而又好记。
apt 命令执行需要超级管理员权限(root)。
apt 语法
apt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 **options:**可选,选项包括 -h(帮助),-y(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全部为"yes"),-q(不显示安装的过程)等等。
-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
- package:安装的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