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基于51单片机家庭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程序代码原理图元器件清单

功能介绍:采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CPU,采用雨水传感器采集当前是否漏水,采用MQ4传感器检测天然气是否泄露,采用火焰传感器采集当前是否火灾状态,采用红外接触传感器检测当前是否有人入侵,如果任意一项检测到异常状态,蜂鸣器进行报警,并且LCD1602显示当前的状态,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上传到手机APP,全部资料都经过实物验证,程序有中文注释,新手容易看懂,资料分享下载链接:设计资料合集

45-基于51单片机家庭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程序+原理图+元器件清单全套资料)

 程序部分展示,有中文注释,新手容易看懂:

sbit ren = P1^0; //检测人
sbit huoyan = P1^1; //检测火焰
sbit yushui = P1^3; //雨水
sbit beep = P1^4; //蜂鸣器
sbit meiqi = P1^2; //煤气

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x)
{
	unsigned int i;
	while(x--)
		for(i=125;i>0;i--);
}
/*
 * UART 发送一字节
*/
void UART_send_byte(char dat)
{
	SBUF = dat;					//发送
	while (TI == 0);			//等待发送完毕
	TI = 0;						//清发送完毕中断请求标志位 
}

/*
 * UART 发送字符串
*/
void Send_Str(unsigned char *buf)
{
	while (*buf != '\0')
	{
		UART_send_byte(*buf++);
	}
}


void Send_DATA(uchar *buffer)
{

    Send_Str(buffer);//发送数据
	Send_Str("\r\n");
	delayms(50);

}
void InitUART(void)			 //这是串口的基本配置,配置他的波特率是9600.这些参数都是标准的。
{
	SCON = 0x50;		//8位数据,可变波特率
	TMOD |= 0x20;		//设定定时器1为8位自动重装方式
	TL1 = 0xFD;		//设定定时初值
	TH1 = 0xFD;		//设定定时器重装值
	ET1 = 0;		//禁止定时器1中断
	TR1 = 1;		//启动定时器1
	TI=1;
	ES = 1;
	EA = 1;
}
/********************************************************************
* 名称 : Main()
* 功能 : 主函数
***********************************************************************/
void main()
{

	InitUART();			//初始化串口
	lcd1602_init();
beep=1;
	delay_ms(1000);
	L1602_string(1,1,"RN:");//显示每个名称
	L1602_string(1,9,"YS:");
	L1602_string(2,1,"MQ:");
	L1602_string(2,9,"HY:");

	while(1)
	{
		L1602_string(1,4,"0");
		L1602_string(1,12,"0");
		L1602_string(2,4,"0");
		L1602_string(2,12,"0");	
		if(ren==0)                          //检测到有人防盗报警
		{
		printf("Warning  youren\r\n");	  //蓝牙报警
			beep=0;
			L1602_string(1,4,"1");
			
		}
		if(yushui==1)                      //检测到雨水  漏水报警
		{
			printf("Warning  loushui\r\n");	  //蓝牙报警
			beep=0;
			L1602_string(1,12,"1");
		}		
		if(meiqi==0)                      //检测到煤气泄漏
		{

 

51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本文的单片机特指51单片机,具体芯片型号是 AT89C52。需注意STC89C51,STC89C52,AT89C51,AT89C52都是51单片机的一种具体芯片型号。

最小系统组成: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复位电路、晶振(时钟)电路、电源

最小系统用到的引脚

1、主电源引脚(2根)

VCC:电源输入,接+5V电源

GND:接地线

2、外接晶振引脚(2根)

XTAL1: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

XTAL2: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3、控制引脚(4根)

RST/VPP:复位引脚,引脚上

复位电路
一般来说,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不特指本电路,具体参数看仿真图)

在5V正常工作的51单片机中小于1.5V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而大于1.5V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可以算出电容充电到电源电压的0.7倍,即电容两端电压为3.5V、电阻两端电压为1.5V时,需要的时间约为T=RC=10K*10UF=0.1S。

也就是说在单片机上电启动的0.1S内,电容两端的电压从0-3.5V不断增加,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从5-1.5V不断减少(串联电路各处电压之和为总电压),所以RST引脚所接收到的电压是5V-1.5V的过程,也就是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过程。

单片机RST引脚是高电平有效,即复位;低电平无效,即单片机正常工作。所以在开机0.1S内,单片机系统RST引脚接收到了时间为0.1S左右的高电平信号,所以实现了自动复位。

在单片机启动0.1S后,电容C两端的电压持续充电为5V,这是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于0V,RST处于低电平所以系统正常工作。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开关导通,这个时候电容两端形成了一个回路,电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键按下的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释放之前充的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电压在0.1S内,从5V释放到变为了1.5V,甚至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为各处之和,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脚又接收到高电平。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