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2】运维实用篇-多环境开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个人主页:亮点菌的博客
🍊个人信条:点亮编程之路,做自己的亮点
🍓
参加活动:
CSDN话题挑战赛第2期
🍅参赛话题:学习笔记
🥭本文内容:SpringBoot多环境开发



前言​

​什么是多环境?其实就是说你的电脑上写的程序最终要放到别人的服务器上去运行。每个计算机环境不一样,这就是多环境。常见的多环境开发主要兼顾3种环境设置,开发环境——自己用的,测试环境——自己公司用的,生产环境——甲方爸爸用的。因为这是绝对不同的三台电脑,所以环境肯定有所不同,比如连接的数据库不一样,设置的访问端口不一样等等。

1、多环境开发(yaml单一文件版)

​ 那什么是多环境开发?就是针对不同的环境设置不同的配置属性即可。比如你自己开发时,配置你的端口如下:

server:
  port: 80

​ 如何想设计两组环境呢?中间使用三个减号分隔开

server:
  port: 80
---
server:
  port: 81

​ 如何区分两种环境呢?起名字呗

spring:
	profiles: pro
server:
	port: 80
---
spring:
	profiles: dev
server:
	port: 81

​ 那用哪一个呢?设置默认启动哪个就可以了

spring:
	profiles:
		active: pro		# 启动pro
---
spring:
	profiles: pro
server:
	port: 80
---
spring:
	profiles: dev
server:
	port: 81

​ 就这么简单,再多来一组环境也OK

spring:
	profiles:
		active: pro		# 启动pro
---
spring:
	profiles: pro
server:
	port: 80
---
spring:
	profiles: dev
server:
	port: 81
---
spring:
	profiles: test
server:
	port: 82

​ 其中关于环境名称定义上述格式是过时格式,标准格式如下

spring:
	config:
    	activate:
        	on-profile: pro

总结

  1. 多环境开发需要设置若干种常用环境,例如开发、生产、测试环境
  2. yaml格式中设置多环境使用—区分环境设置边界
  3. 每种环境的区别在于加载的配置属性不同
  4. 启用某种环境时需要指定启动时使用该环境

2、多环境开发(yaml多文件版)

​ 将所有的配置都放在一个配置文件中,尤其是每一个配置应用场景都不一样,这显然不合理,于是就有了将一个配置文件拆分成多个配置文件的想法。拆分后,每个配置文件中写自己的配置,主配置文件中写清楚用哪一个配置文件就好了。

主配置文件

spring:
	profiles:
		active: pro		# 启动pro

环境配置文件

server:
	port: 80

​ 环境配置文件因为每一个都是配置自己的项,所以连名字都不用写里面了。那问题是如何区分这是哪一组配置呢?使用文件名区分。

application-pro.yaml

server:
	port: 80

application-dev.yaml

server:
	port: 81

​ 文件的命名规则为:application-环境名.yml。

​ 在配置文件中,如果某些配置项所有环境都一样,可以将这些项写入到主配置中,只有哪些有区别的项才写入到环境配置文件中。

  • 主配置文件中设置公共配置(全局)
  • 环境分类配置文件中常用于设置冲突属性(局部)

总结

  1. 可以使用独立配置文件定义环境属性

  2. 独立配置文件便于线上系统维护更新并保障系统安全性

3、多环境开发(properties多文件版)

​ SpringBoot最早期提供的配置文件格式是properties格式的,这种格式的多环境配置也了解一下吧。

主配置文件

spring.profiles.active=pro

环境配置文件

application-pro.properties

server.port=80

application-dev.properties

server.port=81

​ 文件的命名规则为:application-环境名.properties。

总结

  1. properties文件多环境配置仅支持多文件格式

4、多环境开发独立配置文件书写技巧

​ 作为程序员在搞配置的时候往往处于一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开始先写一起,后来为了方便维护就拆分。对于多环境开发也是如此,下面给大家说一下如何基于多环境开发做配置独立管理,务必掌握。

准备工作

​ 将所有的配置根据功能对配置文件中的信息进行拆分,并制作成独立的配置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 application-devDB.yml
  • application-devRedis.yml
  • application-devMVC.yml

使用

​ 使用include属性在激活指定环境的情况下,同时对多个环境进行加载使其生效,多个环境间使用逗号分隔

spring:
	profiles:
    	active: dev
        include: devDB,devRedis,devMVC

​ 比较一下,现在相当于加载dev配置时,再加载对应的3组配置,从结构上就很清晰,用了什么,对应的名称是什么

注意

​ 当主环境dev与其他环境有相同属性时,主环境属性生效;其他环境中有相同属性时,最后加载的环境属性生效

改良

​ 但是上面的设置也有一个问题,比如我要切换dev环境为pro时,include也要修改。因为include属性只能使用一次,这就比较麻烦了。SpringBoot从2.4版开始使用group属性替代include属性,降低了配置书写量。简单说就是我先写好,你爱用哪个用哪个。

spring:
	profiles:
    	active: dev
        group:
        	"dev": devDB,devRedis,devMVC
      		"pro": proDB,proRedis,proMVC
      		"test": testDB,testRedis,testMVC

​ 现在再来看,如果切换dev到pro,只需要改一下是不是就结束了?完美!

总结

  1. 多环境开发使用group属性设置配置文件分组,便于线上维护管理

5、多环境开发控制

​ 多环境开发到这里基本上说完了,最后说一个冲突问题。就是maven和SpringBoot同时设置多环境的话怎么搞。

​ 要想处理这个冲突问题,你要先理清一个关系,究竟谁在多环境开发中其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如果现在都设置了多环境,谁的应该是保留下来的,另一个应该遵从相同的设置。

​ maven是做什么的?项目构建管理的,最终生成代码包的,SpringBoot是干什么的?简化开发的。简化,又不是其主导作用。最终还是要靠maven来管理整个工程,所以SpringBoot应该听maven的。整个确认后下面就好做了。大体思想如下:

  • 先在maven环境中设置用什么具体的环境
  • 在SpringBoot中读取maven设置的环境即可

maven中设置多环境(使用属性方式区分环境)

<profiles>
    <profile>
        <id>env_dev</id>
        <properties>
            <profile.active>dev</profile.active>
        </properties>
        <activation>
            <activeByDefault>true</activeByDefault>		<!--默认启动环境-->
        </activation>
    </profile>
    <profile>
        <id>env_pro</id>
        <properties>
            <profile.active>pro</profile.active>
        </properties>
    </profile>
</profiles>

SpringBoot中读取maven设置值

spring:
	profiles:
    	active: @profile.active@

​ 上面的@属性名@就是读取maven中配置的属性值的语法格式。

总结

  1. 当Maven与SpringBoot同时对多环境进行控制时,以Mavn为主,SpringBoot使用@…@占位符读取Maven对应的配置属性值
  2. 基于SpringBoot读取Maven配置属性的前提下,如果在Idea下测试工程时pom.xml每次更新需要手动compile方可生效
  • 21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7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亮点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