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在5G NR(New Radio)中,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协议定义了UE的不同连接状态,以优化功耗、信令开销和连接恢复速度。5G NR的RRC状态主要分为以下三种:RRC_IDLE 、RRC_INACTIVE、RRC_CONNECTED。
本文详细的描述了5GNR中的RRC三种状态的定义,每个状态之间的信令交互流程,以及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阐述通信中的负责概念,着重于概念理解、状态改变、信令交互流程。
2 RRC状态概述
2.1 RRC_IDLE(空闲状态)
RRC_IDLE是UE与基站(gNB)之间还未建立RRC连接,仅由核心网(5GC)管理移动性所处的状态。
核心网只知道UE的跟踪区域TA,而不了解UE的具体位置,在这种状态下,UE可以接收系统信息广播,执行小区重选或跟踪区更新等操作。
2.1.1 核心特性
- 无RRC连接:
- UE未分配小区级标识(如C-RNTI)。
- 核心网(AMF)仅记录UE的跟踪区(TA)。
- 自主移动性管理:
- UE通过测量邻区信号质量自主进行小区选择/重选(Cell Selection/Reselection)。
- 不依赖网络指令,无需切换(Handover)信令。
- 周期性监听寻呼:
- UE按DRX(非连续接收)周期唤醒,监听寻呼消息(用于来电或下行数据到达通知)。
- 典型场景:
- UE开机注册后未进行业务。
- 长时间无数据交互(如手机待机)。
2.1.2 关键限制
- 无法直接传输数据:需先发起随机接入(MSG1-MSG4)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
- 高信令开销:每次业务需重新建立完整RRC连接(延迟约50-100ms)。
2.1.3 举例说明RRC_IDLE的特点
情景设定如下:
图书馆总台 vs 分区管理员
- 图书馆总台(核心网AMF):掌握所有读者的大区域位置(如“3楼科技区”),但不知道具体座位。
- 分区管理员(基站gNB):只管理当前区域的座位(小区),但不记录读者的位置。
- 读者(UE):处于自由自习模式(RRC_IDLE)。
技术术语 | 正确比喻 | 角色归属 |
---|---|---|
跟踪区(TA) | 图书馆划分的大区域(如“3楼科技区”) | 总台(核心网AMF)管理 |
小区(Cell) | 每个分区内的具体座位区(如“3楼A1排座位”) | 分区管理员(基站gNB)管理 |
无RRC连接 | 读者没有向分区管理员登记座位 | 基站不跟踪读者 |
自主移动性管理 | 读者自行换座位区(如从A1排换到B2排) | UE自主行为 |
跟踪区更新(TAU) | 读者从3楼科技区走到5楼文学区时,需向总台登记新位置 | 核心网更新TA信息 |
周期性监听寻呼 | 读者每30分钟到走廊公告栏(全楼层广播)查看是否有自己的通知 | UE监听寻呼信道 |
Scenario:
假设你是一名学生(UE),图书馆总台(核心网)有多个自习区(跟踪区TA),每个自习区有多个座位(小区)。你处于“自由自习模式”(RRC_IDLE状态)。有如下特点
- 无RRC连接
- UE未分配小区级标识C-RNTI: 此时UE和基站就没有建立任何连接,肯定就没有C-RNTI。可以把C-RNTI理解为自习区里面的座位,即UE没有向基站申请固定座位(C-RNTI),可以随意走动,分区管理员(基站)不知道你(UE)坐在哪。
- 核心网(AMF)仅记录TA级位置: 总台(核心网)只记录你在“3楼科技区”(TA1)。
- 自主移动性管理:
- 你发现当前座位灯光暗(信号差),自己决定换到靠窗的座位(邻区)。
- 无需向分区管理员和总台报告,直接搬过去。
- 周期性监听寻呼==定时看公告栏:
- 每30分钟,你走到3楼走廊的公共公告栏(寻呼信道):
- 若有通知“张三同学请到服务台”(来电/数据),去服务台处理(转入CONNECTED态)。
- 若无通知,回座位继续自习(休眠省电)。
- 每30分钟,你走到3楼走廊的公共公告栏(寻呼信道):
- 跨跟踪区更新(TAU):
- 当你从3楼科技区(TA1)走到5楼文学区(TA2):
- 必须向总台(核心网)登记:“我到5楼文学区了!”
- 总台更新记录,后续通知会在5楼广播。
- 当你从3楼科技区(TA1)走到5楼文学区(TA2):
- 接收系统信息广播:
- 每个座位区(小区)贴有公告牌(系统信息):
- “本区WiFi密码:123”(网络参数)。
- “推荐邻区:A2排信号更好”(邻区列表)。
- 每个座位区(小区)贴有公告牌(系统信息):
Scenario flow:
2.2、RRC_INACTIVE(非连接状态)
UE与gNB的RRC连接被挂起(Suspended),但保留接入层(AS)上下文(如安全密钥、承载配置)。支持快速恢复连接,同时降低功耗和信令开销。
2.2.1 核心特性
- 上下文保留:
- UE和gNB保存AS上下文(如I-RNTI、PDCP状态),避免重复配置。
- 核心网(AMF/UPF)仍维持N2/N3接口连接,认为UE处于连接状态。
- 快速恢复机制:
- 通过RRC Resume Request在20ms内恢复至RRC_CONNECTED(比IDLE快4-5倍)。
- 支持早期数据传输(EDT):允许在MSG3中直接发送小数据包(如IoT设备上报)。
- 移动性管理革新:
- RAN通知区(RNA):UE在RNA内移动无需通知网络,超RNA范围时触发位置更新。
- 基站(RAN)管理移动性,而非核心网(对比IDLE态的TA更新)。
- 典型场景:
- 智能水表周期性上报数据。
- 社交APP后台短暂休眠后快速恢复。
2.2.2 关键优势
- 低功耗:比RRC_CONNECTED节省60%以上能耗。
- 低延迟恢复:复用上下文减少信令流程(对比IDLE态)。
- 减少信令风暴:适合海量IoT设备的小数据频繁传输。
2.2.3 举例说明RRC_INACTIVE的特点
- 断点续传下载(上下文保留):
- 核心逻辑:暂停下载时保留进度,恢复时无需从头开始
- 技术对应:
- UE和基站(gNB)保存AS上下文(如I-RNTI、PDCP状态)
- 核心网(AMF/UPF)保持N2/N3连接,认为UE仍在"隐身连接"状态
- 例子:小明用手机下载电影,临时锁屏时:
- 手机记录当前下载到58%(保存PDCP状态)
- 重新解锁时,基站直接续传58%之后的进度(无需重新建立连接)
- 快递小包裹直送(快速恢复+EDT)
- 核心逻辑:紧急小包裹无需走完整签收流程
- 技术对应:
- 20ms快速恢复:通过RRC Resume Request直接唤醒
- EDT小数据传输:在MSG3(随机接入第三步)直接携带数据
- 例子:共享单车每隔5分钟上报位置:
- 单车在MSG3中直接发送"纬度X,经度Y"(EDT小包)
- 基站收到后无需进入完整连接态,立即释放回INACTIVE
- 对比传统流程:唤醒→建立连接→传数据→释放(耗时100ms+)
- 小区自由活动卡(RNA移动性)
- 核心逻辑:在小区群内移动无需频繁报告位置
- 技术对应:
- RNA(RAN通知区):基站定义一组相邻小区为活动区
- UE仅在跨出RNA时触发位置更新(RAN-Based通知)
- 例子:用户在商场内(RNA=1-3层所有基站)移动:
- 从1层A店走到3层B店(RNA范围内)→ 无需上报
- 走出商场到停车场(超出RNA)→ 触发位置更新
- 对比IDLE态:每进入一个新基站覆盖区就要TA更新(类似每进一个店铺都扫码签到)
2.3、RRC_CONNECTED(连接状态)
UE与gNB保持完整的RRC连接,可随时收发数据,网络完全控制资源调度和移动性。
2.3.1 核心特性
- 动态资源分配:
- UE分配有C-RNTI(小区级唯一标识),基站通过PDCCH动态调度上下行资源(PDSCH/PUSCH)。
- 支持载波聚合(CA)、双连接(DC)等增强技术。
- 网络控制移动性:
- 基站基于测量报告(如A3事件)触发切换(Handover),确保业务连续性。
- 高实时性:
- 支持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业务,端到端时延低至1ms。
- 典型场景:
- 高清视频流媒体(如4K直播)。
- 实时在线游戏或工业自动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