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在一个硬盘上安装了双系统的情况:
linux 系统可识别Windows分区,默认情况下不自动加载它。但有时在Linux中需要与Windows分区交换文件,这就需要加载它。根据不同的交换需要,我们可采用不同的加载方式。下面以RedHat Linux 7.3简体中文版为例来说明。
一、手工加载
如果你只是偶尔进行一些文件交换,又喜欢在仿真终端中捣鼓的话,可使用这种方式。
假设要加载的分区在Windows中是G盘,你可在Linux的/mnt目录下建一个g目录,/mnt是Linux专门为加载各种存储设备而设的目录,默认情况下就有floppy(软驱)和cdrom(光驱)两个目录,然后再推算一下它在Linux中是第几个设备,方法是:Linux把第一硬盘的第一分区标为hda1,扩展分区的第一分区标为hda5,也就是说D盘就是hda5,那么G盘就是hda8,其它的依此类推。
进入KDE桌面后,打开仿真终端,输入“mount -o iocharset=cp936 /dev/hda8 /mnt/g”(不带引号)命令,回车就搞定了。进入/mnt/g目录看一看,怎么样?G盘的所有内容都在里面吧。
解释一下,“mount”是加载分区的命令,“-o iocharset=cp936”是参数,使用这个参数,我们在加载某一分区后,不仅可读写文件,还可正常显示中文长文件名。“dev/hda8”是G盘在Linux下的名称,它是被作为一个设备放在/dev目录下的,“/mnt/g”是加载G盘的目标目录。整个命令的意思是把“dev/hda8”(G盘)挂接到“/mnt/g”目录,并且可显示中文长文件名,可读写文件。
进入到/mnt/g 这个目录就可以看到我们刚才挂载后里面的所有的文件的内容
说明:结合 fdisk -l 来查看系统能够识别的所有的硬盘。linux 只能够识别 fat32 结构的文件,如果要识别ntfs 的文件需要费一番周折 。
df -h 查看当前系统中的所有的盘符的使用情况 。
看哪个磁盘比较像就挂载哪个磁盘
二、全自动加载
如果是经常进行文件交换,希望一进入Linux就加载特定的分区而且又想把这一分区挂接到固定的目录的话,你可使用这种方式。
用任一文本编辑器打开/ect目录下的fstab文件,把“/dev/hda8 /mnt/g vfat defaults,iocharset=cp936 0 0”添加到最后一行后面,保存后退出。以后每次重新启动系统时都会自动加载G盘。说明:“vfat”表示加载的是FAT32文件系统,如果是“msdos”则是FAT16文件系统,“ntfs”是NT的NTFS文件系
在Linux下看有什么块设备,通常都用fdisk什么的或者直接ls /dev/ 很不方便,lsblk 不错推荐给大家。
1.新建挂载文件夹 #mkdir /mnt/winD (挂载windows下的D盘目录)
2.在执行挂载命令前需知道自己的硬盘接口型号,可用命令
[root@localhost ~]# df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11014064 5460832 4984708 53% /
/dev/sda7 101086 18649 77218 20% /boot
tmpfs 192556 0 192556 0% /dev/shm
可以看出我的硬盘接口是SCSI的。
3.挂载 命令 #mount -t vfat /dev/sda5 /mnt/winD (由于windows下的文件格式是FAT32,在linux下标识为vfat)
4.此时即可对windows下的文件进行各种操作(系统不能挂载windows的C盘,至于原因还在寻找中) 。
5.对镜像文件进行挂载 #mount /..../.../xx.iso /mnt/cdrom
6.卸除挂载umount /mnt/cd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