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战之socket初版 Linux粘包问题

上一篇:Python实战之常见异常以及自定义异常 点击跳转
目录篇:python相关目录篇 点击跳转
下一篇:python实战之paramiko模块 点击跳转

目录


网络理想的7层和现实的4层:

1.理想的:应用 表示 会话 传输 网络 数据链路 物理层

2.现实: 应用 传输 网络 数据物理链路
    应用层的所有协议最终:发send 和 收recieve 所以要封装,这种封装总体叫socket
    所有的网络协议就是基于socket  如:http  smtp  dns  ftp  ssh  snmp  icmp  dhcp等等很多..
    socket最后总结2种方式:发send  收receive   所有的协议本质都是这样
    port:65535个端口

socket示例:

接收端:import socket---定义封装协议----监听IP端口---等待----接收数据---发送数据                                                

发送端:import socke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Python 中使用 socket 进行网络通信时,也可能会遇到粘包和分包的问题。下面是一些解决粘包和分包问题的常用方法: 1. 使用固定长度的数据包: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将每个数据包的长度固定为一个固定值。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根据固定长度来切分数据包。例如: ```python # 发送方 data = "Hello" length = len(data) length_bytes = length.to_bytes(4, byteorder='big') sock.sendall(length_bytes + data.encode()) # 接收方 length_bytes = sock.recv(4) length = int.from_bytes(length_bytes, byteorder='big') data = sock.recv(length) ``` 2. 使用特殊字符作为分隔符:发送方在每个数据包的末尾添加一个特殊字符作为分隔符,接收方根据分隔符来切分数据包。例如: ```python # 发送方 data = "Hello" sock.sendall(data.encode() + b'\n') # 接收方 data = b'' while True: chunk = sock.recv(1024) if b'\n' in chunk: parts = chunk.split(b'\n') data += parts[0] break data += chunk ``` 3. 使用消息边界: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约定一个消息边界,每个数据包都以边界标记结尾。例如,可以使用换行符 `\n` 或其他特殊字符作为边界。 ```python # 发送方 data = "Hello\n" sock.sendall(data.encode()) # 接收方 data = b'' while True: chunk = sock.recv(1024) data += chunk if b'\n' in chunk: break ``` 这些方法都是常用的解决粘包和分包问题的方式,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处理。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处理更复杂的情况,如粘包和分包同时出现或处理大量并发连接的情况,这时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处理策略。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