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

定义

  • 类:指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抽象,基于现实中的对象的共同特征抽象出类。

类中包含: ①所有对象共有的特征--属性

②所有对象共有的行为--方法

  • 对象:指现实中具体的事物。
  • 关联:类是对象的模版,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一个类可以有多个对象,同一个类的对象结构相同数据不同。

OPP: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对象编程

特征

1、封装

将数据(属性)和行为(方法)封装在一个类中,并对外部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只提供一些公共的接口(方法)来访问和操作对象。封装可以看做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的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外部只能通过对象提供的接口来访问和操作对象,而不能直接访问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封装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对象的内部状态,防止外部直接修改对象的属性,从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Data
public class User {//user类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sex;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phone;
    private String email;
}

2、抽象

抽象就是找出一些事物的相似和共性之处,然后将这些事物归为一个类,这个类只考虑这些事物的相似和共性之处,并且会忽略与当前主题和目标无关的那些方面,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当前目标有关的方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对象,抽象为类。(user类中的各种属性就是在现实中具体事物抽象而来)

抽象类:

①抽象方法是没有方法体,如果这个类里面有抽象方法,这个类必须变成抽象类。

②抽象类里面可以有普通方法,也可以有抽象方法,并不要求这个类里面一定有抽象方法。

③如果一个类是抽象类,那么这个类就不能被new实例化,只能被其他类继承。

④抽象方法可以理解为父类(抽象类)定义的一个模板或规范(自己本身不实现只声明名称),子类必须实现这个抽象方法,如果子类不想实现这个方法,那么这个子类必须变成抽象类。

  • 接口Interface:

1、接口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类,接口里面的方法都是抽象方法public abstract

2、接口里面的所有属性都是 public static final

3、继承

允许一个类(称为子类)继承另一个类(称为父类)的属性和方法。通过继承,子类可以获得父类的特性,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定制。

class Parent {
    // 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 子类的属性和方法
}

4、多态

规则:对修改封闭,对扩展开放!

允许不同对象对相同的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在Java中,多态性通常通过方法重写(覆盖)来实现,即子类可以重写父类的方法以实现自己的行为。

class Animal {
    public void move() {
        System.out.println("Animal can move");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move() {
        System.out.println("Dog can run and walk");
    }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move() {
        System.out.println("Cat can jump and climb");
    }
}
Animal animal = new Animal();
animal.move(); // Output: Animal can move

Animal dog = new Dog();
dog.move(); // Output: Dog can run and walk

Animal cat = new Cat();
cat.move(); // Output: Cat can jump and climb

重写(覆盖):@Override: toString() 发生于子类继承父类之后,子类覆盖父类,父子类方法要一模一样。

1、重写在方法运行时,通过调用者的实际类型来确定调用的方法版本。

2、重写只发生在可见的实例方法中:

   ①静态方法不存在重写,形式上的重写只能说是隐藏。

   ②私有方法也不存在重写,父类中private的方法,子类中就算定义了,就是相当于一个新的方法。

3、重写满足一个规则:两同两小一大

   ①两同:方法名和形参列表一致

   ②两小:重写方法的返回值(引用类型)和抛出异常,要和被重写方法的返回值(引用类型)和抛出异常相同或者是其子类。注意,一旦返回值是基本数据类型,那么重写方法和被重写方法必须相同,且不存在自动拆装箱的问题。

   ③一大: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大于等于被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

重载:@Overload 发生在同一个类中,方法名必须相同,参数类型不同、个数不同、顺序不同,跟方法返回值和访问修饰符没有关系

OPP规约(JAVA开发手册)

1.【强制】避免通过一个类的对象引用访问此类的静态变量或静态方法,无谓增加编译器解析成本,直接用

类名来访问即可。

2.【强制】所有的覆写方法,必须加 @Override 注解。

说明:getObject() 与 get0bject() 的问题。一个是字母的 O,一个是数字的 0,加 @Override 可以准确判断是否覆盖

成功。另外,如果在抽象类中对方法签名进行修改,其实现类会马上编译报错。

成功。另外,如果在抽象类中对方法签名进行修改,其实现类会马上编译报错。

3.【强制】相同参数类型,相同业务含义,才可以使用的可变参数,参数类型避免定义为 Object。

说明:可变参数必须放置在参数列表的最后。(建议开发者尽量不用可变参数编程)

正例:public List listUsers(String type, Long... ids) {...}

4.【强制】外部正在调用的接口或者二方库依赖的接口,不允许修改方法签名,避免对接口调用方产生影

响。接口过时必须加 @Deprecated 注解,并清晰地说明采用的新接口或者新服务是什么。

5.【强制】不能使用过时的类或方法。

说明:java.net.URLDecoder 中的方法 decode(String encodeStr) 这个方法已经过时,应该使用双参数

decode(String source, String encode)。接口提供方既然明确是过时接口,那么有义务同时提供新的接口;作为调用

方来说,有义务去考证过时方法的新实现是什么。

6.【强制】Object 的 equals 方法容易抛空指针异常,应使用常量或确定有值的对象来调用 equals。

正例:"test".equals(param);

反例:param.equals("test");

说明:推荐使用 JDK7 引入的工具类 java.util.Objects#equals(Object a, Object b)

7.【强制】所有整型包装类对象之间值的比较,全部使用 equals 方法比较。

说明:对于 Integer var = ? 在 -128 至 127 之间的赋值,Integer 对象是在 IntegerCache.cache 产生,会复用已有对

象,这个区间内的 Integer 值可以直接使用 == 进行判断,但是这个区间之外的所有数据,都会在堆上产生,并不会复

用已有对象,这是一个大坑,推荐使用 equals 方法进行判断。

8.【强制】任何货币金额,均以最小货币单位且为整型类型进行存储。

9.【强制】浮点数之间的等值判断,基本数据类型不能使用 == 进行比较,包装数据类型不能使用 equals

进行判断。

说明:浮点数采用“尾数+阶码”的编码方式,类似于科学计数法的“有效数字+指数”的表示方式。二进制无法精确表

示大部分的十进制小数,具体原理参考《码出高效》。

反例:

float a = 1.0F - 0.9F;
float b = 0.9F - 0.8F;
if (a == b) {
// 预期进入此代码块,执行其它业务逻辑
// 但事实上 a == b 的结果为 false
}
Float x = Float.valueOf(a);
Float y = Float.valueOf(b);
if (x.equals(y)) {
// 预期进入此代码块,执行其它业务逻辑
// 但事实上 equals 的结果为 false
}

正例:

(1)指定一个误差范围,两个浮点数的差值在此范围之内,则认为是相等的。

float a = 1.0F - 0.9F;
float b = 0.9F - 0.8F;
float diff = 1e-6F;
if (Math.abs(a - b) < diff) {
System.out.println("true");
}
(2)使用 BigDecimal 来定义值,再进行浮点数的运算操作。
BigDecimal a = new BigDecimal("1.0");
BigDecimal b = new BigDecimal("0.9");
BigDecimal c = new BigDecimal("0.8");
BigDecimal x = a.subtract(b);
BigDecimal y = b.subtract(c);
if (x.compareTo(y) == 0) {
System.out.println("true");
}

10.【强制】BigDecimal 的等值比较应使用 compareTo() 方法,而不是 equals() 方法。

说明:equals() 方法会比较值和精度(1.0 与 1.00 返回结果为 false),而 compareTo() 则会忽略精度。

11.【强制】定义数据对象 DO 类时,属性类型要与数据库字段类型相匹配。

正例:数据库字段的 bigint 必须与类属性的 Long 类型相对应。

反例:某业务的数据库表 id 字段定义类型为 bigint unsigned,实际类对象属性为 Integer,随着 id 越来越大,

超过 Integer 的表示范围而溢出成为负数,此时数据库 id 不支持存入负数抛出异常产生线上故障。

12.【强制】禁止使用构造方法 BigDecimal(double) 的方式把 double 值转化为 BigDecimal 对象。

说明:BigDecimal(double) 存在精度损失风险,在精确计算或值比较的场景中可能会导致业务逻辑异常。如:

BigDecimal g = new BigDecimal(0.1F);实际的存储值为:0.100000001490116119384765625

正例:优先推荐入参为 String 的构造方法,或使用 BigDecimal 的 valueOf 方法,此方法内部其实执行了 Double 的

toString,而 Double 的 toString 按 double 的实际能表达的精度对尾数进行了截断。

BigDecimal recommend1 = new BigDecimal("0.1");
BigDecimal recommend2 = BigDecimal.valueOf(0.1);

13.关于基本数据类型与包装数据类型的使用标准如下:

1)【强制】所有的 POJO 类属性必须使用包装数据类型。

2)【强制】RPC 方法的返回值和参数必须使用包装数据类型。

3)【推荐】所有的局部变量使用基本数据类型。

说明:POJO 类属性没有初值是提醒使用者在需要使用时,必须自己显式地进行赋值,任何 NPE 问题,或者入库检查,

都由使用者来保证。

正例: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可能是 null,因为自动拆箱,用基本数据类型接收有 NPE 风险。

反例:某业务的交易报表上显示成交总额涨跌情况,即正负 x%,x 为基本数据类型,调用的 RPC 服务,调用不成功时,

返回的是默认值,页面显示为 0%,这是不合理的,应该显示成中划线-。所以包装数据类型的 null 值,能够表示额外的

信息,如:远程调用失败,异常退出。

14.【强制】定义 DO / PO / DTO / VO 等 POJO 类时,不要设定任何属性默认值。

反例:某业务的 DO 的 createTime 默认值为 new Date();但是这个属性在数据提取时并没有置入具体值,在更新其

它字段时又附带更新了此字段,导致创建时间被修改成当前时间。

15.【强制】序列化类新增属性时,请不要修改 serialVersionUID 字段,避免反序列失败;如果完全不兼

容升级,避免反序列化混乱,那么请修改 serialVersionUID 值。

说明:注意 serialVersionUID 不一致会抛出序列化运行时异常。

16.【强制】构造方法里面禁止加入任何业务逻辑,如果有初始化逻辑,请放在 init 方法中。

17.【强制】POJO 类必须写 toString 方法。使用 IDE 中的工具 source > generate toString 时,如果继

承了另一个 POJO 类,注意在前面加一下 super.toString()。

说明:在方法执行抛出异常时,可以直接调用 POJO 的 toString() 方法打印其属性值,便于排查问题。

18.【强制】禁止在 POJO 类中,同时存在对应属性 xxx 的 isXxx() 和 getXxx() 方法。

说明:框架在调用属性 xxx 的提取方法时,并不能确定哪个方法一定是被优先调用到,神坑之一。

19.【推荐】使用索引访问用 String 的 split 方法得到的数组时,需做最后一个分隔符后有无内容的检查,

否则会有抛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的风险。

说明:

String str = "a,b,c,,";
String[] ary = str.split(",");
// 预期大于 3,结果等于 3
System.out.println(ary.length);

20.【推荐】当一个类有多个构造方法,或者多个同名方法,这些方法应该按顺序放置在一起,便于阅读,

此条规则优先于下一条。

正例:

 public int method(int param);
 protected double method(int param1, int param2);
 private void method();

21.【推荐】类内方法定义的顺序依次是:公有方法或保护方法 > 私有方法 > getter / setter 方法。

说明:公有方法是类的调用者和维护者最关心的方法,首屏展示最好;保护方法虽然只是子类关心,也可能是“模板设

计模式”下的核心方法;而私有方法外部一般不需要特别关心,是一个黑盒实现;因为承载的信息价值较低,所有

Service 和 DAO 的 getter / setter 方法放在类体最后。

22.【推荐】setter 方法中,参数名称与类成员变量名称一致,this.成员名=参数名。在 getter / setter 方

法中,不要增加业务逻辑,增加排查问题的难度。

反例:

public Integer getData() {
if (condition) {
return this.data + 100;
} else {
return this.data - 100;
    }
}

23.【推荐】循环体内,字符串的连接方式,使用 StringBuilder 的 append 方法进行扩展。

反例:

String str = "start";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tr = str + "hello";
}

说明:反编译出的字节码文件显示每次循环都会 new 出一个 StringBuilder 对象,然后进行 append 操作,最后通过

toString() 返回 String 对象,造成内存资源浪费。

24.【推荐】final 可以声明类、成员变量、方法、以及本地变量,下列情况使用 final 关键字:

1)不允许被继承的类,如:String 类。

2)不允许修改引用的域对象,如:POJO 类的域变量。

3)不允许被覆写的方法,如:POJO 类的 setter 方法。

4)不允许运行过程中重新赋值的局部变量。

5)避免上下文重复使用一个变量,使用 final 关键字可以强制重新定义一个变量,方便更好地进行重构。

25.【推荐】慎用 Object 的 clone 方法来拷贝对象。

说明:对象 clone 方法默认是浅拷贝,若想实现深拷贝需覆写 clone 方法实现域对象的深度遍历式拷贝。

26.【推荐】类成员与方法访问控制从严:

1)如果不允许外部直接通过 new 来创建对象,那么构造方法必须是 private。

2)工具类不允许有 public 或 default 构造方法。

3)类非 static 成员变量并且与子类共享,必须是 protected。

6)若是 static 成员变量,考虑是否为 final。

4)类非 static 成员变量并且仅在本类使用,必须是 private。

5)类 static 成员变量如果仅在本类使用,必须是 private。

7)类成员方法只供类内部调用,必须是 private。

8)类成员方法只对继承类公开,那么限制为 protected。

说明:任何类、方法、参数、变量,严控访问范围。过于宽泛的访问范围,不利于模块解耦。思考:如果是一个

private 的方法,想删除就删除,可是一个 public 的 service 成员方法或成员变量,删除一下,不得手心冒点汗吗?

变量像自己的小孩,尽量在自己的视线内,变量作用域太大,无限制的到处跑,那么你会担心的。

  • 26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