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ava开发环境:
1)java编译运行过程:------------常见面试题
1.1)编译期:.java源文件,经过编译,生成.class字节码文件
1.2)运行期:JVM加载.class并运行.class
特点:跨平台、一次编程到处使用
2)名词解释:--------------------常见面试题
2.1)JVM:java虚拟机
加载.class并运行.class
2.2)JRE:java运行环境
除了包含JVM以外还包含了运行java程序所必须的环境
JRE=JVM+java系统类库(小零件)
2.3)JDK:java开发工具包
除了包含JRE以外还包含了开发java程序所必须的命令工具
JDK=JRE+编译、运行等命令工具
说明:
1)运行java程序的最小环境JRE
2)开发java程序的最小环境JDK
3)配置环境变量:---------------------了解
3.1)JAVA_HOME:指向jdk的安装路径
3.2)CLASSPATH:表示类的搜索路径,一般简写为.
3.3)PATH:指向jdk下的bin目录
2.eclipse:
1)IBM、开源的、免费的、不需要安装仅需解压即可
2)开发步骤:
2.1)新建Java项目/工程--------------小区
2.2)新建Java包---------------------楼+单元
2.3)新建Java类---------------------房子
3)注释:解释性文本
3.1)单行注释://
3.2)多行注释:/* /
3.3)文档注释:/* */------------API时讲
1.变量:存数的,代词,指代的就是它所存的那个数
1)声明:
int a; //声明一个整型的变量,名为a
int b,c,d; //声明三个整型的变量,名为b,c,d
2)初始化:第一次赋值
int a = 250; //声明整型变量a并赋值为250
int a; //声明整型变量a
a = 250; //给变量a赋值为250
a = 360; //修改变量a的值为360
3)使用:
3.1)对变量的操作就是对它所存的那个数的操作
int a = 5;
int b = a+10; //取出a的值5,加10后,再赋值给变量b
System.out.println(b); //输出变量b的值15
System.out.println(“b”); //输出b,双引号中的原样输出
a = a+10; //取出a的值5,加10后,再赋值给变量a
//在a本身基础之上增10
System.out.println(a); //15
3.2)变量的操作必须与数据类型匹配
int a = 3.14; //编译错误,数据类型不匹配
3.3)变量在用之前必须声明并初始化
System.out.println(m); //编译错误,m未声明
int m;
System.out.println(m); //编译错误,m未初始化
4)命名:
4.1)只能包含字母、数字、_和$符,并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4.2)严格区分大小写
4.3)不能使用关键字
4.4)可以中文命名,但不建议
建议"英文的见名知意"、“驼峰命名法”
2.基本数据类型(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r)
* btye (1个字节, )
* short (2个字节, )
* int 整型(4个字节, 范围是-21个多亿到21个多亿)
- long 长整型(8个字节, 范围是很大)
- float (4个字节, 有效数字长度最长为7位,有效数字长度包括了整数和小数)
- double 浮点型(8个字节, 有效数字最长为15位,和float一样)
- char 字符型(2个字节, 范围是)
- boolean 布尔型(1个字节, 范围是)
1)int:整型,4个字节,-21个多亿到21个多亿
1.1)整数直接量默认为int型,但不能超范围,超范围则编译错误
1.2)两个整数相除,结果还是整数,小数位无条件舍弃(不会四舍五入)
1.3)整数运算时若超出范围,则发生溢出,溢出是需要避免的
2)long:长整型,8个字节,很大很大很大
2.1)长整型直接量需在数字后加L或l
2.2)运算时若有可能溢出,建议在第1个数字后加L
2.3)System.currentTimeMillis()用于获取自
1970.1.1零时到此时此刻的毫秒数
3)double:浮点型,8个字节,很大很大很大
3.1)浮点数直接量默认为double型,表示float需在数字后加f或F
3.2)double与float在运算时,有可能会出现舍入误差,精确运算场合不能使用
4)boolean:布尔型,1个字节
4.1)只能赋值为true或false
5)char:字符型,2个字节
5.1)采用Unicode字符集编码,一个字符对应一个码
表现的形式是字符char,但本质上是码int(0到65535之间)
(‘a’–97 ‘A’–65 ‘0’–48)
5.2)字符型直接量需放在单引号中,并且只能有一个
5.3)特殊符号需通过\来转义
3.基本类型间的转换:
基本类型从小到大依次为:
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
1)两种方式:
1.1)自动类型转换:小类型到大类型
1.2)强制类型转换:大类型到小类型
语法:(要转换成为的数据类型)变量
强转有可能溢出或丢失精度
2)两点规则:
2.1)整数直接量可以直接赋值给byte,short,char,但不能超范围
2.2)byte,short,char型数据参与运算时,先一律转换为int再运算
4.Scanner接收用户的输入:
1)在package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在main中: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3)在第2步之下: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年龄:”);
int age = scan.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价格:”);
double price = scan.nextDouble();
1.运算符:
1)算术:+,-,,/,%,++,–
2)关系:>,<,>=,<=,==,!= boolean
3)逻辑:&&,||,! boolean
4)赋值:=,+=,-=,=,/=,%=
5)字符串连接运算符:+
6)条件/三目运算符: boolean?数1:数2
1.分支结构:
3)if…else if结构:多条路
4)switch…case结构:多条路
优点:效率高、结构清晰
缺点:整数、相等
break:跳出switch
2.循环:反复多次执行一段相同或相似的代码
3.循环三要素:
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
2)循环的条件(以循环变量为基础)
3)循环变量的改变(向着循环的结束变)
循环变量: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所反复改变的那个数
4.循环结构:
1)while:先判断后执行,有可能一次都不执行
2)do…while:先执行后判断,至少执行一次
要素1与要素3相同时,首选do…while
3)for:应用率最高,固定次数循环
2.break:跳出循环
continue:跳过循环体中剩余语句而进入下一次循环
3.三种循环结构的更佳适用情况:
1)while:“当…”
2)do…while:“直到…”
要素1与要素3相同时首选do…while
3)for:固定次数
4.嵌套循环:
1)循环中套循环,一般多行多列时使用,外层控制行,内层控制列
2)执行规则:外层循环走一次,内层循环走所有次
3)建议:嵌套层次越少越好,能一层不两层,能两层就不三层,
若需求必须通过三层以上的循环才能解决,说明设计有问题
4)break跳出一层循环
5.程序=算法+数据结构-------------了解
1)算法:解决问题的流程/步骤(顺序、分支、循环)
2)数据结构: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定的结构来保存数怎么存
设计合理的/良好的数据结构会导致好的算法
1. 数组(包括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多维数组)
1.1) 一维数组
1).数组:
是一种数据类型(引用类型)
相同数据类型元素的集合
数组的定义:int[] arr = new int[10];
2)数组的初始化:
int[] arr = new int[3]; //0,0,0
int[] arr = {2,5,8}; //2,5,8
int[] arr = new int[]{2,5,8}; //2,5,8
int[] arr;
arr = {2,5,8}; //编译错误,此方式只能声明同时初始化
arr = new int[]{2,5,8}; //正确
3)数组的访问:
通过(数组名.length)可以获取数组的长度(元素的个数)
int[] arr = new int[3];
System.out.println(arr.length); //3
通过下标/索引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下标从0开始,最大到(数组的长度-1)
int[] arr = new int[3];
arr[0] = 100; //给arr中第1个元素赋值为100
arr[1] = 200; //给arr中第2个元素赋值为200
arr[2] = 300; //给arr中第3个元素赋值为300
arr[3] = 400; //数组下标越界异常
System.out.println(arr[arr.length-1]); //输出最后一个元素的值
4)数组的遍历:
int[] arr = new int[10];
for(int i=0;i<arr.length;i++){
arr[i] = (int)(Math.random()*100);
}
for(int i=0;i<arr.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rr[i]);
}
for(int i=arr.length-1;i>=0;i–){
System.out.println(arr[i]);
}
特殊遍历法: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数组名));
5)数组的复制:
System.arraycopy(a,1,a1,0,4);数组的复制
int[] a1 ={10,20,30,40,52};
int[] a2 = new int[6];
System.out.println(“数组a1:”+Arrays.toString(a1));
System.arraycopy(a1, 0, a2, 1, a2.length-1);
System.out.println(“数组a2:”+Arrays.toString(a2));
Arrays.copyOf(a,a.length+1); //数组的扩容
int[] b = {10,20,30,40,50};
b = Arrays.copyOf(b,b.length+1);//数组的扩容
System.out.println(“数组b:”+Arrays.toString(b));
6)数组的排序:
Arrays.sort(arr); //升序
冒泡排序:
五个数冒四轮
每一轮都从第1个元素开始冒, 每一次都是和它的下一个元素比
冒出来的就不带它玩了
1.2) 二位数组
定义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二维数组的长度/包含的一维数组的个数][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
int[][] arr = new int[3][5];—定义了一个整型的二维数组,其中包含3个一维数组,每个一维数组可以存储5个整数
数组遍历:—俩重for循环
for(int i = 0; i < arr.length; i++){ //遍历二维数组,遍历出来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一维数组
for(int j = 0; j < arr[i].length; j++){ //遍历对应位置上的一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i][j]);
}
}
二维数组的长度:数组名.length —每个一维数组:数组名[下标].length
2.方法:
1)封装一段特定的业务逻辑功能实现
2)尽可能的独立,一个方法只干一件事
3)可以被反复调用多次
4)可以减少代码重复,有利于代码维护,有利于团队的协作
3.方法的定义:
修饰词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int ordZ(int num){
}
4.方法的调用:
1)无返回值: 方法名(有参传参);
2)有返回值: 数据类型 变量 = 方法名(有参传参);
5.return:
1)return 值; // 1.1)结束方法的执行 1.2)返回结果给调用方
2)return; //2.1)结束方法的执行
猜字符小游戏:
3.设计算法:方法体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tr = “abc”;
1)将字符串转换为字符数组:
char[] input = str.toCharArray();
2)将字符串转换为大写字母:
str = scan.toUpperCase();
将字符串转换为小写字母:
str = scan toLowerCase();
3)判断字符串内容是否相等:
if(str.equals(“EXIT”)){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