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安全如何从5W模式入手,助力内容审核

新媒介环境下的内容传播带来内容安全挑战,内容审核变得至关重要。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Who、What、Which、Whom、WithtoEffect)被应用于内容审核,关注生产者可靠性、内容合规性、传播渠道、受众行为及传播效果。通过机器+人工审核,优化各个环节,提升效率与准确性,确保内容安全与用户体验的平衡。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新媒介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把关人”缺失、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传播渠道使得内容可以迅速扩散。这些都给内容安全带来了挑战,内容审核成为内容平台的重中之重。无论内容、形式、平台如何发展变化,传播的5W模式都是通用的,对内容的审核可以围绕着5个要素展开。

 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

1. Who:谁——内容的生产者;

2. What:内容——生产者说了什么;

3. Which:渠道——内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

4. Whom:受众——谁接受到了内容;

5. With to Effect:效果——内容传播后取得了什么效果。

所有的传播行为都可以围绕这5个要素展开。

所谓内容审核,也不仅仅是对内容本身进行识别,尤其是在目前机器识别无法达到100%的准确、内容数量本身及其庞大的情况下,通过对各个传播要素的“监控”,也是完善机器审核的数据维度、提升审核效率的有效途径。

5W要素应用到内容审核中,分别与以下角色环节相对应:

1. Who:生产者是否靠谱?是否是一个“可信”的人?他发布不合规信息的可能性有多大?

2. What:内容本身是否是合规的?

3. Which:渠道想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应该如何开展内容审核 ?

4. Whom:受众本身有无异常?受众的行为是否合规(如发布不良评论)?

5. With to Effect:传播的情况是否正常?

内容审核目前都是通过机器+人工的方式进行,审核的机制既可以是先发后审也可以是先审后发。如何选择这些方式和机制、在提升审核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内容安全、同时又不影响用户体验,维护三者的平衡,可以围绕上述各要素来进行规划设计。

从5W模式入手建立内容审核的体系,是基于传播要素的完整模式。

内容审核的重点还是在对内容本身的识别方面,从提升机器审核的召回率和准确率,到提升人工审核的效率,再到搭建完整的流转机制,从其他要素着手也主要是为优化这三个环节来服务。

当机器能够实现对违规内容100%的精准识别,甚至具备了自我学习的本领,能够自己去拓展发现审核的“要义”,或许其他环节也就不那么必要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