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

第一章 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1.2互联网概述

1.2.1网络的网络

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多个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网络的网络),即互联网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internet与Internet的区别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
Internet (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2.2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1983年因特网诞生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

 

1.2.3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1.3互联网的组成

分为两部分: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1.3.1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

1.3.2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三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交换机应运而生的过程

 电话交换机接通电话线的方式成为电路交换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的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

1.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2.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3.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当使用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时,速率很低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一个报文划分为几个分组后再进行传送,报文为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数据的单元。分组中的首部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送路径,并被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的,而主机处在互联网的边缘部分。路由器用来进行分组交换。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一下,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给下一个路由器。这样一步一步地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的目的主机。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批次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动态维护路由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网络拓扑发送变化时及时更新。

 

 

 1.4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较好的定义是: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 (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分类

按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按使用者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按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域网PAN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形网络,网状型网络

 1.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5.1速率

 例题

1.5.2带宽

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对于带宽的概念,比较形象的一个比喻是高速公路。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一般来说,带宽是以 bit(比特)表示,而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在推广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个单位。

正常换算情况如下:

    1Mbit=128KB

    2Mbit=256KB

    (以此类推)

而换算后的速度才是您真实上网的速度,也就是说,如果你从你的运营商开通的带宽是10M,那么代入计算公式,以上面换算的1M来计量则为:

    (1M=1024K)

    1M/128K=1024/128=8

    10/8=1.25M

也就是说你如果开通10M带宽,可以达到最高1.25M的速度一般来说,一台计算机观看电影,玩游戏等,4M带宽足够

 1.5.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的数据量。

1.5.4时延

数据从网络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就叫时延,时延由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组成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传播时延=通信长度/电磁波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动态变化 不能计算

 1.5.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所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时延带宽积个比特;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1.5.6往返时间

在许多情况下,因特网上的信息不仅仅单方向传输,而是双向交互我们有时很需要知道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因此,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1.5.7利用率

 

 1.5.8丢包率

     丢包率即分组丢失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丢包率具体可分为接口丢包率、结点丢包率、链路丢包率、路径丢包率、网络丢包率等丢包率是网络运维人员非常关心的一个网络性能指标,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往往并不关心这个指标因为他们通常意识不到网络丢包。

分组丢失主要有两种情况:
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被结点丢弃
分组到达一台队列已满的分组交换机时被丢弃;在通信量较大时就可能造成网络拥塞

因此,丢包率反映了网络的拥塞情况:
无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0
轻度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1%~4%
严重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5%~15%

  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体系结构  七层

TCP/IP体系结构 四层

原理体系结构 五层

 1.6.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必要性

 1.6.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思想举例

假设拓扑图如下

 假设左端为PC,右端为web服务器,PC端在浏览器输入地址,然后收到web服务器的响应

首先应用层按照HTTP协议构建一个HTTP报文

应用层将HTTP报文交付给运输层处理,运输层给HTTP报文添加一个TCP首部,使之成为TCP报文段,用于区分应用进程和可靠传输

 网络层给TCP报文添加一个IP首部,使之成为IP数据报,使得可以在网上传输

 数据链路层给IP数据报添加一个首部和一个尾部,使之成为帧,使之可以在一个链路上或者一个网络上传输,能被相应的目的主机接受

 物理层将帧看作比特率,添加前导码后,发送给传输媒体到达路由器,现在看路由器的处理过程


物理层首先将信号变成比特流

去掉前导码后交给数据链路层,这实际上交付的是帧

数据链路层将帧的头部尾部去掉后,将得到的IP数据报交付给网络层

 网络层解析IP数据报的首部,从中提取出目的的网络地址,然后查找自身的路由表以便于转发

 将上诉过程反过来重新封装一遍后,将信号发送到web服务器

接下来看web服务器的处理过程


 因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处理上面已经讲过,故直接从网络层开始说起

 网络层将IP数据报的首部去掉后,得到TCP报文交付给运输层

 

 运输层去掉TCP首部后交付给应用层,即HTTP请求报文。应用层对此进行解析,然后将响应报文发给主机,与上诉类似。

1.6.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专用术语

 

 

 

 

 第一章概述到此结束

第二章 物理层

2.1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了各种传输媒体的差异,使得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2.2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传输方式

 

 

 2.4编码与调制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概述

链路 (Link)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Data Link)是指把实现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层以帧为单位传输和处理数据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问题

封装成帧  差错检测  透明传输

添加帧头帧尾的过程叫封装成帧

 尽管误码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若能实现发送方发送什么接收方就能收到什么,就称为可靠传输。

3.5PPP协议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点对点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协议为在点对点链路传输各种协议数据报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对各种协议数据报的封装方法 (封装成帧)

链路控制协议LCP  用于建立、配置以及测试数据链路的连接

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s  其中的每一个协议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PPP协议帧格式

 透明传输

 差错检测

 工作状态

 3.6媒体接入控制

 3.6.1媒体接入控制的基本概念

假设在总线型网络中,有多个主机同时发送信息,则会出现碰撞

 共享信道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多个发送和接收站点对一个共享传输媒体的占用,即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3.6.2媒体接入控制——静态划分信道

信道复用

复用:复用(Multiplexing)是通信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复用就是通过一条物理线路同时传输多路用户的信号。
当网络中传输媒体的传输容量大于多条单一信道传输的总通信量时,可利用复用技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建立多条通信信道来充分利用传输媒体的带宽。

 频分复用FDM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同时占用不同的频带资源并行通信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波分复用WDM

码分复用CDM

码分复用CDM是另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实际上,由于该技术主要用于多址接入,人们更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同理,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同样可用于多址接入,相应的名词是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在本课程中,我们不严格区分复用与多址的概念。可简单理解如下:
复用是将单一媒体的频带资源划分成很多子信道,这些子信道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从媒体的整体频带资源上看,每个子信道只占用该媒体频带资源的一部分
多址(更确切地应该称为多点接入)处理的是动态分配信道给用户。这在用户仅仅暂时性地占用信道的应用中是必须的,而所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相反,在信道永久性地分配给用户的应用中,多址是不需要的(对于无线广播或电视广播站就是这样)。

码分复用的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3.6.3随机接入——CSMA/CD协议

当两台主机同时发送帧时,就会在总线上出现碰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诞生了CSMA/CD协议

 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载波监听CS

每一个站在发送帧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点在发送顿(“先听后说”) :
若检测到总线空闲96比特时间,则发送这个帧;
若检测到总线忙,则继续检测并等待总线转为空闲96比特时间然后发送这个帧。

多址接入MA

多个站连接在一条总线上,竞争使用总线

碰撞检测CD

每一个正在发送帧的站边发送边检测碰撞 (“边说边听”) :
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碰撞,则立即停止发送,退避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一旦冲突,立即停说,等待时机,重新再说”)。

 争用期

 最小帧长

当帧长过短时候,发送完毕 不再针对该帧检测碰撞 不知道已发送完毕的该帧遭遇了碰撞 不会重发该帧

 

 最大帧长

最大长度为1522字节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信道利用率

 CSMA/CD协议——帧发送流程

 接受流程图

 

 3.6.4随机接入——CSMA/CA协议

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避免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
既然CSMA/CD协议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使用广播信道的有线局域网,那么同样使用广播信道的无线局域网能不能也使用CSMA/CD协议呢?

 

 帧间间隔

CSMA/CA协议工作原理

 当站点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并且所发送的数据帧不是成功发送完上一个数据帧之后立即连续发送的数据帧则不使用退避算法。
以下情况必须使用退避算法:
在发送数据帧之前检测到信道处于忙状态时
在每一次重传一个数据帧时;
在每一次成功发送后要连续发送下一个帧时 (这是为了避免一个站点长时间占用信道)。

CSMA/CA协议的退避算法
在执行退避算法时,站点为退避计时器设置一个随机的退避时间:
当退避计时器的时间减小到零时,就开始发送数据;
当退避计时器的时间还未减小到零时而信道又转变为忙状态,这时就冻结退避计时器的数值,重新等待信道变为空闲,再经过时间DIFS后,继续启动退避计时器
在进行第i次退避时,退避时间在时隙编号{0,1,..,2?1中随机选择一个,然后乘以基本退避时间(也就是一个时隙的长度)就可以得到随机的退避时间。这样做是为了使不同站点选择相同退避时间的概率减少。当时隙编号达到255时(对应于第6次退避)就不再增加了。

3.7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

 MAC地址:

当多个主机连接在同一个广播信道上,要想实现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则每个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即一个数据链路层地址;
在每个主机发送的帧中必须携带标识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由于这类地址是用于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因此这类地址被称为MAC地址;

 

 MAC地址被称为物理地址,但不属于物理层

一般情况下,用户主机会包含两个网络适配器: 有线局域网适配器(有线网卡)和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无线网卡)。每个网络适配器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而交换机和路由器往往拥有更多的网络接口,所以会拥有更多的MAC地址。综上所述,严格来说,MAC地址是对网络上各接口的唯一标识,而不是对网络上
各设备的唯一标识。

 

 单播,广播,和多播

 

 

 IP地址

IP地址属于网络层范围

IP地址是因特网上的主机和路由器所使用的地址,用于标识两部分信息:

网络编号:标识因特网上数以百万的网络

主机编号:标识同一网络上不同主机(或路由器各接口)

黄色的为网络编号,蓝色为主机编号 

很显然,之前介绍的MAC地址不具备区分不同网络的功能。如果只是一个单独的网络,不接入因特网,可以只使用MAC地址(这不是一般用户的应用方式)。
如果主机所在的网络要接入因特网,则IP地址和MAC地址都需要使用。

从网络体系结构看IP地址与MAC地址

数据包转发过程中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保持不变

数据包转发过程中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逐个链路改变

 

 ARP协议

如何通过IP地址找到MAC地址?

 

 实际上每台主机都有一个ARP告诉缓存表

若在ARP高速缓存表中找不到接收方的Mac地址,则需要发送ARP请求报文广播帧去找

 

 3.8集线器和交换机区别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站共享总线资源,使用的还是CSMA/CD协议:
集线器只工作在物理层,它的每个接口仅简单地转发比特,不进行碰撞检测 (由各站的网卡检测) ;

 使用集线器HUB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原来三个独立的碰撞域合成了一个更大的碰撞域

 以太网交换机

 1.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都可以直接与一台主机或另一个以太网交换机相连。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2.以太网交换机具有并行性,能同时连通多对接口,使多对主机能同时通信,无碰撞 (不使用CSMA/CD协议)。
3.以太网交换机一般都具有多种速率的接口,例如:10Mb/s、100Mb/s、1Gb/s、10Gb/s接口的多种组合
4.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也包括物理层),它收到后,在帧交换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5.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帧交换表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来的。
帧的两种转发方式:
1.存储转发
2.直通交换:采用基于硬件的交叉矩阵(交换时延非常小,但不检查帧是否右差错)

 不论使用集线器还是交换机去扩展以太网,扩展后的以太网都是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3.9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流程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刚上电启动时其内部的帧交换表是空的。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间的通信以太网交换机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逐渐建立起帧交换表

以该图为例子:

当A向B发送帧时,交换表将A的MAC地址以及进入的接口号1记录到交换表中,该过程成为交换机的自学习。

之后,交换机一对该帧进行转发,该帧目的MAC地址是B,找不到,于是进行盲目转发,也称为泛洪

主机B的网卡收到该帧后,根据MAC地址知道是给自己发送的,并接受该帧,主机C丢弃该帧

该帧经过接口4进入交换机二后,交换机首先进行登记工作,将该帧源MAC地址A和进入的接口也登记在帧交换表中。

 接下来主机B给主机A发送帧,从交换机的接口3进入交换机,查找MAC表后,找到A的MAC地址和接口,进行转发,这是明确的转发。

若E向A发送帧,通过交换机二的MAC表,可以找到A 的MAC地址,通过接口2进去交换机一,交换机一先将E的MAC地址和接口号登记,然后查找交换机一的交换表,转发给A 

 随着各主机都发送过帧后,交换机就能学习到各主机的MAC地址以及他们对应的接口,每条记录都有自己的有效时间到期自动删除!这是因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并不是永久性的!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也包括物理层)

以太网交换机收到顿后,在帧交换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刚上电启动时其内部的帧交换表是空的。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间的通信以太网交换机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逐渐建立起帧交换表

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流程:
1.收到帧后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为顿的源MAC地址及进入交换机的接口号
2.根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和交换机的帧交换表对帧进行转发,有以下三种情况:明确转发: 交换机知道应当从哪个 (或哪些) 接口转发该 (单播,多播,广播)盲目转发:交换机不知道应当从哪个端口转发,只能将其通过除进入交换机的接口外的其他所有接口转发 (也称为泛洪)。
明确丢弃:交换机知道不应该转发该帧,将其丢弃

帧交换表中的每条记录都有自己的有效时间,到期删除。原因如下:交换机的接口改接了另一台主机;
主机更换了网卡。

3.10以太网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STP

 如何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

添加元余链路可以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但是,冗余链路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一一一形成网络环路网络环路会带来以下问题
广播风暴
大量消耗网络资源,使得网络无法正常转发其他数据帧

主机收到重复的广播帧
大量消耗主机资源
交换机的帧交换表震荡 (漂移)

以太网交换机使用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可以在增加冗余链路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同时又避免网络环路带来的各种问题

不论交换机之间采用怎样的物理连接,交换机都能够自动计算并构建一个逻辑上没有环路的网络,其逻辑拓扑结构必须是树型的(无逻辑环路) ;

3.11虚拟局域网VLAN

3.11.1概述

 分割广播域的方法

使用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

但路由器成本较高,所以虚拟局域网应运而生。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设备划分成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的技术,这些逻辑组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3.11.2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机制

 第四章 网络层

4.1网络层概述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网络互连,进而实现数据包在各网络之间的传输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 (“可靠传输”还是“不可靠传输”)

网络寻址问题

路由选择问题

 4.2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可靠通信由网络来保证

必须建立网络层的连接——虚电路VC(Virtual Circuit)

通信双方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发送分组

 

 目的主机的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之后每个分组的首部只需携带一条虚电路的编号 (构成虚电路的每一段链路都有一个虚电路编号)
这种通信方式如果再使用可靠传输的网络协议,就可使所发送的分组最终正确到达接收方(无差错按序到达、不丢失、不重复)。通信结束后,需要释放之前所建立的虚电路
很多广域分组交换网都使用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例如,曾经的X.25和逐渐过时的帧中继FR、异步传输模式ATM等。

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不需要建立网络层连接
每个分组可走不同的路径
每个分组的首部必须携带目的主机的完整地址这种通信方式所传送的分组可能误码、丢失、重复和失序。

由于网络本身不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这就使网络中的路由器可以做得比较简单,而且价格低廉 (与电信网的交换机相比较)。
因特网采用了这种设计思想,也就是将复杂的网络处理功能置于因特网的边缘 (用户主机和其内部的运输层),而将相对简单的尽最大努力的分组交付功能置于因特网核心

4.3IPv4地址

4.3.1概述

在TCP/IP体系中,IP地址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必须把它弄清楚IPv4地址就是给因特网(Internet) 上的每一台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32比特的标识符。
IP地址由因特网名字和数字分配机构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进行分配。
 我国用户可向亚太网络信息中心APNIC(Asia Pacific Network nformation Center)申请IP地址,需要缴费。
2011年2月3日,互联网号码分配管理局IANA (由ICANN行使职能)宣布,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我国在2014至2015年也逐步停止了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地址。同时全面开展商用部署IPv6。

 32比特的IPv4地址不方便阅读、记录以及输入等,因此IPv4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以方便用户使用.

32比特的IPv4地址不方便阅读、记录以及输入等,因此IPv4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以方便用户使用.

 4.3.2分类编制的IPv4地址

 A类地址中

最小网络号0,保留不指派
第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为1 ,网络地址为1.0.0.0
最大网络号127,作为本地环回测试地址,不指派
最小的本地环回测试地址为127.0.0.1

4.3.3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                                                                                                                         

 

 划分子网的工具——子网掩码

 

 

 

 4.3.4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

划分子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特网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但是数量巨大的C类网因为其地址空间太小并没有得到充分使用,而因特网的IP地址仍在加速消耗,整个IPv4地址空间面临全部耗尽的威胁。
为此,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又提出了采用无分类编址的方法来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同时还专门成立IPv6工作组负责研究新版本IP以彻底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

CIDR使用“斜线记法”,或称CIDR记法。即在IPv4地址后面加上斜线“”,在斜线后面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比特数量。

 我们只要知道CIDR地址块中的任何一个地址,就可以知道该地址块的全部细节:
地址块的最小地址
地址块的最大地址
地址块中的地址数量
地址块聚合某类网络(A类、B类或C类)的数量
地址掩码(也可继续称为子网掩码)

 路由聚合(构造超网)

网络前缀越长,地址块越小,路由越具体

若路由器查表转发分组时候发现有多条路由可选,则选择网络前缀最长的那条,这成为最长前缀匹配,因为这样的路由更具体

4.3.5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

有两种办法:定长的子网掩码进行划分FLSM,变长的子网掩码进行划分VLSM

 

 变长的子网掩码划分

 

 4.4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主机发送IP数据报

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

假设主机C要给主机F发送数据报,根据主机F的IP地址可知与自己不在同一网络内,需要通过路由器间接交付

那么主机C怎么知道自己需要通过哪个路由器向F发送呢?————默认网关

 路由器收到IP数据报后如何转发?
检查IP数据报首部是否出错:若出错,则直接丢弃该IP数据报并通告源主机若没有出错,则进行转发根

据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匹配的条目若找到匹配的条目,则转发给条目中指示的下一跳若找不到,则丢弃该IP数据报并通告源主机

 路由器根据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在自己的路由表中查找匹配的路由条目,将目的地址与路由条目中的地址掩码相与得到目的网络地址,找到符合的条目,按照下一跳指示,传到相应的接口

 [解]
中继器和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既不隔离冲突域也不隔离广播域

网桥和交换机(多端口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隔离冲突域,不能隔离广播域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既隔离冲突域,也隔离广播域。

 4.5静态路由配置及其可能产生的路由环路为题

静态路由配置是指用户或网络管理员使用路由器的相关命令给路由器人工配置路由表

这种人工配置方式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流量、拓扑等)的变化,一般只在小规模网络中采用。

使用静态路由配置可能出现以下导致产生路由环路的错误
 配置错误
口聚合了不存在的网络
网络故障

 网络前缀最长,路由最具体;网络前缀最短,路由最模糊;多条路由可选时,最长前缀匹配

 为了防止IP数据报在路由环路中永久兜圈,在IP数据报首部设有生存时间TTL字段。IP数据报进入路由器后,TTL字段的值减1。若TTL的值不等于0,则被路由器转发,否则被丢弃。

 小结

 4.6路由选择协议

4.6.1路由协议概述

 因特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自适应:动态路由选择,能较好的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分布式: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分层次:将整个因特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路由表一般仅包含从目的网络到下一跳的映射
路由表需要对网络拓扑变化的计算最优化
转发表是从路由表得出的
转发表的结构应当使查找过程最优化

输入缓冲区用来保存新进入缓冲区还来不及处理的分组,

输出缓冲区用来处理完毕还来不及发送的分组

4.6.2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nformation Protoco)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其相关标准文档为RFC 1058。
RIP要求自治系统AS内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AS内其他每一个网络的距离记录。这是一组距离,称为“距离向量D-V(Distance-Vector)”RIP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Metric)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路由器到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
路由器到非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1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距离”等于16时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认为好的路由就是“距离短”的路由,也就是所通过路由器数量最少的路由

当到达同一目的网络有多条“距离相等”的路由时,可以进行等价负载均衡。

 

 

 

 “坏消息传播得慢”又称为路由环路或距离无穷计数问题,这是距离向量算法的一个固有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出现该问题的概率或减小该问题带来的危害。
限制最大路径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
当路由表发生变化时就立即发送更新报文(即“触发更新”),而不仅是周期性发送

小结

 4.6.3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基本工作原理

 使用OSPF的每个路由器都会产生链路状态通告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LSA中包含以下内容
直连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
0
邻居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LSA被封装在链路状态更新分组LSU中,采用洪泛法发送

OSPF有以下五种分组类型
类型1,问候 (Hello) 分组
用来发现和维护邻居路由器的可达性。
类型2,数据库描述 (Database Description)分组向邻居路由器给出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所有链路状态项目的摘要信息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 (Link State Request) 分组向邻居路由器请求发送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
类型4,链路状态更新 (Link State Update) 分组路由器使用这种分组将其链路状态进行洪泛发送,即用洪泛法对全网更新链路状态类型5,链路状态确认 (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 分组这是对链路状态更新分组的确认分组。

ospf的基本工作过程

 

 4.6.4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基本工作原理

 

 4.7IPv4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版本
占4比特,表示IP协议的版本
通信双方使用的IP协议的版本必须一致。目前广泛使用的IP协议版本号为4(即IPv4)。

 区分服务
占8比特,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该字段在旧标准中叫作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没有被使用过1998年,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把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

总长度
占16比特,表示IP数据报的总长度(首部+数据载荷)最大取值为十进制的65535,以字节为单位

标识
占16比特,属于同一个数据报的各分片数据报应该具有相同的标识。
IP软件维持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值加1,并将此值赋给标识字段 

标志占3比特,各比特含义如下:
DF位: 1表示不允许分片;0表示允许分片
MF位: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0表示“这是最后一个分片
片偏移
占13比特,指出分片数据报的数据载荷部分偏移其在原数据报的位置有多少个单位
片偏移以8个字节为单位

 生存时间TTL
占8比特,最初以秒为单位,最大生存周期为255秒;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时,!将IP数据报首部中的该字段的值减去IP数据报在本路由器上所耗费的时间,若不为0就转发,否则就丢弃。现在以“跳数”为单位,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时,将IP数据报首部中的该字段的值减1,若不为0就转发,否则就丢弃

 首部检验和
占16比特,用来检测首部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差错。比CRC检验码简单,称为因特网检验和。IP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首部检验和,因为某些字段(生存时间、标志片偏移等)的取值可能发生变化。

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各占32比特,用来填写发送该IP数据报的源主机的IP地址和接收该IP数据报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

4.8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为了更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主机或路由器使用ICMP来发送差错报告报文和询问报文
CMP报文被封装在IP数据报中发送

ICMP差错报告报文共有以下五种:
终点不可达
源点抑制
时间超过
参数问题
改变路由 (重定向)

 

 

 

 4.9虚拟专用网VPN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虽然因特网采用了无分类编址方式来减缓IPv4地址空间耗尽的速度,但由于因特网用户数目的激增,特别是大量小型办公室网络和家庭网络接入因特网的需求不断增加,IPv4地址空间即将面临耗尽的危险仍然没有被解除。
1994年提出了一种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方法再次缓解了IPv4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问题
NAT能使大量使用内部专用地址的专用网络用户共享少量外部全球地址来访问因特网上的主机和资源

第五章 运输层

5.1运输层概述


之前课程所介绍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它们共同解决了将主机通过异构网络互联起来所面临的问题, 实现了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双络中评行通信的直正买然是
通信两端主机中的进程
如何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提供直接的通信服务是运输层的任务,运输层协议又称为端到端协议。

 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 (如网络拓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你,它使应用进程看见的就好像是在两个运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
因特网的运输层为应用层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即面向连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接的TCP和无连接的UDP这两种协议就是本章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5.2运输层端口号、复用与分用的概念

运行在计算机上的进程使用进程标识符PID来标志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并不是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操作系统 (windows,Linux,Mac oS)又使用不同格式的进程标识符
为了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之间能够进行网络通信,就必须使用统一的方法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标识

TCP/IP体系的运输层使用端口号来区分应用层的不同应用进程

端口号使用16比特表示,取值范围0~65535:

 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识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联系的

发送方的复用和接收方的分用

 TCP/IP体系的应用层常用协议所使用的运输层熟知端口号

5.3UDP和TCP 的对比

UDP和TCP是TCP/IP体系结构运输层中的两个重要协议

 

 

 

 

 UDP特点:

无连接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交互通信。
对应用层交付的报文直接打包
尽最大努力交付,也就是不可靠:不使用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首部开销小,仅8字节

TCP特点

面向连接
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EP,只能是一对一通信。面向字节流可靠传输,使用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首部最小20字节,最大60字节

5.4TCP的流量控制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希望数据传输得更快一些。
但如果发送方把数据发送得过快,接收方就可能来不及接收,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谓流量控制 (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希望数据传输得更快一些但如果发送方把数据发送得过快,接收方就可能来不及接收,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谓流量控制 (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TCP接收方利用自己的接收窗口的大小来限制发送方发送窗口的大小。TCP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零窗口通知后,应启动持续计时器。持续计时器超时后,向接收方发送零窗口探测报文

5.5TCP拥塞控制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做拥塞(congestion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链路容量(即带宽)、交换结点中的缓存和处理机等,都是网络的资源若出现拥塞而不进行控制,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

特点: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5.6TCP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不能直接使用某次测量得到的RTT样本来计算超时重传时间RTO利用每次测量得到的RTT样本,计算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又称为平滑的往返时间)。
RTTS, = RIT新的RTT、= (I - a)  旧的RTT+ ax新的RTT样本在上式中,0<a<1
若a 很接近于0,则新RTT样本对RTTS的影响不大
若很接近于1,则新RTT样本对RTTS的影响较大已成为建议标准的RFC6298推荐的a 值为1/8,即0.125
用这种方法得出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就比测量出的RTT值更加平滑。
显然,超时重传时间RTO应略大于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

5.7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TCP基于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来实现可靠传输

 

 虽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是根据接收方的接收窗口设置的,但在同一时刻,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并不总是和接收方的接收窗口一样大。
网络传送窗口值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滞后,并且这个时间还是不确定的发送方还可能根据网络当时的拥塞情况适当减小自己的发送窗口尺寸对于不按序到达的数据应如何处理,TCP并无明确规定。
如果接收方把不按序到达的数据一律丢弃,那么接收窗口的管理将会比较简单,但这样做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利因为发送方会重复传送较多的数据。
TCP通常对不按序到达的数据是先临时存放在接收窗口中,等到字节流中所缺少的字节收到后,再按序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
TCP要求接收方必须有累积确认和捎带确认机制,这样可以减小传输开销。接收方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发送
,也可以在自己有数据要发送时把确认信息顺便捎带上。接收方不应过分推迟发送确认,否则会导致发送方不必要的超时重传,这反而浪费了网络的资源。TCP标准规定,确认推迟的时间不应超过0.5秒。若收到一连串具有最大长度的报文段,则必须每隔一个报文段就发送一个确认[RFC1122]。
捎带确认实际上并不经常发生,因为大多数应用程序很少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发送数据。TCP的通信是全双工通信。通信中的每一方都在发送和接收报文段。因此,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在谈到这些窗口时,一定要弄清楚是哪一方的窗口。

5.8.1TCP的运输连接管理——TCP的连接建立

 TCP的连接建立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使TCP双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使TCP双方能够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窗口值、是否使用窗口扩大选项和时间截选项以及服务质量等)使TCP双方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

5.8.2TCP的运输连接管理——TCP的连接释放

TCP通过“四报文挥手”来释放连接

 5.9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为了实现可靠传输,TCP采用了面向字节流的方式但TCP在发送数据时,是从发送缓存取出一部分或全部字节并给其添加一个首部使之成为TCP报文段后进行发送。
一个TCP报文段由首部和数据载荷两部分构成
TCP的全部功能都体现在它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

 源端口: 占16比特,写入源端口号,用来标识发送该TCP报文段的应用进程目的端口: 占16比特,写入目的端口号,用来标识接收该TCP报文段的应用进程

 

 数据偏移:占4比特,并以4字节为单位。
用来指出TCP报文段的数据载荷部分的起始处距离TCP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这个字段实际上是指出了TCP报文段的首部长度首部固定长度为20字节,因此数据偏移字段的最小值为(0101)2

首部最大长度为60字节,因此数据偏移字段的最大值为(1111)2

保留: 占6比特,保留为今后使用,但目前应置为0

窗口: 占16比特,以字节为单位。指出发送本报文段的一方的接收窗口窗口值作为接收方让发送方设置其发送窗口的依据这是以接收方的接收能力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能力,称为流量控制

校验和:占16比特,检查范围包括TCP报文段的首部和数据载荷两部分在计算校验和时,要在TCP报文段的前面加上12字节的伪首部。

紧急标志位URG:取值为1时紧急指针字段有效;取值为0时紧急指针字段无效
紧急指针:占16比特,以字节为单位,用来指明紧急数据的长度。
当发送方有紧急数据时,可将紧急数据插队到发送缓存的最前面,并立刻封装到一个TCP报文段中进行发送。紧急指针会指出本报文段数据载荷部分包含了多长的紧急数据,紧急数据之后是普通数据。

第六章 应用层

6.1应用层概述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顶层,是设计和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的,也是计算机网络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6.2客户/服务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网络应用程序运行在处于网络边缘的不同的端系统上,通过彼此间的通信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开发一种新的网络应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网络应用程序在各种端系统上的组织方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客户/服务器 (Client/Server,C/S) 方式
对等(Peer-to-Peer,P2P)方式

客户/服务器 (Client/Server,C/S)方式

客户和服务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服务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并等待客户的服务请求。服务器具有固定端口号 (例如HT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为80),而运行服务器的主机也具有固定的IP地址.

C/S方式是因特网上传统的、同时也是最成熟的方式,很多我们熟悉的网络应用采用的都是C/S方式。
包括万维网WWW、电子邮件、文件传输FTP等。

基于C/S方式的应用服务通常是服务集中型的,即应用服务集中在网络中比客户计算机少得多的服务器计算机上。
由于一台服务器计算机要为多个客户机提供服务,在C/S应用中,常会出现服务器计算机跟不上众多客户机请求的情况。为此,在C/S应用中,常用计算机群集(或服务器场)构建一个强大的虚拟服务器

对等 (Peer-to-Peer,P2P)方式

在P2P方式中,没有固定的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分布在网络边缘各端系统中的应用进程是对等的,被称为对等方。对等方相互之间直接通信,每个对等方既是服务的请求者,又是服务的提供者。

目前,在因特网上流行的P2P应用主要包括P2P文件共享、即时通信、P2P流媒体、分布式存储等

P2P方式的最突出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可扩展性。因为系统每增加一个对等方,不仅增加的是服务的请求者,同时也增加了服务的提供者,系统性能不会因规模的增大而降低P2P方式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因为它通常不需要庞大的服务器设施和服务器带宽。为了降低成本,服务提供商对于将P2P方式用于应用的兴趣越来越大

6.3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DHCP作用

6.4域名系统DNS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当我们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某个Web服务器的域名时,用户主机会首先在自己的DNS高速缓存中查找该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向网络中的某台DNS服务器查询,DNS服务器中有域名和IP地址映射关系的数据库,当DNS服务器收到DNS查询报文后,在其数据库进行查寻,之后将查询结果发给用户主机

因特网是否可以只使用一台DNS服务器?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因特网的规模很大,这样的域名服务器肯定会因为超负荷而无法正常工作,而且一旦域名服务器出现故障,整个因特网就会瘫痪
早在1983年,因特网就开始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树作为主机的名字 (即域名)并使用分布式的域名系统DNS
DNS使大多数域名都在本地解析,仅少量解析需要在因特网上通信,因此系统效率很高。
由于DNS是分布式系统,即使单个计算机出了故障,也不会妨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特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域名结构
域名的结构由若干个分量组成,各分量之间用“点”隔开,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每一级的域名都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不超过63个字符,不区分大小写字母级别最低的域名写在最左边,而级别最高的顶级域名写在最右边。完整的域名不超过255个字符。
域名系统既不规定一个域名需要包含多少个下级域名,也不规定每一级的域名代表什么意思。各级域名由其上一级的域名管理机构管理,而最高的顶级域名则由因特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进行管理 

 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必须保存在域名服务器中,供所有其他应用查询。显然不能将所有信息都储存在一台域名服务器中。DNS使用分布在各地的域名服务器来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域名服务器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根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每个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及其1P地址。因特网上共有13个不同IP地址的根域名服务器。尽管我们将这13个根域名服务器中的每一个都视为单个的服务器,但“每台服务器”实际上是由许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算机构成的服务器群集。当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时,路由器就把查询请求报文转发到离这个DNS客户最近的一个根域名服务器。这就加快了DNS的查询过程,同时也更合理地利用了因特网的资源。根域名服务器通常并不直接对域名进行解析,而是返回该域名所属顶级域名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顶级域名服务器
这些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当收到DNS查询请求时就给出相应的回答(可能是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下一级权限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权限域名服务器
这些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某个区的域名。每一个主机的域名都必须在某个权限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因此权限域名服务器知道其管辖的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另外,权限域名服务器还知道其下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本地域名服务器
太地域名服务器不属于上述的域名服务器的等级结构。当一个主机发出DNS请求报文时,这个报文就首先被送往该主机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起着代理的作用,会将该报文转发到上述的域名服务器的等级结构中。每一个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一个大学,甚至个大学里的学院,都可以拥有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它有时也称为默认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离用户较近,一般不超过几个路由器的距离,也有可能就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本地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需要直接配置在需要域名解析的主机中。

 域名解析过程

 

 为了提高DNS的查询效率,并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和减少因特网上的DNS查询报文数量,在域名服务器中广泛地使用了高速缓存。。高速缓存用来存放最近查询过的域名以及从何处获得域名映射信息的记录

由于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关系并不是永久不变,为保持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正确,域名服务器应为每项内容设置计时器并删除超过合理时间的项(例如,每个项目只存放两天)。

不但在本地域名服务器中需要高速缓存,在用户主机中也很需要。许多用户主机在启动时从本地域名服务器下载域名和IP地址的全部数据库,维护存放自己最近使用的域名的高速缓存,并且只在从缓存中找不到域名时才向域名服务器查询。同理,主机也需要保持高速缓存中内容的正确性。

 6.5文件传送协议FTP

将某台计算机中的文件通过网络传送到可能相距很远的另一台计算机中,是一项基本的网络应用,即文件传送文件传送协议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 (如指明是否使用ASCII码),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如访问文件的用户必须经过授权,并输入有效的口令)。
FTP屏蔽了各计算机系统的细节,因而适合于在异构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在因特网发展的早期阶段,用FTP传送文件约占整个因特网的通信量的三分之一,而由电子邮件和域名系统所产生的通信量还要小于FTP所产生的通信量。只是到了1995年,万维网WWW的通信量才首次超过了FTP。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6.6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电子邮件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构件: 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电子邮件所需的协议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并不是由SMTP定义的,而是在RFC 822中单独定义的。这个RFC文档已在2008年更新为RFC 5322。一个电子邮件有信封和内容两部分。而内容又由首部和主体两部分构成

 

 SMTP协议只能传送ASCII码文本数据,不能传送可执行文件或其他的二进制对象。SMTP不能满足传送多媒体邮件(例如带有图片、音频或视频数据)的需要。并且许多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字(例如中文、俄文、甚至带有重音符号的法文或德文)也无法用SMTP传送。为解决SMTP传送非ASCII码文本的问题,提出了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MIME (Multipurpose lnteet Mail Extensions)

 

 6.7万维网WWW

万维网WWW (World Wide Web) 并非某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是运行在因特网上的一个分布式应用
万维网利用网页之间的超链接将不同网站的网页链接成一张逻辑上的信息网万维网是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Tim Berners-Lee最初于1989年3月提出的

 浏览器最重要的部分是渲染引擎,也就是浏览器内核。负责对网页内容进行解析和显示。
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内容的解析也有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显示效果可能不同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

用户主机输入域名后向万维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服务器向用户发出响应报文,浏览器经过渲染后,就能够呈现网页。

URL的一般形式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为了方便地访问在世界范围的文档,万维网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来指明因特网上任何种类“资源”的位置。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网文档传送给浏览器
HTTP定义了浏览器(即万维网客户进程)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万维网服务器怎样把万维

HTTP报文格式

HTTP是面向文本的,其报文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一些ASCII码串,并且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不确定的。

 

 

使用Cookie在服务器上记录用户信息
早期的万维网应用非常简单,仅仅是用户查看存放在不同服务器上的各种静态的文档。因此HTTP被设计为一种无状态的协议。这样可以简化服务器的设计。
现在,用户可以通过万维网实现各种复杂的应用,如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等。这些应用往往需要万维网服务器能够识别用户。
Cookie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万维网服务器能够“记住”用户,而无需用户主动提供用户标识信息。也就是说,Cookie是一种对无状态的HTTP进行状态化的技术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你怎么睡得着的!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